陈重:刻苦学习 不懈进取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2017年09月21日 13:42:0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进而提出了“四向四做”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一年过去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言犹在耳;一年来,“11•7”重要讲话精神正在变成广大新闻工作者具体而扎实的“走转改”实践。我认为,深刻领会和学习贯彻“11•7”重要讲话精神,有四个必须准确理解和坚决落实的关键词,那就是“方向” “导向”“志向”和“取向”。

    一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一个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这是做一个让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坚定党性原则立场,需要对党无比忠诚。优秀的新闻作品历来都是党性、民性的重要体现。它能给人以精神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向心力,更能从凝聚于文字中的价值观,寻找到家国共同意志与自己的联系。国家意识的培养、党的意识的强化、人民利益的建构,通过新闻作品来实现,应该强于过往的历史文献,因为它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特殊功能。任何一个时代的新闻媒体,只有同国家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才能凝聚国家意志、张扬中国精神。

    二是导向。导向问题,历来都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当下形势,如何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必须把握好两个“变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风云中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

    一是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新潮突起时代的大变化,认真研究如何适应新的宣传形式和方式,如何运用新的形式和现代科技,毫不动摇地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能否跟上科技发展新时代的问题,实际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党性立场的根本考验。面对互联网新科技这样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新的技能,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传媒变局,这也是这个时代对一个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面对瞬息万变的新形势,如果我们因为纸面媒体暂时萎缩而表现得手足无措,甚至无所是从,或者任凭市场的摆布,那无异于一个战士放弃对阵地的坚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跟上发展变革的大潮,运用新的形式,学习新的技能,实现和完成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面对互联网的众声喧哗,面对各种噪音、杂音及其各种扰乱视听的无孔不入的谣言,我们是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明辨是非,从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更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的鉴别和考验。必须指出的是,某些新闻从业者来在“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的关键问题上,表现出某些偏差。比如某些媒体仅仅为了追求阅读量和报刊订数的需要,把低俗花边当新闻,把街头流言当故事,把道听途说当主流,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歪读历史、丑化英模,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的负面新闻;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追求低级趣味,把人民交给自己的新闻岗位当成了追名逐利的“摇钱树”,当作满足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不深入采访,捕风捉影,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一些无益社会的新闻垃圾。还有的把严肃的新闻写作庸俗化,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对那些关乎社会主流的有价值的新闻不闻不问。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增进人民大众对国家对民族的亲近感,相反,只能增加和积累一种十分消极颓废的怨气和暮气,妨碍大众同心同德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去努力奋斗。一个肩负神圣使命担当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决不能混同于一个不负责任的地摊小报的记者或一味追求点击量的网络大v。

    三是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这个志向,就是对业务水平建设提出的高要求,就是力求做业务精湛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新闻事业是一个求真的事业,不管未来科技如何发达,不管未来时代怎样变化,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发展,对真实的信息需求,永远都是这个世界对新闻的最基本的需求。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地练好基本功,努力从纷纭复杂的内外形势中把握好代表时代发展的社会主流,从中去找准着力点和新闻点。

    优秀的新闻作品从来都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号角,它能产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优秀的作品又从来都是产生在最优秀的新闻战士的笔下。这是一部新闻史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规律。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前进的百年革命史,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新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新闻作品,每个时期都有代表那个时期的新闻代表人物。我们不会忘记,当年在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年代,是国际主义战士斯诺的一篇又一篇《红星照耀着中国》的延安实地采访记,在国外媒体接连发表,让整个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召唤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和国际友好人士奔向延安。我们同样不会忘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半个中国的领土,亿万人民面临生灵涂炭的民族危亡关头,是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一篇篇《中国西北角》的新闻采访,像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向人民报告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唤醒了苦难中的亿万同胞跟定中国共产党奋起抗敌,从而燃烧起民族团结抗战的熊熊烈火。我们还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的战壕里,是八路军老战士魏巍炮火下的采访,成就了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也就是后来被毛泽东主席亲笔批准,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样,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由著名记者穆青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塑造了一代共产党干部的楷模,至今都是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这些著名新闻作品的作者,都是我们今天新闻工作者的前行路标。打铁先得自身硬,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闻作品,自己先得具有时代的眼光,先得具有政治家哲学家的思维,先得锤炼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样笔下才可能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才可能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才可能书写和记录伟大时代的进步要求,笔下的文章才可能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四是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11•7”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所谓正确的工作取向,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历次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写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针对的是文艺工作,但是对于新闻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把自己的事业当作党和人民的事业,笔下就不可能写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党性和人民性的优秀文章。远离人民甚至背离人民注定是没有成就没有出息的,只能是咀嚼身边的小悲欢,并将这样的小悲欢当成了大世界。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的新闻作品,一旦离开了人民的阅读、人民的收听、人民的收看,便离开了阅读和欣赏的对象,也就离开了评价的主体,失去了检验的尺度,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要写出优秀的文章,那就要下实实在在的硬功夫,要到第一线去做实地采访,去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去感受社会底层的心灵脉动。

    毋庸讳言,在这个方面,是一个时期新闻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多记者已经不习惯到生活、生产第一线去做实地采访了,他们惯于用电话代替走路,用手机微信代替到生活、生产一线去实地感受。还有一些记者,已经不习惯与底层同吃同住同操作了,他们习惯于住宾馆,进闹市,享受优厚的接待,习惯了前呼后拥。还有更糟糕的情况,有些记者不是盯着生活中的热点亮点,而是盯着基层送给的礼品特产,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实际在毁坏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和声誉。正是因为如此,党中央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从抓“走转改”入手,抓新闻作风的根本转变。在这其中,走是前提,转是过程,改是目的。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狠抓“走转改”的过程中,神华集团推出了一批鲜活生动、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如通讯《神华下南洋》、微电影《天山儿女》等,就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进基层、下矿井,在生活的最前沿采撷的硕果。鲜活的生活素材,不是憋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得来的,要靠到生活的现场去感受。只有如此,才能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朴实的文章和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与人民和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新闻作品,引导人民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团结奋斗,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中国煤炭记协副主席、神华集团新闻处处长陈重)

    原标题:陈重:刻苦学习 不懈进取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626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