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精准扶贫第一村”亟待“安全扶贫”

2019-06-23 14:39 | 来源: 中国行业报协会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精准扶贫第一村”亟待“安全扶贫”

     近日,记者以党员身份赴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参观学习。短短4年多时间,十八洞村由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胎换骨,变“路不通、屋破旧、少人问”为“路通了、村美了、客来了”,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脱贫经验。

    但在学习中记者发现,该村严重缺乏基本的安全设施,安全基础条件差,村民普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较低,村支两委未将安全生产提到应有的高度,存在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安全教育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个“精准扶贫第一村”亟待实施“安全扶贫”。

    现状:“产业扶贫”成果显著,“安全扶贫”步子滞后

    十八洞村,因村旁山中有18个溶洞而得名。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原本是我国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典型的特困山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路。四年半过去了,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年均1668元增加到了年均1万多元。

    其间,该村先后发展特色旅游、猕猴桃基地、劳务经济和电子商务产业等,不仅让每个贫困村民找准了致富的门道,有事做、有活干,还因地制宜,开发了“留得住”“可持续”“红利来”的支柱产业。今年春节期间,十八洞村日均接待游客在3000人次以上,平时前来“学艺取经”“对接帮扶”的人也络绎不绝。

    记者来到十八洞村时,该村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从湘西州主城区到村里的道路基本拓宽硬化,村级活动中心、书屋、村级博物馆等已经完工,部分已经投入使用。村里规划了一片空地,用来建游客服务中心,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日益增多的旅行团和参观考察团,给该村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有村民告诉记者,由于村寨都是木板房,最怕的就是起火,早就有《村民防火公约》,在改电、改灶、改水后,花垣县消防大队还为该村配备了几台微型消防车,修建了四个消防水池,家家户户都配了灭火器、安装了火灾烟感探测报警器,村里也成立了一支8人志愿消防队,开展防火巡查。

    记者看到,竖立在寨门口的《村民防火公约》标牌已被涂鸦覆盖,现有的消防器材管理也存在漏洞。路边的两辆微型消防车都被上了锁,其中一辆的锁具已严重锈蚀。游客增多后,村里垃圾桶不够,几处消防器材箱都被当成垃圾桶。在“巧媳妇”农家乐,花垣县消防大队专门设置了一块火灾逃生告示牌、一个消防器材箱、一个简易消防蓄水池,但消防器材已不见踪影,消防蓄水池里的水几乎见底,还长满了青苔。现有消防器材标志也大多模糊不清,有的检查日期停在了3月份。

    在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施工现场,记者也发现不少安全隐患。施工现场未见一块安全生产警示告知牌,工人乱拉乱改电线电网,现场十来个工人没有一人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一名年轻工人甚至在没系安全绳、未戴安全帽的情况下,在8、9米高的高空徒手操作升降滑轮。他将装满砖块的手推车升起时,一名毫无防护措施的工人正在下方作业,险象环生。

    调查:安全知识有断层,安全教育从零开始

    考虑到十八洞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虽几经改革,花垣县仍为该村保留了一所小学,有一名教师、从幼儿园到二年级的二十几个学生。精准扶贫实施后,村小学改善了校舍条件,还安装了监控。

    学生家长的担心反而日渐增加,因为经济活了,旅游的人多了,村里道路上跑的车也多了。在离校外不远的一处急弯,有学生就亲眼见证了一次翻车事故。

     “原来村里的路都是只走人,不走车。”附近一所小学的老师说,村里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村民几乎都买了摩托车,但没几个戴头盔的,大家都知道要注意安全,但根本不知道怎么注意。

    有村民认为,十八洞村的路都是依山而建,旅游大巴进不来,原本仅够会车的道路,被行走的游客挤占了一半,安全事故难免会增多。

    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一位老师要教3个年级的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所有学科,没有多余时间手把手教学生安全技能。事实上,由留守老人带大的留守儿童,除了被要求别在路上乱跑外,几乎没有别的渠道获得相对专业的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的断层不仅体现在特定人群身上,针对所有村民的系统性安全教育也需要从零开始。

    因为是山区,十八洞村时常遭受泥石流、滑坡、坍塌灾害困扰,双龙镇政府、花垣县国土资源局在该村的主要地段设置了地质灾害警示牌,建立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但记者在一处被滑坡破坏的阶梯处只发现了简易的隔离条,几名游客未注意,险些跌入近20米深的滑坡区域。

     “县里发的灭火器,不会用,真起火了,还不如水管用。”一位姓龙的村民担心,虽然过去许多年都没发生过火灾,但现在外来游客多了,随便丢个烟头,都能让整个寨子烧起来。

    思考:经济活了,腰包鼓了,“安全扶贫”应是当务之急

    记者调查发现,十八洞村发展刚刚开始,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对回乡还不够自信,导致村里一直是留守儿童多、留守老人多,这两个群体在防灾减灾抗灾中都处于弱势地位。而当前整个村的安全生产工作几乎还未起步,在村支两委众多工作任务中,安全生产还未摆到应有的高度,抓安全的能力还不足。

    因此,记者有理由担心,长此以往,极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给“精准扶贫第一村”带来损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表示,经济活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但绝大部分贫困村民的安全意识都很淡薄,贫困村的安全管理也严重缺失,“安全扶贫”应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记者手记

    当前,对十八洞村实施安全领域的精准扶贫应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正确认识十八洞村的政治历史地位,对其安全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统筹规划,将安全生产工作同步推进,全面加强村里的安全基础建设,提高村级领导干部抓安全、管安全的水平,全面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救能力。

    “安全扶贫”还要舍得投入,形成持续效应。村民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靠个别部门吹“一阵风”就能做好,需要形成合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既然有了好的想法和做法,下一步就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十八洞村现有的消防设施器材,千方百计提高村民的消防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此外,要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在智力、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帮助,全面加强十八洞村的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好方法、新手段搞好安全工作。

    最关键的,“安全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村支两委站在村级安全管理的第一线、最前沿,更应该主动作为,自觉提升抓安全、管安全的能力,对安全隐患不可心存侥幸、听之任之,莫等事故发生后再追悔莫及。

    消防蓄水池里长出了青苔,消防器材箱里空空如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