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城市更新的路径有了更多可能

2019-06-23 14:26 | 来源: 上海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留”住记忆、“改”掉逼仄、“拆”除黏糊糊的旧时光,“留改拆”并举守护市民内心的安宁与舒适

城市更新的路径有了更多可能

    百姓安居,这是一片区域乃至一座城市最动人的风貌与气质。对正在推进城市更新的上海而言,那些代表着上海文脉、体现着独特城市肌理的石库门旧里、新里及花园老宅,如何承载起新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是一个现实而充满想象的课题。

    岁月的磨砺,让那些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生活状态黯然失色,墙体松动、构件老化,公共空间设施逼仄昏暗,内里的生活更无法与“风貌”二字应有的联想所关联。作为旁观者或路人,你也许希望老宅和那里的生活“原汁原味”地留下去;而身处其中的居民,却不甘心停留在黏糊糊的旧时光里,想尽一切可能要与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接驳。

    上海在实践中不断用更多的打开方式推进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特别对于涉及风貌保护的旧改地块,坚持成片保护不动摇,留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因地制宜,鼓励创新,探索不同的保留、保护改造方式。

    载起城市的气脉和灵魂,守着人们内心的安宁与舒适,城市更新的故事正徐徐打开。

    艺术“回忆杀”推进老宅内里修缮

    城市更新,你以为更迭的是老宅内的物理空间。其实,更需要修补弥合的是居民的心理空间——那些老宅原住居民,在乎生活空间与设施的更新,却也挂怀曾经老宅生活的荣光。

    位于徐汇区永嘉路乌鲁木齐路的永嘉新村,是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最大规模的成片保护住宅。在城市更新中,这里有了一个大胆之举——去年底,在启动老宅内部修缮改造之前,相关部门取缔破墙开店,还原小区门头位置的老建筑原貌,给居民腾挪出一个身边的公共艺术空间。老居民们取相册、翻箱底,在这里办起一场关于社区历史的“回忆展”。

    永嘉新村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原为交通银行职工宿舍,属现代式花园公寓里弄住宅,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小区23幢房屋产权权属不一,外观和内部结构设施也不尽相同,当年居住于此的是以银行职员、医生、律师等为代表的中产家庭。如今,小区内的原住民仍近半数,对他们来说,撇去眼前逼仄的生活,当年的那些故事在回忆中不断闪光。

    抓住这一点,新辟出的这个家门口艺术空间,成了增进居民对社区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联结的纽带。居民们日前筹办了一场“新村的老故事——永嘉新村特展”,很多原住居民以老照片、口述实录方式修复当年的集体荣光。有老阿姨翻出数十年前的旧照片与旧套装,与老伴儿站在同样的楼道口、摆着同样的姿势合了影。新旧对比照上:除了主角两鬓斑白,一切都美好如初。

    伴随着一场场展览而稳步推进的,是小区的旧改进程。外部修缮方案、内部改造方案,居民意见的征询过程也异常平顺。

    工程方每做一个项目,除了方案得到居民认可外,还会专门做一个实例样板供居民“挑挑拣拣”:墙面小拉毛、清水砖墙的平勾缝、四坡红瓦屋顶、窗外漂亮的铁艺、山墙花……

    这些承载着老居民情感的“回忆杀”,令小区内部修缮的推进异常顺利:比如瓦屋面翻修、木屋架排查、外立面和门窗修缮、木楼梯和厨卫等公共部位整修以及白蚁防治等等,更有居民带头帮助维护修缮期间的小区日常管理。

    配合修缮,房管部门引入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建筑巡查队伍,每日定点巡视,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历史建筑监督管理。

    重塑街区空间 让风雅气度自然浮现

    乌鲁木齐南路近永嘉路转角有一排二层石库门建筑,近来,底楼沿街修旧如故的房屋内陆续入驻了多家颇有文艺格调的安静小店铺,升级了街区业态。经过改造的二层空间,将成为更舒适的居住空间。未来,这里还将嵌入“邻里汇”等公共服务功能。

    梧桐掩映下的老宅与生活,本就应该有“风貌”二字所蕴含的文化格调。近年来的旧改,在重塑居住及街区空间、完善生活功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品质二字,在改造中嵌入文化元素,让原本属于老宅生活的风雅气度自然浮现。

    比如,复兴中路上,年近九旬的法式老宅院落克莱门公寓,配合旧改工作,这里拆去了很多违法搭建,释放出的新空间嵌入绿化、以及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并与一墙之隔的黑石公寓、马路对面的上海交响乐团进行高雅音乐赏析活动的互联互通。居民们感叹:当年的优雅生活回来了!

    岳阳路永嘉路口有一排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小梁薄板简易公房,因建筑标准低,原多户人家合用厨房,无卫生设施,不久前这里实施了整体置换。经过房屋主体修缮、优化空间布局,如今这里将成为位于风貌保护区内有品质的公租房,底楼嵌入日常休闲、社交等文化场所;在沿马路一侧,还将布置墙面垂直绿化和文化展演空间、戏剧试验新空间等,气质满满。

    “抽户”抽走逼仄 释放浓浓邻里情

    做居民区旧改,工作人员常会遇上这样的尴尬:你和居民谈“密度”,他们嘴边却叨叨着 “邻里情”。如何在旧改中留存这份情谊,考验着城市更新中最本质的人文关怀。

    上个月,黄浦区承兴里小区的“抽户”签约基本完成,30多户居民签下抽户协议书,这为近百岁的承兴里旧改释放出新的空间。

    位于黄河路281弄的承兴里,是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砖木与混合结构的新旧里弄式石库门建筑群,小区整体肌理完整有序,属于历史风貌保护街坊。然而,那些能从自家窗口望见闹市区商业街的居民们,依旧过着合用煤卫、甚至全屋“暗室”的生活。

    这里,人口密度极高,房屋结构和设施因常年过度使用而残破不堪。单纯依靠修修补补,已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代生活所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只能想尽办法释放出部分空间。去年起,承兴里成为全市首个试点,通过“抽户”释放空间从而推进社区旧改。

    流连、缱绻于承兴里的居民,多数舍不得市中心就医、购物、交通等各种便利,以及浓得化不开的邻里亲情。石库门抽户改造,此前没有先例,怎么抽、如何设定原则与标准、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经过挨家挨户走访、与居民进行充分沟通,相关部门设立了抽户原则:优先考虑处于原始公共部位的居民,优先考虑居住密度特别高的住户,优先考虑面积特别小的家庭进行“抽户”。

    整个改造过程秉持“走的”和“留的”同等受益,得到了居民积极配合。抽户之后,工作小组要与留下的100多户居民就每家每户的具体改造方案进行沟通,尽量利用好空间、优化房型设计改造方案。

    与此同时,承兴里改造中还尽可能嵌入公共生活空间,比如公共洗衣房、社区微客厅等,为石库门里弄左邻右舍相互守望的珍贵场景提供更多现实载体。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