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首日 广州 出现“抢办”热潮 |
参评项目 |
广播消息 |
|||
体裁 |
消息 |
|||||
语种 |
中文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利顺有,邹泳怡 |
编辑 |
张婧 |
|||
刊播单位 |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
刊播日期 |
2018年9月1日18时00分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新闻在线 |
作品字数 (时长) |
3分01秒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国务院公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同胞可自愿申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并在居住地享受就业、社保、公积金等3项权利,教育、医疗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在资格考试、出行、住宿、购物、金融服务等方面的9项便利,此项措施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行。 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重要节点,在措施出台当日,兵分两路,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包括一家五口一起到现场办理的台商苏一舫、在广州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79岁香港居民李阿姨等人物,把他们的办理过程以及心情全程记录下来。 虽然措施出台当天倾盆大雨,各办证大厅的现场人气依然很旺,港澳台居民对祖国的融入感和归属感自然流露。 (一)报道题材重大。居住证的推出,对港澳台居民所带来的变化远大于证件本身,对他们影响的层次也将远高于其它一些便利措施。 (二)表现形式“轻”,切入口小,针对性强。报道选取的人物有代表性,既有家庭,也有经常在广州工作生活的中青年,更有在广州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香港老人。 采访中人物的情感得到自然流露,例如“(8月)20日发布的信息,报纸我都读了几遍,仔细地看。”“有这个证,体现了国家对香港人的关怀。”“(有了这张居住证)这样我们所有都可以享有国民的资格了。”类似这样的采访话语,充分表达出港澳台居民对政策出台的喜悦之情。 (三)新闻时效性强。当天出台的措施,当天的居住证办理情况,当天傍晚六点的新闻节目即播出,该报道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
|||||
社 会 效 果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港澳台同胞到内地(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求学创业的人潮规模持续扩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港澳台同胞福祉,各部门各地认真调研、解决港澳台同胞在内地(大陆)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向港澳台居民发放居住证就是一项针对性强、力度大、含金量高的重要政策安排。 该报道呈现出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过程简单快捷,并由港澳台居民就自己的办理过程来讲述政策措施出台所带来的便利,更具说服力,对于更多未办理该证件的港澳台居民无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更多港澳台同胞更加积极地融入祖国。 新闻播出之后,不少在广州生活、工作的香港、澳门、台湾同胞都对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所带来的便利及近年来中央越来越重视港澳台居民的生活诉求深有感触,他们纷纷表示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对未来在内地(大陆)的工作生活充满期待。 |
|||||
推 荐 理 由 |
一纸证件显示的是身份,背后是权利义务和责任,它也是从身份到身份认同的关键。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出台,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台居民要求更便利生活诉求的重视,更是体现了中央认同并鼓励港澳台居民积极融入内地的重要举措。这是一个把国家政策措施出台的宣传工作做得相当漂亮的报道。现推荐其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
|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首日 广州出现“抢办”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