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背”上不良执业记分啥后果?重庆给医院医师戴上“紧箍咒”

2019-06-23 15:22 | 来源: 重庆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背”上不良执业记分啥后果?重庆给医院医师戴上“紧箍咒”》

参评项目

广播消息

体裁

消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向含笑

编辑

向含笑

刊播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首发日期

2018年8月8日07时21分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重庆之声《968早新闻》

作品字数

(时长)

3分48秒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医生违规开大处方,要被列入医院“红白榜”;医院违反条例法规,也可能面临扣光分数暂停诊疗……在督促医疗机构依法诚信执业过程中,重庆从2017年起在卫生系统引入“记分制度”,仅去年就有156家医疗机构“背”上了“不良执业记分”。“记分制度”施行一年多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本篇报道,记者从“猫腻”最多的中成药处方入手,在重庆市中医院蹲点采访,并跟进旁听医院当月的“处方点评会”,采集医院“动真格”、“下决心”治理处方不规范的一手素材,再追根溯源寻找“动因”——不良执业记分制度。通过采访医院院长、重庆市卫计委(现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制度对规范医生、医院执业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剖析制度本身带来的倒逼效应,向受众呈现了“医改”落地见效的积极成果。

稿件运用大量现场音响素材,通过主要人物的跟进采访,辅以精炼的语言,让整个报道生动立体,彰显了主流媒体强有力的叙事和正面引导力。

 

 

报道同步在重庆之声黄金时段新闻节目、“蜻蜓FM”APP、“喜马拉雅”APP推出,单日覆盖受众约100万人次。报道推出后一周时间,听友不断打进电话、或在官微后台留言,反馈在市内医疗机构就医体验改善的情况,或为重庆下决心、动真格规范“大处方”“大检查”的做法拍手点赞。报道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报道从极具现场感的典型场景入手,开篇便抓人耳朵。记者肯下功夫,蹲点采访扎实细致、眼力独到。稿件采访全面深入、素材鲜活典型、语言凝练到位,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生动立体、层次丰富的事实,是一篇优秀的广播消息作品。

“背”上不良执业记分啥后果?重庆给医院医师戴上“紧箍咒”(点击播放)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3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