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让千年大运河只留下遗产不留下遗憾 沧州市区运河两岸2.8万亩土地不做商业开发 |
参评项目 |
文字消息 |
|||
体裁 |
消息 |
|||||
语种 |
中文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王晓东 、戴绍志、王雅楠 |
编辑 |
张近情、赵兵 |
|||
刊播单位 |
河北日报 |
刊播日期 |
2018年10月28日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一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823字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全力做好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一直是中央领导关注的命题。大运河穿沧州市区而过,是沧州市的母亲河。2018年以来,沧州市大力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在一次采访沧州市大运河城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时,他透漏出沧州市委、市政府刚刚作出运河两岸土地不做商业开发的决定。记者马上感觉到,沧州运河两岸寸土寸金,2.8万亩土地相当于市区建成区面积的1/4,沧州做出这样的决定,从新闻的角度看是一个好新闻;从决策看,更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的考量。随后,记者立即深入运河两岸,先后采访政府官员、市民等20多人,详细了解沧州市作出这一决定的背景、决策过程和主要做法,对沧州市委、市政府“算好政治账、民生账、生态账、发展账;只能留下遗产,不能留下遗憾;把运河还给市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共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稿件写成后,报社当班编辑和值班领导也认为该新闻的含金量和重要性,反复修改后,在一版重要条位给予刊发。
|
|||||
社会 效果 |
这篇消息以沧州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为主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沧州该追求什么样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问题。稿件一经见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国际在线、搜狐网、新浪网等国内主流网站纷纷转载,沧州市民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拍手叫好。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该作品采写角度小切口、大背景,写作语言凝练、生动,故事性强。全文823字,通过故事性的叙述,细节的描写,反映出沧州围绕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河北省城市生态休闲走廊示范区的目标,切实做好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着力提高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深厚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