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超七成“老字号”缺后备人才

2019-06-23 13:54 | 来源: 天津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部分老企业积极提升竞争力擦亮金字招牌

    做强“老字号” 创新不“啃老”

    本报近日推出的“老字号”企业的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老字号”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擦亮老品牌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这是当前时代赋予所有“老字号”的考题。市统计局近日联合市委研究室、和平区统计局对全市“老字号”企业专题调研时发现,在这个考场上,本市部分“老字号”企业已积极奋起做出改变。

    在天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老字号”专题调研组工作人员了解到,“狗不理”在“创新高科技”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加大研发投入成立技术中心,引进高端仪器设备,与高校共建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时,狗不理“跨界”进军咖啡连锁、保健品和益生菌等功能食品领域,实现老字号品牌多元化发展。

    天津亨得利是本市有名的“老字号”企业。“我们发挥维修服务见长的优势,平均历时4年培养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维修技师,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工匠精神。”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立新说。在这里,专题调研组感受到了弘扬“工匠精神”及浓厚的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本市有名的“老字号”企业“老美华”成立了研发工作室,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时尚服饰,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我们调研发现,做强做大的‘老字号’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注重文化传承,不再单纯‘啃老’,敢于创新,学会了‘老瓶装新酒’。同时,注重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用过硬产品撑起‘老字号’的招牌。”专题调研组组长、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丹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