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

2019-06-23 15:17 | 来源: 中广联合会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

参评项目

电视新闻作品

体裁

消息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申勇 马立飞 魏建 李铮 石伟明 章猛 张晓鹏 钟锋 马亚阳)

编辑

申勇 马立飞 魏建

刊播单位

中央电视台

刊播日期

2018年3月28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新闻联播》

作品字数

(时长)

14分07秒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2018年3月下旬,金正恩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举行会谈并举行多场外交活动。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元首以来首次对外访问即选择来华,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这项报道任务,命令下达紧急,准备时间极短,保密要求极高,整个活动严格限制参与人员,如何高质量完成任务,面临严峻挑战。时政记者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在活动细节不明确的情况下,缜密分析任务性质和拍摄方式,将采编力量预先分成多个小组,精心编制各种报道预案。当活动正式开始,各小组按照事先约定,克服任务过程中信息封闭、无法联络等重重困难,在各自负责的环节独立执行任务,拍摄到大量珍贵的两国领导人活动的影像素材,为节目编辑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月28日在《新闻联播》首播的该头条新闻,时长约14分钟,虽然体量较大,但该系列活动跨越4天,该新闻必须承载巨大的信息量,诸如两国领导人会见会谈,欢迎仪式、欢迎宴会、欢迎致辞,金正恩参观“率先行动 砥砺奋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以及习近平夫妇为金正恩夫妇举行午宴等。如何将如此多的重要内容编入一条新闻,时政编辑进行了精心布局:在会谈段落,打破双方领导人表述“一来一回”的传统结构,采用双方表述“多次来回”的编辑手法,并以“双方共同表示”调节新闻节奏,新闻可视性增强,并凸显了两国领导人的广泛共识。这条新闻的会谈段落长约8分钟,这个长度是会谈类时政新闻所罕见的,而在一个会场环境中,如何创作足够的有效镜头,又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场记者在传统拍摄角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会场的新闻元素,多角度、多样态、全程记录两国领导人讲话、聆听等环节的生动表情,并充分利用东大厅内两国国旗、“幽燕金秋图” 国画等元素营造场景氛围,使会谈段落内涵丰富、镜头得当、节奏明快。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在欢迎仪式段落,编辑打破惯例,将其安排在会谈之后呈现,使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会谈内容最早传递,满足观众对重大时政信息的第一需求。在欢迎宴会及致辞、参观展览、午宴、茶叙、送别等段落,编辑精心选择能表现环境关系和活动信息的镜头,并稳妥准确把握中朝关系的外交大局、准确把握时政新闻报道的分寸,最终在《新闻联播》精准首发,完美呈现出这次举世瞩目的特殊外交活动,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肯定。新闻播出后,世界媒体纷纷引用转载,极大提升了央视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

这条重大外交活动的新闻,题材非常敏感,时政团队精心制作并在《新闻联播》首发,一经播出即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金正恩委员长的会谈内容非常丰富,“要把中朝传统友谊不断传承下去,发展得更好。这是双方基于历史和现实,立足于国际地区格局和中朝关系大局,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唯一正确选择,不应也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化”等重要表态和重大信息,引起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各国媒体纷纷引用转载,彰显了央视作为国际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

这是一项最高任务,时政记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精密策划、精准应对,两条战线作战,多个地点坚守,迅速有序展开,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虽然活动过程中各系统封闭、信息沟通受限,但得益于预案有效,确保了这条重要新闻准时、安全播出。新闻内容丰富、编排缜密,领导人形象塑造出色,活动细节表现到位,是重大时政题材运作的典范之作,为此后类似题材的运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55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