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小时就能填满一个足球场,“填海神器”天鲲号了解一下

2019-06-24 16:31 |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参评作品推荐表

(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报道界面、融合创新)

作品标题

1小时就能填满一个足球场,“填海神器”天鲲号了解一下

参评项目

移动直播

主创人员

刘元旭、毛振华、王晖

编辑

李响 孔唯千

主管单位

新华社

发布日期及时间

2018年6月12日19时20分

发布账号(APP)

新华社APP

作品时长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20186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建造完毕,即将下水进行首次海试。该船被誉为“造岛神器”,主要用于围海造陆及港口、湖泊疏浚,对保卫我国海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重器”。其上一艘姊妹船“天鲸号”曾参与南海建设。“天鲲号”的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重型自航绞吸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填补了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重型自航绞吸船的空白。

在独家获悉“天鲲号”即将下水的消息后,新华社天津分社与新华社APP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联手,进行图、文、视频融合全程直播。

记者携带现场新闻用的直播设备,提前一天赶到其停靠的江苏启东港。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媒体中首次登上“天鲲号”,进行了全程的文字、图片、视频综合现场新闻直播。记者专门请到曾在“天鲸号”上工作过的“天鲲号”船长张燚,由其带记者探访整艘船,对全船重要部位如航行台、疏浚台、电力设备室、钻头等进行了现场新闻直播互动,揭开“大国重器”的神秘面纱。记者还从其口中获知,其中不少关键零部件不仅是国内首创,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在对“天鲲号”进行现场新闻文字、图片、视频一个多小时的互动时间里,先后滚动播发了39条消息,其中包含15条文字消息、30张摄影照片、11段视频以及1条制作的3D动画。不但实现了在媒体中首次登船开展现场新闻直播,而且通过记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为广大受众揭开了“天鲲号”的神秘面纱,全景式地展现了“大国重器”的恢宏气势,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有接近57万网友纷纷点击观看,现场新闻中多幅图片被摘发新华社摄影通稿,累计被媒体采用超过1200家,更是登上了《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人民政协报》等诸多主流媒体的头版。“天鲲号”一时成为了“网红”。

在现场新闻直播结束后,“天鲲号”投资、设计方中交天航局收到来自总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及行业内的众多反馈,对“天鲲号”实现首次海上航行试验表示祝贺并予以肯定。

在图片和视频中,记者调用了无人机进行全景航拍,凸显“天鲲号”停靠在岸边的恢宏气势。为让受众进一步理解疏浚的过程,记者还专门制作了时长为36秒的3D动画,模拟“天鲲号”海上作业的全过程,十分地形象及震撼,对传播起到了很好地助推作用。

 

社会效果

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有接近57万网友纷纷点击观看,现场新闻中多幅图片被摘发新华社摄影通稿,累计被媒体采用超过1200家,更是登上了《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等诸多主流媒体的头版。大国重器“天鲲号”一时成为“网红”。

推荐理由

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通过移动客户端,记者进行了全程的文字、图片、视频综合现场新闻直播,该直播策划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画面感,为受众提供了多角度的视觉体验,是基于移动端的视频直播的良好尝试,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进行推荐。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68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