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脱贫攻坚)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

2019-06-24 15:11 | 来源: 自荐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脱贫攻坚)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

 

参评项目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文字通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孙闻、刘敏、王井怀

编辑

集体(陈二厚、霍小光、令伟家、郝静)

刊播单位

 

新华社

 

刊播日期

2018年8月9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通稿

作品字数

(时长)

1989字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2018年8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通讯《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社领导次日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新华社刊发的这篇稿件以不足两千字的笔墨,浓缩了吕梁山腹地一个小山村万年饱村,历经两千多年历史,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的命运变种。稿件将脱贫故事放到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以极大的历史纵深写出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千年贫困的历史意义。其中,村名变化与脱贫大业暗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党的奋斗目标衔接,构思巧妙,颇具匠心。

《万年饱》的采写过程充分体现了记者对“四力”的追求与践行。

记者下乡经过一村,村名叫“万年饱”,是起兵讨莽的汉光武帝刘秀所赐,而历史上村名曾在“一宿饥”“千年穷”“万年饱”之间数度变更,该村所在的山西省中阳县即将宣布整体脱贫。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能够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成就的典型事例,连夜进驻万年饱村,一住就是五天四夜,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深入一线、深入村民内心去挖掘每一个细节。记者的采访是满含对村民感情的,而且住得越久,感情越深,越能体会到千年穷给村民带来的万般苦,以及一朝脱贫带来的希望和奔头。

稿件七易其稿,写作上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最大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向经典中寻找突破,二是向姊妹艺术借鉴方法。

这篇通讯成功地将万年饱村两千年来由穷到富的沧桑巨变浓缩到不足2000字的篇幅中,读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主要原因在于记者灵活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戏曲中最经典的“烘云托月”“背面敷粉”“草蛇灰线”等创作手法,对深入基层采访得来的珍贵素材进行了解构与再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次就是借鉴了电影艺术最基本的两种剪辑手法——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不少读者反馈读罢“感觉看了一场电影”。稿件最后一段的设计尤其巧妙,颇像电影结束时交待后续剧情的字幕,读罢令人顿生意犹未尽之感。

此稿是一篇践行“守正创新”的优秀作品。

 

本文121家媒体采用,客户端浏览量110万,被辑入《新华社践行“四力”优秀作品选》。

作品以百姓语言讲述百姓故事,以生动的故事形象展现深刻的新闻主题。叙事巧妙、寓意深刻,以吕梁山腹地的中阳县万年饱村的村名典故为线索展开故事,叙说了该村由2000多年前“一宿饥”历经“千年穷”,最终在新时代实现了数千年也未能实现的“万年饱”,非常贴切地展现出党的扶贫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沧桑巨变,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典型浓缩效应。

善于以典型细节、典型故事来表达思想主题,通过由过去“受气”到现在“牛气”的细节故事,更加真切表现了村民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所产生的全新变化,以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功底深厚的“白描”语言讲述生动的百姓故事,更能有效体现出新闻的细节真实而令人感动。

 

同意推荐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69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