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华社西藏分社:把高海拔地区作为增强“四力”的主战场

2019-12-20 09:06 |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目前还有19个深度贫困县、954个深度贫困村和15万贫困人口,基本上都位于海拔最高、峡谷最深的地区。放在人类脱贫攻坚史上,极高海拔地区的脱贫攻坚绝对值得大书特书。而那些坚守在高海拔地区、扎根在高海拔地区的干部职工,更值得我们去挖掘报道。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地区恰恰是精神的高地、新闻的“富矿”。最难抵达的高海拔地区,也应该是我们“最不该遗忘的地方”。

  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和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增强“四力”作出具体指示,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战线明确了工作指南,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升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的必由之路。

  新华社西藏分社作为涉藏宣传的主力军和前沿阵地,在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中,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力”论述的深刻内涵,结合西藏地域辽阔、高寒缺氧、地处反分裂斗争一线等特殊区情,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锻炼队伍为根本,坚持以精品佳作为目标,提出将高海拔地区作为检验“四力”成效的“试金石”,将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要求分党组成员率先垂范深入高海拔地区,探索开展临时党小组带动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党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采编人员组建小分队下乡力度,加强导师制“传帮带”工作,推动分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如何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艰苦地区增强“四力”做出有益探索。

  2019年2月1日,西藏分社社长段芝璞(右一)在世界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雅曲乡(海拔5170米)采访。

  一、坚守初心,明确高海拔是增强”四力”的主战场

  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西藏自治区,有着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辖有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林芝、那曲、阿里7个地市,74个县区,区域差异很大,并非所有地区都是苦寒的高海拔地区。例如,地处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集中了西藏70%以上的森林,空气含氧量较高,素有“西藏江南”“高原氧吧”的美誉。林芝地区的墨脱县,位于中印边境一线,有“莲花秘境”之称,平均海拔仅1200米,县城海拔800米。

  与此同时,西藏广为流传着“远在阿里,苦在那曲”的说法。其中,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距离拉萨1700多公里。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很多地方海拔超过5000米,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阿里、那曲很多地方,即便到了六七月份,依然是大雪纷纷、棉袍加身。因为极度高寒缺氧,这些地区通常有另外一些更为形象的称谓,如“生命禁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

  从拉萨向东向南,不少地方树木葱郁,绿意盎然,氧气相对较多,常能感受到呼吸舒畅的愉悦,前往采访的记者较多。从拉萨向西向北,茫茫草原,荒凉萧冷,氧气相对较少,初来者往往连呼吸都感到吃力,前往采访的记者很少。自然环境的客观影响,导致涉藏报道中,关于阿里、那曲的报道相对林芝、山南等地明显偏少。调查还发现,每逢重要活动,中央媒体和境外媒体进藏采访,考虑到高原反应等因素,行程大多安排在拉萨及其周边林芝、山南等地,很少安排去那曲和阿里地区。中央驻藏媒体及西藏自治区媒体赴阿里地区开展专题采访调研的次数也相对偏少。一些在西藏工作近十年的新闻工作者,都不曾到阿里地区采访过一次。由于海拔高,气压低,条件极端艰苦,阿里、那曲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成为在西藏采访调研的最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目前还有19个深度贫困县、954个深度贫困村和15万贫困人口。这些最难啃的骨头,基本上都位于海拔最高、峡谷最深的地区。放在人类脱贫攻坚史上,极高海拔地区的脱贫攻坚绝对值得大书特书。而那些坚守在高海拔地区、扎根在高海拔地区的干部职工,更值得我们去挖掘报道。毫无疑问,高海拔地区条件最艰苦,工作难度最大,但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地区恰恰是精神的高地、新闻的“富矿”。从某种意义上说,最难抵达的高海拔地区,也应该是我们“最不该遗忘的地方”。

  为此,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党组在讨论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方案时提出,高海拔地区,是特殊的战场,挑战的是生命极限;高海拔地区,是特殊的考场,考验的是对党忠诚、家国情怀、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海拔再高,距离再远,路途再险,条件再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这里,新闻记者不应“冷落”这里,明确将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作为分社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战场”。

  2017年9月3日,新华社西藏分社副局级编委罗布次仁踩着泥泞路到西藏墨脱县基层采访。

  二、勇担使命,主动创新扩大“四力”成果

  增强“四力”,必须处理好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增强“四力”的根本目的是锻炼队伍,练就佳作,最终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新华社西藏分社作出在高海拔践行“四力”的决定,不仅仅是为了让记者体验艰苦,而是明确提出要把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与新华社党组提出的“四大工程”(精品工程、扎根工程、创新工程、表率工程)结合起来,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结合起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设起来,和加强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以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载体,全面提升分社各项工作,扩大活动成果。

  一是广大采编人员深入高海拔地区,为高海拔地区干部群众鼓与呼。新华社西藏分社要求,分党组成员要带着初心、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带着担当,努力到高海拔地区作表率,带头深入海拔4500米以上的艰苦边远地区调查研究,每次下基层调研,坚持在县或乡镇住一两个晚上,切身感受真实的恶劣环境,切实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总编室同志要首选高海拔地区作为自己的调研基地,带领记者蹲点高海拔地区,努力在高海拔地区砥砺意志,锤炼作风。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2018年以来,广大采编人员纷纷选择到西藏氧气最少、条件最苦、距离最远、环境最恶劣的高海拔地区采访调研,蹲守冰天雪地的“生命禁区”,克服煎熬难耐的高原反应,完成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2018年9月和2019年春节前夕,西藏分社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队深入“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和世界海拔最高县——那曲市双湖县采访调研,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微缩影像》,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小故事反映大主题,展现中国最难以抵达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揭示“海拔再高、国土再远,党和政府的关怀一点都不会少”的主题,获评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无人区”里的生命礼赞——走进世界海拔最高的藏北双湖县》稿件,全景展现了在我国生活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干部担当作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百姓坚韧勇敢建设家园的故事,获评新华社每周表扬稿。今年春节前夕,分社领导还带队前往藏北安多县,采写的《解码风云录逐梦天地书——“世界最高气象站”三代气象人的守望》,热情讴歌坚守在“生命禁区”的气象人,被中宣部、中国记协评为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增强“四力”优秀作品。

  海拔5200米的珠峰营地乃至6500米的前进营地,也成为分社记者践行“四力”的战场。自2018年登山季起,“90后”女记者王沁鸥5次前往珠峰脚下采访,在海拔5200米及以上营地住宿和采访累计超过30天,今年还徒步前往海拔6500米营地采访,完成中英文直播以及《珠峰脚下的一场“马拉松”会议》等稿件。入社仅一年的记者陈尚才,2018年扎根到每年大雪封山半年之久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挂职锻炼,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封山群众生产生活和干部风采,采写出《喜马拉雅深处,大雪封山他们仍在放牧巡边》《新华社记者雪域孤岛践行“四力”行知录:我那天边的楚鲁松杰》等近30篇“驻边笔记”,引发广泛关注。分社记者蹲点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边界地区,夜宿青藏边界纠纷最严重的安多县多玛乡,采访分析藏青边界问题的历史由来和实际影响,有关参考报道刊发后,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这一遗留多年、影响地方治理的历史问题。

  二是创新临时党小组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新华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承担着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任务,肩负着为中央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使命。西藏分社作为新华社的分支机构,承担着涉藏舆论斗争的重要职责。为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分社分党组积极探索在高海拔地区采访、重大突发事件和重点调研报道中,建立临时党小组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党小组不仅负责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和思想政治工作,还负责调研课题、采访报道等业务工作;不仅对做好采访调研指明方向,而且对在特殊环境下提高采编队伍战斗力、凝聚力、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2018年以来,分社已成立31个临时党小组,通过党小组把业务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引导记者在采访中增强党性,在增强党性中提高业务,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2018年9月11日至22日,分社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前往阿里采访调研期间,临时党小组开展了到江孜县抗英纪念馆和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到阿里军分区接受国防教育,到孔繁森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等6次党小组活动,并直接获得一批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印军碉堡下的“反蚕”堡垒》等重点报道,部分参考报道还得到中央领导重视,成为采访调研与锤炼党性相得益彰的生动实践。

  三是注重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过程中锻炼队伍,增进民族团结。西藏分社是由汉、藏、蒙、回、土等多个民族的干部职工组成的大家庭,有援藏干部、在藏干部等不同类型的干部群体。分社把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作为锻炼队伍的重要平台,鼓励记者挖掘扎根高海拔地区的先进典型,开展向扎根高海拔地区的干部学习的专题活动,以此激励分社职工树立“扎根边疆、长期建藏”的思想。今年5月,分社记者挖掘出山东籍教师夫妻十年扎根全国海拔最高县小学的故事,有关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西藏自治区召开党委常委会,要求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关心关爱长期在高海拔、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报道在西藏全区引发巨大反响,也让分社记者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极大鼓舞了分社记者到高海拔地区增强“四力”的斗志。

  为推动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走向深入,取得成果,分社鼓励指导记者组成多民族采访小分队,相互配合,互帮互助,融为一体。同时,严格落实《西藏分社“传帮带”导师制实施方案》,给每一名年轻记者配备了两名以上的资深记者当导师,导师配备注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导向,注重以提升业务、培养队伍为根本,倡导不同民族的采编人员结为师徒关系,进而增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分社民族团结工作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去年,分社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今年,分社一名同志被新华社推荐参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8年,新华社西藏分社兴起了“阿里热”,全年到阿里地区采访的记者是2017年的3倍多,达到12批20余人次。今年又兴起了“那曲热”,截至目前,赴那曲采访的人数达到9批40余人次,新华社对阿里和那曲的报道数量和质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为更多媒体深入阿里、那曲地区采访起到了示范引领效应。分社采编队伍也在高海拔践行“四力”过程中得到进一步锻炼,采访作风更加扎实,履职能力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2019年1月28日,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周健伟(左三)、张京品(左一)、白少波(左四)在海拔最高的那曲市安多县气象局采访。

  三、久久为功,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

  高海拔地区,是无言的课堂;高海拔地区,是生动的教材;高海拔地区,是严苛的导师。到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是特殊战场的特殊考验,是新闻记者的使命担当。在新华社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分社就如何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如何更好地践行“四力”增添了一些深切的感悟。

  (一)走好脚力,需要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脚力是践行“四力”的基础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但走好脚力背后,则有一个必须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追溯一代代新闻人创作新闻名篇的过程,就能发现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在面对艰辛和危险时,勇敢地迈出了“脚力”。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奏出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史诗般凯歌。十八军克服高原反应,边修路,边战斗,完成了进军西藏的光荣任务。著名记者郭超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写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等佳作,不顾个人安危,在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坚持到炮火纷飞的战场采访。这些都是优秀新闻工作者以理想信念走好“脚力”的生动体现。选择到高海拔地区,就是希望传承这种优良传统。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到艰苦危险地区采访,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的论述,大力发扬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军民团结”的“两路精神”,传承新华社西藏分社“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传统,不怕苦、不怕险、不怕远、不怕高,直面困难,勇于挑战,善于斗争,敢于胜利。

  (二)提升眼力,需要有同气共情的人民情怀。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记者必须有眼力,才能在司空见惯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好新闻。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我怎样学习当记者》中写道:眼力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可以纠正传闻中的不实之处,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可以抓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使新闻报道具体、形象、生动。因此,眼力就是记者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新闻工作者的眼睛应该是向下看,向普通人不容易看见的“盲区”看。在西藏,我们呆在拉萨,蹲守林芝,照样可以写出新闻,但我们为什么要顶风冒雪,克服高原反应,到高海拔地区呢?因为高海拔地区无疑就是这样的“盲区”。

  眼力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发现力。有学者指出,记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新闻发现力”。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信息不等于新闻。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发现新闻,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那么,眼睛向下看,究竟看什么?到高海拔地区又看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阿里、那曲虽然海拔高,条件苦,却是精神高地。因此,我们把目光瞄准了在这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为国守边的干部群众,陆续采写出《青春之花绽放5000米云端——记扎根海拔最高县小学教师夫妻杜安东、曹晓花》《“将心交给群众,群众就觉得你是自家人”——记西藏阿里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李志龙》《尼玛顿珠:西藏牧区改革的“排头兵”》等人物典型,同时完成了阿里干部群体生存状况调查三篇参考报道,讴歌他们的精神风貌,反映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确定了看的方向和目标,就涉及到怎么看?这就要考验记者的新闻观察力。同样一个采访,有的记者能写得惟妙惟肖,有的记者却写得干瘪乏味,其中观察得是否仔细,采访得是否深入是关键原因。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就是“望”和“问”,“望”以获得稿件所需要的细节,“问”以获得稿件所需要的信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然非常善于用眼睛在现场捕捉细节,绝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在采访世界海拔最高气象站时,记者天不亮就起床,跟随气象观测员前往观测场,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在稿件中生动记录了他们的观测细节,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三)增强脑力,需要有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愈发显得重要,新闻报道工作对专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是过硬的政治把关能力。新闻没有好坏之分,但新闻有导向之分,有价值大小之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多宣传什么、少宣传什么,都是对新闻工作者脑力的考验。增强脑力,必须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为根本,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错误新闻观的侵蚀,在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新闻导向的政治把关能力,不断推出政治站位高、传播效果好的新闻作品。例如,在完成《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微缩影像》一稿中,记者没有就房子写房子,而是站在如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等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精神,如何把边民住房沿革与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主题相结合,如何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舆论导向上思考立意,成功提升了稿件内容的政治站位,实现了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故事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是过硬的专业本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可能碰到不同领域的报道,一些领域甚至专业性很强,如科技报道、宗教报道、经济报道等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是百科全书式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必须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如此才能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脑洞大开”,从不同维度推出更多有创意、有新意的新闻作品。

  (四)锤炼笔力,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笔为刀”“以笔作枪”“记者一支笔,胜过百万兵”……曾经,记者的主要家当就是“一支笔加上采访本”,文字是新闻的主要展现形式。但随着媒体生态格局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环境已经大不一样,单纯的文字报道越来越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移动互联网终端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战场、主阵地,新闻展现形式越来越多元,融合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8.17亿,占比达98.6%。作为党的媒体,必须把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看法主张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作为基本任务,结合媒体格局和受众习惯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受众愿意看,乐意看,看了之后有收获,看了之后跟党走。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尽管在高海拔地区开展融合报道有很大难度,但我们依然克服困难,依托新华社通稿、微博、抖音、海媒、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努力完成了一些融合报道,让报道尽可能覆盖不同平台上的受众,争取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记者蹲点青藏铁路唐古拉线路车间,采访铁路工人在“生命禁区”坚守的故事时,首先确定播发新华社融媒体重点栏目——新华全媒头条,根据栏目要求精心讨论,精心设计,确保文图视频有机融合,同时确定在海媒上直播展现,让海外受众了解青藏高原铁路工人的故事。《他们是比钢铁还硬的汉子——天路之巅看不见的“轨枕”》融媒体报道在新华社客户端累计阅读量超过300万,被120多家媒体采用,图片被人民日报采用,视频在新华社优兔账号浏览量超过18万次,登顶当日榜首,网民纷纷留言向用生命守护铁路安全的铁路工人致敬。

  西藏分社还与总社对外部、摄影部创新推出“镜观西藏”海媒重点栏目。该栏目针对海外受众对西藏的阅读需求,以图片和视频为主打,突出视觉新闻效果,利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每周推出一期英文报道。栏目运行半年多来,已推出30组报道,内容涉及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等,总阅读量超过1600万人次,单组阅读量最高达160万人次,《“路”见西藏》等8组获评新华社总编室外文表扬稿等奖项。栏目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外宣项目,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创新的典范,获得广泛好评。

  (作者段芝璞系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罗布次仁系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张京品系新华社西藏分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645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