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向着东方探寻小康曙光

2020-07-22 09:38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华社记者何山在拍摄脱贫户。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供图

  近日,在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中,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深入“北大仓”腹地,从依托党建逐渐“苏醒”的苏苏村,到拥有着“稻海田园梦”的富锦市;从万亩稻浪的建三江,到迎来祖国大陆第一缕阳光的抚远市;从“打着门球奔小康”的星火朝鲜族乡,到实现“千年跨越”迎来小康曙光的赫哲族,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收获着来自广袤黑土地上各地各族群众奔向小康的感人故事……

  在此次报道活动中,聚焦端牢“中国饭碗”、守护绿水青山、决战脱贫攻坚等主题,自6月11日起,记者在新华社新媒体专线“现场新闻”栏目播发了《“北大仓”里话小康》一组5篇行进式报道。在集中报道阶段,采写了“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迎着东升的红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讲述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70多年来的生活变迁,充分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征程中取得的历史跨越。截至目前,黑龙江分社记者在此次报道中共播发文字、短视频、图片等报道130余条,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500万。

  这是一次“走得远、见得多、采得深”的采访报道。坐在农家的土炕上,蹲在生长的稻田边,徜徉在赫哲人的新村里……拒绝走马观花式采访,我们创造一切可能深入到基层一线中。在采访时间有限、行程较紧的情况下,我们灵活组织人员,兵分多路,采访了农民、少数民族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场和农场职工、扶贫干部等多个群体,每次我们都用心交谈,深入采访,挖掘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

  这是一次立意深远、影响深刻的采访报道。只有用心去交流、去寻找,才能收获最真实的感动,看到群众生活在奔向小康过程中发生的巨变。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82岁的赫哲族老人何桂香感慨,过去住在山上,住地窨子,冬天不保暖,“冻得直跑”。如今住上了政府盖的宽敞明亮的砖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由得感叹,“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像这样的案例,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无论是把莽莽荒原变成“中华粮仓”的建三江,还是保护生态停伐森林吃上“生态饭”的林场职工;无论是抚远边境上一片片致富的火红的蔓越莓,还是赫哲人手里一幅幅精美的鱼皮画,无不在传递着人们发自心底的奔向小康生活的喜悦,这些都为我们落笔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材料,我们也在其中被震撼、被感动。

  这是一次创新报道形式,实现全媒体发稿、全平台展示的报道。本次报道活动规模宏大,主题重要且深刻,如何把握发稿形式和节奏,成为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采访和写作中,我们更加注重从小切口引入,避免大而空的表达,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加以归纳、组合,实现了既有重头的“镇版之作”,也有生动的“鲜活之作”,既有传统文字报道,也有视频、图片、新媒体等融合报道。在采访初期,我们采取行进式报道的方式,利用新华社“现场新闻”平台和新媒体专线,实现每天都有融合报道。集中采访结束后,我们集中写作、精心打磨一批重点报道,《迎着东升的红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采用,此外,一批鲜活的图片故事、视频全媒体产品等报道,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参与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走向小康的奋斗在路上,我们也将一直在采访路上,记录好这一伟大的历史变迁。(新华社记者 王春雨 杨喆 杨思琪)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3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