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注乡村教师 故事动人还不够

2020-09-18 10:20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开学季,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河村,“85后”夫妻坚守中国最北乡村小学;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元顶山,“70后”教师夫妇20年来一边教书一边义务照料近千名留守儿童的新闻触动着人们的心。近年来,在媒体的聚焦下,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群体受到社会关注。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290多万名乡村教师。显然,这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缺口。如何让乡村教师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如何使这一群体不断档、接续新生力量?这些动人故事之后的文章,也是媒体必须要做的。

  教育既是一篇专业文章,也是一篇社会文章。缩小城乡教育的鸿沟,人是核心要素之一。就乡村教师这一群体,媒体不仅要讲好感人事迹、励志故事,以正能量激励人心;不仅要呼吁公众关心支持、爱心助学,助推扶贫与扶智。更要深入基层调查,伸出多条触角,把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态、呼声诉求、困境矛盾等反映出来,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精准投入提供重要参考。

  近日,《新京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为新生代乡村教师成长中面临的结构性缺员较为突出、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发展通道相对偏窄等困境探索突破途径;中工网发表评论提出,对于乡村教师夫妇这些爱心人士兴办的留守儿童学校,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至少,不能让他们因困难无助而心力交瘁、办学举步维艰。这些思考和建议都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打通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在发展乡村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中,媒体才能成为记录者、瞭望者,更成为参与者、建设者。

  为乡村教师的当下与未来深远谋篇,媒体的力量也许只是一束微光,却是一条“下情上达”的纽带,是一个“聚水成川”的平台。相信今天无数乡村教师的“负重前行”,在“让每个孩子都不因贫困失学”信念支撑下的坚守,在国家、全社会的持续投入和建设中,在媒体推动解难之下,未来,故事虽然会发生改变,但依旧感动人心,精神恒久传承。(雷萌)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377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