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美黑杨砍掉之后

2020-10-14 15:2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推荐表

作品标题

欧美黑杨砍掉之后

参评项目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文字通讯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

曹娴

编辑

李志林、孙振华

刊播单位

湖南日报

刊播时间

2019-7-19 0:00:00

刊播版面

(版次和名称)

要闻  08版

作品

字数

1808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全球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欧美黑杨破坏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这一问题。当年11月19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5万余亩欧美黑杨全部迅速清理。

近两年过去了,湿地保护区核心区之外缓冲区、实验区的欧美黑杨清理得如何?湿地生态恢复得怎样?曾经的种植者们经历了哪些变化?2019年7月,记者于酷暑之中乘船深入西洞庭湖,登上一个个洲滩,近距离观察欧美黑杨伐迹地和湿地生态环境,多方采访保护区管理负责人、当地居民、环保志愿者、相关专家、黑杨种植大户,收集到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新闻素材。

构思、落笔、成稿一气呵成。这篇通讯称得上是一篇文字简洁、内容生动、信息量丰富、十分接地气的“深度报道。

社会效果

砍掉欧美黑杨,为的是保护好“长江之肾”;保护好洞庭湖,就是为保护长江做贡献。这场声势浩大的欧美黑杨清理攻坚战,见证了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行动,传递出守护一江碧水、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信号。

“当年轰轰烈烈地种,如今风风火火地砍”,外来物种欧美黑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进作为造纸经济林,用来发展湖区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升,砍掉欧美黑杨、保护湿地生态,势在必行。报道中,当地环保志愿者、相关专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欧美黑杨对鸟类、鱼类、湿地生态等的影响,尽力消除公众疑虑,推动形成环保共识。

欧美黑杨从“造纸原材料”变为“生态破坏者”,曾经的种植户深受影响。种植大户的现身说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展现了湖区百姓为保护湿地“砍得掉”、“转得了”、“走得好””的生动场景。

报道刊发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当天在“新湖南”客户端上的点击量就超过15万次。该文获评2019年湖南新闻奖二等奖。

推荐理由

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下,全面清理洞庭湖区黑杨,打响了生态环境保卫战。欧美黑杨被清理后,境况如何?记者深入洞庭湖区,现场察看,走访居民、志愿者、专家、黑杨种植大户等,收集大量一手资料,文章通过鲜活表达、现场描述、细节描写,使这一环境新闻生动鲜活,融知识性、问题性、研究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向社会传达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理念。报道推出后,众多媒体转载。特别推荐此稿参评中国新闻奖。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34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