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州论坛

2020-10-14 15:1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上半年】
 

上半年代表作标题

服务民生,别等到被“考问”时才出汗红脸

发表日期

2019-5-29

作品评介

   作者反应灵敏,态度鲜明,体现了党报评论员的担当和作为。    行文先褒后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观点明晰而富有针对性,语言平实而不失尖锐泼辣。

采编过程

   宁波的大型电视问政节目《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首次开播,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等市领导参加。作者看了节目,感触良多,打电话给参与节目制作和采访的同行了解到,一些部门“一把手”对问政节目抵触情绪很重,私下里多有怨言。写篇评论,为问政节目鼓与呼的想法,油然而生。    作者结合平时的观察和思考,花了一天时间,写成这篇评论。在为宁波能有这样的节目和现场接受问政的“一把手”们点赞后,笔峰直转,批评了一些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平日里的无所作为、态度冷漠,深入论述了“病因”所在,并开出了“药方”。

社会效果

   这是旗帜鲜明地为宁波的电视问政节目叫好的第一篇评论,有力批评了一些机关部门、领导干部对问政节目的非议和抵制。评论受到市民好评和市领导肯定,在机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引起较大反响。不少新闻同行和读者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这篇评论,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人民网等也作了转载。

上半年代表作

 
宁波也有自己的电视问政节目了——由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抓落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宁波广电集团共同举办,大型电视问政节目《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首期节目近日录制完成。5月27日20时10分,该节目上集在宁波电视台、甬派客户端、宁聚客户端同步播出(下集28日20时10分播出),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
杭州、温州、武汉、西安等地,早就有了电视问政节目,我看过几次,问得那叫一个"辣味十足""酣畅淋漓"。为宁波填补了这一"空缺"点赞。同样值得点赞的是,在问政现场,接受问政的,几乎全是有关部门的"一把手"。
这样的安排,很有好处。一是主持人、观察员、"一把手",有问有答还有评,节目内容饱满,充满张力,不光有利于传播,受众关注度高了,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倒逼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
二是好多问题要尽快解决,还得"一把手"出手。像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咨询电话成了摆设,像鄞州区新老行政服务中心存在"有偿代办"现象,这样的问题存在已久,算是"老大难"了。现场问政,"一把手"们个个态度诚恳,毫无推诿扯皮,"主要责任在我们""我们也应该承担责任",纷纷表示"马上整改好""明天就改过来"。
事实早已证明,"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手就不难",只要"一把手"说要解决,上述那些群众遭遇的"老大难"问题,一定能够马上解决。一些问题之所以长期解决不了,要等媒体曝光、领导批示甚至怒斥后才能解决,也说明,不让"一把手"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出汗、红红脸,许多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也有可能因为操办者不上心、不作为、不担责而拖成"老大难"。
针对网上"办事窗口"成摆设现象,现场评论员、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曾毅用了几个词表述感受:无力、欺骗、悲哀(反思)。与那么多"一把手"面对面,有的可能还不陌生,她这话算是说得重了,现场的"一把手"们应该出汗、红脸。但"一把手"们现场出汗、红脸,为的竟是一些长期存在、我们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的老问题,那么,接受批评的态度再诚恳、承诺整改的态度再坚决,也只是态度诚恳和坚决而已,就整改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效率而言,只能算是起了个头、破了个题。
现场,"一把手"们多有自我批评和反思,但这不应该只是现场的、一时的,而应该是长期的、常态的。换句话说就是,服务民生,不能等到被"考问"时才出汗、红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前头。
在问政现场出汗,不如平时出汗。"一把手"们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要走出去、走下去,多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多些问题意识,多些换位思考,多些亲身体验,多些感同身受,多想想、多问问、多找找自己辖内存在的问题。我相信,一个部门、一个领导,只要想知道自己辖内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那群众和服务对象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知道了问题所在,就要下大力、出大汗去解决。要让下属为解决问题而出力出汗,自己首先要出汗出力;也只有自己出汗出力多了,下属才可能真正出汗出力,而不是大搞形式主义、大做表面文章。
在问政现场红脸,不如平时红脸。对于群众的批评,不光要听得到;听到了,还要红红脸,要有"羞耻感"——为群众服务得好是本职,服务不好就必须接受批评、反躬自省、认真整改,而不是群众对问题反映已久甚至怨声载道,自己却置若罔闻,或者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平时就红脸,"一把手"们还要敢于和不担责、不作为者"红脸"。怕得罪人,自家关起门来不"红脸",你好我好大家好,群众老是"办事难",若是问问群众感受,若是被现场问政,那自个儿恐怕只有红脸的份。
现场问政,有了好的开头,一次次问下去,让人乐见它的好处。当然,"一把手"们现场被问得额头冒汗、面红耳赤,毕竟是一件丢人的事,把问题全揽下来,承诺认真整改就是应该的。让人担忧的是,许多问题,群众不止一次反映过,媒体不止一次曝光过,评论员们不止一次"悲哀"过,过段时间,照样"故态复萌""死灰复燃"。不是说有关部门当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媒体曝光了哪个问题,就只解决哪个问题,没有举一反三,没有主动作为,没有完善制度,更没有问责追责。
所以,还是要麻烦记者们再"追"一下,过段时间杀个"回马枪",看看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或者时不时地来个"突击采访",看看问题是不是"仍然是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36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