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技能大国跃升印记——中国技能健儿喀山征战纪实

2020-10-16 16: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技能大国跃升印记——中国技能健儿喀山征战纪实

  

  8月27日晚,俄罗斯喀山竞技场,灯光璀璨,风云激荡。

  "China……China……",随着主持人宣布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56个项目奖项的声音,一个个中国青年跃上舞台,台上台下摇曳的"中国红"艳动全场。

  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及17个优胜奖,蝉联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超越上届,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世赛上再次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个技能大国跃升的印记在这里鲜明标注,一个民族复兴前行的坚实足音在此刻铿锵回响。

  大国重技,成才有路,63位年轻人选择用技能"致青春",勇敢走上世界舞台砥砺成长、绽放光芒

  当主持人宣布徐澳门获得车身修理项目冠军时,大雨突然而至。迎着瓢泼大雨,徐澳门身披国旗,一跃而上领奖台。他挥动手臂,高扬旗帜,仰天呐喊。霸气的姿态,引发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同频激荡——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到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一系列措施的施行,推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速。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团员青年座谈时,勉励我国首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摘取银牌、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的焊接项目选手裴先锋:"你通过奋发努力,成就的青春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这样事业的光谱就更广阔,能量也会更强。"总书记的鼓励,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的信心。

  技能成就梦想,梦想驱动前行。近年来,全国每年组织60余项国家级各类竞赛,每年都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参加,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近年来,随着"世赛效应""冠军效应"发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世赛发起了冲锋。

  工人来了——

  赵脯菠是四川省会理县人。中考失利后,进入攀枝花技师学院学焊接,选择了与闪耀的弧光相伴。毕业后,成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一线焊工的他,立志用技能点亮人生,报名参加了世赛,开启了攀登进阶之路。

  空姐来了——

  1997年出生的吴佳妮,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一名头等舱乘务员。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失之交臂后,吴佳妮并没有放弃,又向喀山世赛发起了冲击。她笃定地认为,中国"95后"青年的成长机遇不再限于高考"华山一条路",选择职业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同样大有可为。

  研究生来了——

  上海交通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肖子彤和冯柱天,曾参加过全国十几场信息安全竞赛,在"网络江湖"颇负盛名。了解到本届世赛新增了安全网络项目,为了"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华山论剑、切磋交流",俩人当即报了名。

  参加世赛,一般要经历学校、省、国家等严格的训练和淘汰,层层选拔后,最终每个项目只会有一名选手或一个团队代表国家参赛。选择了世赛,也就意味着一场艰辛之旅。两年来,年轻的工匠们不畏困难,勇敢投入其中,接受着一场又一场比赛的洗礼,砥砺提升着技艺和素养。

  "你胳膊上、手上怎么会有那么多伤疤?"每当周围有人问,赵脯菠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做焊接的。"备赛期间,赵脯菠常常用手托砖几个小时练习腕力,平时看书、洗衣服时选择蹲着,练习蹲的平衡性。艰苦付出,终于练就了握焊枪如握画笔的扎实功夫。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郑权从握刀、用锤、打坯基础学起,开启了建筑石雕技能培训的征程。他每天在9平方米大小的操作间里,跟两百斤左右的石块较劲,手上磨出了水泡,掌心生出了老茧,手套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不停地重复和不懈地坚持,让他最终脱颖而出。

  经过选拔,全国共有63名选手拿到了前往喀山的"入场券"。他们几乎全部是"95"后,包括企业职工、学校教师、学生等,平均年龄只有21岁。"选手来源更加多元化,反映出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陈晓曦说。

  顽强拼搏,努力奋斗,中国小将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嘹亮的青春之歌

  血,一瞬间就染红了手套。混凝土建筑选手陈君辉用手动折叠锯修整木材时,不小心划破手套,切到了右手食指上。

  陈君辉不得不到医疗点清洗伤口。为了止血,当地医生坚持要包扎好一点,把陈君辉的手指缠绕得不能正常活动了。陈君辉急了,僵持、沟通,最后医生同意进行简单包扎。回到赛场,时间已经过去了40分钟。

  混凝土建筑项目要用到近200种工具,材料总质量接近十吨的材料。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陈君辉将所有的压力都转化成动力,用更佳的状态进行比赛,和搭档奋力赶上了当天的目标进度,成功斩获金牌。

  这是世界技能大赛中惊险的一幕。

  世界技能大赛的项目比赛时间大都为4天,需要连续作战。选手必须克服语言沟通、饮食习惯、生活规律、气候时差等困难和障碍。在赛场上,拼的是体力,搏的是技能,考验的是意志。

  砌筑项目要求,在4天里砌出五面艺术墙,一个人需要完成识图、放样、切割、铺灰浆、放砖、勾缝等全部工序。不管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和角度测量,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清洁度及艺术美观也有严格的要求。

  砌筑体力消耗大,加上环境还不太适应,陈子烽在比赛中速度始终提不上去,面临着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重压之下,陈子烽在第三天加快速度,"最后两个小时砌了差不多150块砖。平均下来大概48秒砌一块,平时训练一般是120秒砌一块"。最后,陈子烽力揽冠军。

  选手在比赛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比赛的题目、材料、标准会在不同届的赛事中根据行业发展灵活变化,他们需要在拿到题目后快速反应。

  花艺选手陆亦炜要在比赛期间经历8个不同主题考核,其中包括三个未知主题的"神秘盒子"。没想到第一天就碰上了欧洲特有的材料,从没见过的材料,一折就断,无法弯曲处理,陷入了困境。

  "十多分钟后,我索性放弃,切换另一个‘频道’,我疯狂地从脑子里搜索做过的作品,把灵感套用在这个作品上,很幸运地准时完成了。"陆亦炜说,一旦有一个作品作废,喀山就白来了!几天的比拼里,关键时刻,只能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完成得非常惊险,也特别激动。"拿到金牌的陆亦炜事后说。

  不可控制的意外,更让人焦灼。

  选手彭晨晞、陈鑫鹏、曾祥博参加的制造团队挑战赛,题目是设计一辆电动轮椅,并在设有障碍的赛道上成功通过。3个人必须绘制47张零件图,制作85个框架零件,组装焊接200多个电子元器件,并把这些零部件组装好。

  谁也没想到,快要完工时,做好的线路板爆炸了,这打乱了三个人延续日常训练时分工推进的计划。"既定的任务,有限的时间,团队必须灵活机动分工,否则,任何一个人拖了时间完不成就是失败。"彭晨晞说,虽然面向全国选拔时,三个人各有方向专长,但平时训练大家都"一专多能",很快补位完成了制作,收获了宝贵的金牌。

  竞争激烈的世界技能大赛,看似是选手一个人在比赛,实则比的是团队整体实力。为更好地给选手以支撑,人社部遴选确定了218个中国集训基地和技术指导专家、中国翻译和中国教练,各参赛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为选手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蓄已久的中国选手一路高歌猛进,发挥出了临场迎战的高水准,以沉着心态和精湛技术征服了国外同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夺目光彩。

  坚持重金牌不唯金牌,在开放中互鉴,在竞争中强大,世赛为中国技能发展提供了风向标,中国为世赛贡献了新标杆

  站上领奖台前,美发选手石丹静候了一下获得银牌和铜牌的选手。她远远地就伸开双臂,热情拥抱两位选手。类似的一幕,在中国获奖选手领奖时反复出现,感染了众多现场观众。

  参加世赛,让中国的青年"工匠"更加自信地拥抱世界。

  法式面包、健康面包、艺术面包……对于烘焙项目4天比赛,爱笑的张子阳非常享受。"烘焙的滋味,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的滋味。"由于当地面粉的醒发状态等因素影响,"95后"张子阳只斩获铜牌,但他依旧乐呵呵的。他说,我在这里学到了世界顶级的技能,见到了许多世界最牛的高手,相信这些经历,都会成为自己未来之路的指路明灯。

  "她像一个湖面一样平静!"对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罗丽萍,该项目专家组组长、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雷鸣这样评价。比赛中,因为感冒影响发挥,罗丽萍获得了银牌。但这枚银牌却"含金量"十足,因为这一项目过去一直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我们有很好的文化底蕴,终会有一天,我们会改变中国人不如老外时尚的偏见。"罗丽萍信心满满。

  "我国选手的软实力十分抢眼。他们在赛场内沉着冷静、淡定从容,排除干扰,执着专注进行比赛,在赛场外热情友好、阳光自信、文明有礼,展现了中国技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成为喀山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评价说,中国选手无一件违反规则的事情发生,我们赢得干干净净、公平公正。

  参加世赛,也成为中国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大检验,富有成效的训练体系吸引了各国的目光

  本届世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选手参加了5个项目,收获4金1铜。从43届世赛至今,该院已囊括8金、2银、3铜、1优胜奖。

  "从参赛伊始,国家就强调不简单追求金牌数第一,而是通过参加世赛提升整体技能人才的水平。"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说,学院贯彻这一要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将技能竞赛标准和行业企业岗位工作标准融入到日常教学,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力地提升了办学质量,世赛奖牌数成为直观的反映。

  通过层层动员、培训、选拔,世赛在全社会激荡起阵阵涟漪,凭一技行天下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绘就了成才之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技能人才也有辉煌的人生。"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华技能大奖的中车首席技能专家罗昭强说。

  匠心聚,百工兴。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渐隆的"鼓声"里,风华正茂的中国技能新星正走上时代舞台,中国技能和中国制造的光明未来,愈发清晰可见。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44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