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青少年的精神依靠

2020-10-23 16: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推荐表

作品标题

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青少年的精神依靠

参评项目

文字评论

体裁

报纸/通讯社文字评论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

张树伟

编辑

杨国营、杨三喜

刊播单位

中国教育报刊社

刊播时间

2019-12-26 0:00:00

刊播版面

(版次和名称)

中国教育报2版 中教评论

作品

字数

1823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一堂公开课。他表示,这堂课意义非凡、有的放矢,抓住了历史的要点和教育的要害。看到这则报道,创作者很受触动。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中国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一些事情让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有的青少年会迷失方向?
    作者认为,让青少年在这个时代有精神依靠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为写好这篇文章,作者调研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爱国主义在当下这个时代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直面现实追问:从新的视角探讨并回答爱国主义当代实践的难题。评论提出,让青少年在人生的紧要处有精神依靠,就要用爱国主义修筑好青少年人生航向的灯塔。文章引用“原子化”这一概念,来描述某些当代人的疏离状态,指出这种状态的危害:眼睛被蒙蔽,家国情感缺失。而要打牢爱国主义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了解历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让青少年有身在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位置感和价值感。那些否定国家历史与文化、鼓吹虚假身份认同的教育则让爱国主义失去本应有的空间,并由此导致部分青少年家国情怀淡漠,有的人甚至被某种黑色的雾霾蒙住了脸、遮蔽了眼,让自己的人生处于危险的失速状态。
    二、提供观念“新知”:以严密的逻辑论证爱国主义是青少年的人生需求。这一需求既是情感层面的归宿、精神层面的依靠,又是自我实现的途径。这一视角为我们打开了爱国主义教育中被忽视的视野,具有“公共知识生产”的价值,是一种观念“新知”,而“新知”意味着我们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爱国主义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强调教育者对青少年的价值塑造。评论指出,爱国主义应该成为青少年的精神依靠,必须激活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主动需求,从而让其获得归属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创新话语表达: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路径。评论提出,个体奋斗中的波折,算不上大方向的迷失。真正危险的是大方向上的迷失,犹 如人生失速。在这种失速状态下的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缺乏认同,失去了家国情怀,甚至背离了民族复兴的方向。因此,要用爱国主义的“代码”筑牢青少年的“底层操作系统”。评论着重提出,作为文化基因的爱国主义也需要一个相对完备的、稳定的文化生态来塑造。这个文化生态要有结构性的实践载体,从而把爱国主义写入我们的文化基因。评论使用国家公祭日《和平宣言》领诵者崔自鑫的告白和澳门濠江中学营造爱国主义生态环境的例子,事例精准,表达有新意,论证有力。

社会效果

    文章见报后,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广州日报全媒体、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网站、客户端、微信等平台转载,文章观点得到了广泛社会认同,尤其在教育领域内获得广泛传播,起到了凝聚人心、汇聚共识的作用,在时度效上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评论提出的观点,让爱国主义从被动塑造拓展到主动需求,理论上获得了更大的话语空间,这为当下爱国主义教育解决难题提供了新的观念框架和实践路径。

推荐理由

    文章以“为什么有的青少年会迷失方向”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追问的起点,深入分析了个别青少年迷失方向的原因,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之道,提出教育要在营造爱国主义生态上下功夫。评论导向正确,观点深刻,以新鲜的视角、富有理性的论述,把让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在人生紧要处的精神依靠这一观点论证得极富感染力,在站位高度、问题意识、观点深度和创新表达等方面有突出特色,是一篇践行“四力”要求的精心之作。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58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