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变“民生痛点”为“发展支点”

2020-10-23 16: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变“民生痛点”为“发展支点”

  隆安县实施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

  变"民生痛点"为"发展支点"

  编者按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隆安县实施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解决石漠化地区3万余群众缺水难题,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也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注脚。请看本报记者在一线采访的"水故事"。

  50年前,被誉为"人工天河"的河南省林州红旗渠,成为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顽强斗争取得自主发展成功的典范。

  如今,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石漠化片区县隆安县,对标学习"红旗渠精神",奋力推进供水工程建设——一条条水管布设在山坡上、悬挂于山崖边,如同一条条血脉,为村民解决百年之困,为村庄送来生命之水、希望之源。

  拧开自来水龙头,舒舒服服洗把脸,再打一桶水拌饲料喂猪……近日,在都结乡陇选村内雷屯,村民马日安边干活边对记者感慨:"水,对其他地方来说不算什么,对我们来说却是几代人的梦想,是‘脱贫水’。"

  原来,内雷屯没有水源,祖祖辈辈都是到3公里山路外的地下溶洞找水吃。近10年来,政府修的水柜改善了生活用水,但是,发展产业依然看天。缺水,就像一把"贫困锁",锁住了石漠化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为解开这把"锁",在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部署安排下,该县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目前,已先后建成3个片区供水工程。今年9月,工程将全部完工,3万多群众的"民生痛点"正变身为"发展支点"。

  民生"痛点":劈山凿洞找水40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

  然而,"山上无泉水,山下无河水"的状况困扰着隆安县南圩镇、都结乡、布泉乡等位于石山地区的部分村屯。

  "以前,每年三个月旱季,积攒的雨水喝光了,就得喝泥塘水。"都结乡陇选村布律屯村民李日良记忆犹新。

  缺水,是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痛点"。

  这份痛,63岁的南圩镇爱华村村民农建确体会至深:少年时,他和父辈修建水渠,耗时11年铩羽而归;青年时,他是坡井屯8人凿水队的主力,挖山凿洞总是冲锋在前。

  如今,他是爱华水厂的管理员,已经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登上后山的人工水源洞,检查供水管道、清扫落叶淤泥。

  "以水源洞为起点,总长7万米的自来水管翻山越岭为20多个村屯送去甘泉。"农建确说,这个水来之不易,背后,是一场场战天斗地、屡败屡战的"水仗"。

  这场"水仗"耗时40余年。

  《隆安县志》记载:1971年,杨湾公社组织爱华村等4个村1500名青壮年,耗时11年,翻越36座山头,凿通11个隧洞,建设16.8公里水渠,从布良水库引水入村。可是第一次开闸就出现严重渗漏,17万立方米水库水经2个昼夜流入蓄水池,只剩下1.08万立方米,水渠被弃用。

  1990年,爱华村坡井屯群众集资,农建确等村民组成凿水队耗时8700多天,打通418.2米隧道,引来地下河水。"劈山凿洞,引水灌田,造福后代,永垂青史!"村民们立起石碑,铭记寻水艰辛。

  这口来之不易的人工泉,不仅解决了坡井屯300多口人、120亩水稻田的"近渴",更成为如今远调出山、破解全县石漠化地区集中旱片水源匮乏的源头活水。

  亮剑"痛点":新时代治水"大决战"

  "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

  2016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隆安县干部群众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誓以新时代"愚公"之志引"脱贫水"。

  "星罗棋布的地头水柜,因投入小、施工方便,曾在解决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隆安县水利局局长马树宝说,要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修建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是保障饮水安全、造福百姓、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这一史无前例的供水大工程,其难其艰,考验着党员干部担当实干之能。

  南宁市将这一工程纳入脱贫攻坚总体战略通盘考虑。市水利局安排前期经费和项目资金,隆安县委县政府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全力推动。

  全县缺水的18个村156个自然屯划分为5个集中供水区域,从南圩爱华、都结陇选片区入手,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为旱区乡亲探索"解渴"良方。

  "最初,计划重启爱华村废弃引水渠,但项目预算高达2000多万元。"马树宝介绍,南圩爱华、都结陇选片区跨区域供水工程项目启动前,经过反复勘查论证,最后确定将爱华村庄垌水源作为取水点,通过建设集中水厂、高位水池和加压泵站,用远距离铺设供水管道的方式实现接水入户,项目投资可节省2/3以上。

  得知党委、政府跨镇取水的决策,村民们踊跃支持。

  "这是造福子孙后代、再也不用靠天吃水的大好事啊。"李日良当即无偿捐出自己承包的一座林地山头,用于建设加压站。

  一呼百应,其余农户也纷纷效仿,无偿提供自家山林地。

  在广大村民的支持鼓舞下,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崇山峻岭。

  山高路险,工重量大,建设过程充满艰辛。

  "项目需建3个蓄水前池、3个高位水池、3个高压泵站,水管铺设长度总和接近7万米。其中,爱华水厂高位水池、陇选村布律屯二级加压站、陇选高位水池分别建在360米、419米和505米的山顶上,平地只需要4人抬的镀锌钢管,在这里需要11人才能抬上山。"项目工程师刘晓莹介绍,工人们踩着细砂石爬陡峭山坡,脚下直打滑。

  2018年11月,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爱华村、陇选村20个自然屯、4000多人的吃水难一朝解决。

  当年年底,该县先后建成完善了都结红光玉良片区、都结平荣片区项目,12个行政村123个自然屯1.8万多人因此受益。

  "到今年底,隆安县将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集中旱片水源匮乏供水困难问题,力争集中连片供水率达到90%以上。"副县长翟珊妹说。

  构建"支点":激活产业脱贫"一池春水"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区域供水工程激活了"一池春水",使发展脱贫产业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近日,记者来到都结乡更明村肉牛示范产业园产业基地,只见牛舍里草料充足,水槽充盈。

  "3月24日首批入栏40多头肉牛,6月2日又入栏20多头,小牛犊子长势喜人,出栏后由企业统一包销。"贫困户黄章钿告诉记者,因为政府引水,才有基地入驻,他才有机会担任基地技术员,工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今年预计增收2万多元。

  和黄章钿一起,以务工、土地流转、肉牛代养等方式,参与到养殖项目中的还有42户村民。

  "通了水,才能发展养牛产业。"更明村第一书记张海鹏说,一头牛日均消耗2.5-5公斤水,过去,到了旱季,人都喝不上水,更别说牛了。

  现在,更明村6个屯295户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大家迫不及待谋划产业脱贫大计。该村计划再流转20亩地,发展牧草滴灌种植,届时,农民土地收益将从每亩500元增至1500元。

  更明村是个缩影。该县18个季节性缺水村屯中,就有16个是贫困村,其中10个是深度贫困村。

  随着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建设进程过半,四通八达的供水管道如同跳动的脉搏,将发展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村屯,昔日草木难生的石漠化区域村庄,如今正变得生机勃勃、风光无限。隆安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水为犁,以梦为马,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向贫困发起总攻,为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奋勇前行。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0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