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女性第一

2020-10-27 16:0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女性第一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再选择一次,我还做拖拉机手"
  开栏的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伟大的共和国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开70年复兴画卷,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引领下,一位位女性用属于她们的"新中国第一",成为中国精神的最佳注脚。她们是共和国奋斗者中的一员,更是共和国在困难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力量所在。

  本报今起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女性第一"》栏目,用一位位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第一女性"故事,重温共和国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资料图片

  / 人物简介 /

  梁军,1930年出生于黑龙江明水县。1948年9月,她参加了拖拉机手培训班,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50年6月任梁军女子拖拉机队队长。1950年9月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她说,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人生,我还会做一名拖拉机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身患疾病多年,90岁的梁军已经不能下地行走,讲话也变得不清晰。如今,她对自己"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记忆,更多地保留在了书架上的一本《梁军传》里。

  "母亲身体好的时候,常常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开荒、开拖拉机的样子和状态,每次都很激动。"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梁军的儿子王彦兵说起母亲的点点滴滴,话语间充满了骄傲。

  从女拖拉机手到农业机械专业大学生、从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到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者到哈尔滨农机战线领军人物……70年的激情岁月里,梁军作为北大荒巾帼英雄的代表,鼓舞着许多青年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祖国需要的工作岗位。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人生,我还会选择做一名拖拉机手,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北大荒建设,为祖国耕耘、拓荒。"梁军曾经向身边人吐露心声,"现在的年轻人,科学知识比我们那会儿强多了,我想对他们说一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丢!"

  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我本是个农民的苦孩子,在党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和农机科技人员,为祖国的发展强盛,为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做了一些贡献。"这是梁军常常挂在嘴上的话。

  1930年,梁军出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练就了她敢闯敢干、不怕吃苦的性格。

  1947年,梁军的家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许多封建制度被废除,妇女第一次有了决定命运的自主权。

  当时,黑龙江省委在德都县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萌芽学校),17岁那年,梁军说服家人来到了萌芽学校。在这里,一部前苏联电影《巾帼英雄》改变了她的一生。

  电影中,主人公女拖拉机手安格林娜开着拖拉机奔驰在广阔的原野上,既潇洒又漂亮,在卫国战争中,她又驾起了坦克同敌人战斗。看完电影,梁军写了一篇《向英雄安格林娜学习》的日记,她第一次有了当一名拖拉机手的愿望。

  1948年2月,中央决定从苏联进口拖拉机,在北大荒垦地种田,以恢复经济。黑龙江省委在北安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分配给梁军所在的萌芽学校三个名额,梁军第一个报了名。

  报到时梁军发现,全班70多个学员,只有她一个女生。"苏联妇女能开拖拉机,我为什么不能呢?"梁军心想。就这样,她开始学开拖拉机,并且学习能力很强,不仅学会了开拖拉机,还学会了拖拉机的检修。

  "虽然我是女的,但我就不信女孩儿不行,我非得学出个样儿来为妇女争口气。"梁军说,两个月后,当她和本校的两名男学员把三台苏式纳齐拖拉机一路开回来时,附近很多村民都来看大姑娘开火犁的壮观场景。这年5月,梁军带着她的第一个女徒弟,开着拖拉机随垦荒人员挺进陆家岗。

  新中国妇女的代表

  当梁军开着拖拉机去农田工作时,很快就成为最亮眼的那一个。但风光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3台拖拉机驰入了荒原后,为了提高作业效率,3个人只能一人一台车,梁军要和男同志一样昼夜连续作业,一天开车12个小时以上。抢节气、争进度、歇人不歇机……梁军和其他作业人员一样一日三餐吃在地头、睡在地头。

  几十天下来,梁军开荒量大、深浅一致,赢得了男机车手们的佩服和敬重。"那时我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也没想过什么名和利。我们最大的光荣是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支援了祖国经济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起当年的垦荒战斗,梁军说。

  梁军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感动和激励了很多女孩子立志学开拖拉机,并纷纷来到了北大荒。

  萨仁和索要尔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朝鲜族姑娘小李来自延边、袁如芬和徐霞来自上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12个姑娘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梁军担任第一任队长。女子拖拉机手们驾驶着"铁牛"奔驰在北大荒的沃野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榜样和力量。

  1958年国产拖拉机生产出来时,梁军兴奋至极,高兴地爬上拖拉机开了起来,而记者也抓拍下了这一幕。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1元纸币中的女性形象,就是以梁军的这张照片为原型。

  "我这一辈子很幸运,国家的大事、喜事都经历了。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以我为原型,那是我个人又不是我个人,是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希望我能成为年轻人的榜样,让他们都能够继承北大荒精神,发扬北大荒精神。"梁军多次对身边人这样说。

  一直关注农业机械发展

  在王彦兵的记忆里,母亲做事风风火火、敞敞亮亮,有主见有担当。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称号传开后,许多单位和个人慕名而来,梁军总是真诚相待,她还将自己的许多照片和奖章捐给了家乡、赠给了朋友。

  在最近一次病发之前,梁军和92岁的老伴总是相互搀扶着,按时将党费交到社区党支部。

  这包含着梁军的初心和使命。

  1951年10月,梁军被保送到北京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学习。学成回到黑龙江后,她长期负责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农机技术管理规程的制订、编制地方的农机发展规划。

  工作之余,梁军坚持理论研究,由她主编的《国外农业机械化》《机务管理规章制度》等著作陆续出版发行。她的这些理论专著对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甚至全国农机工作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后,梁军又担任了哈尔滨市农机局副局长、专职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为哈尔滨市农机战线的领军人物。

  "1990年离休后,我母亲还是放不下农业机械,很关心,经常去老农场看看,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国家农业机械的发展。"王彦兵说,母亲记忆中最为辉煌的就是青春岁月与拖拉机为伴的日子,在她的记忆里,拖拉机就是她一生的最爱。

  梁军家的书柜里摆着好几种拖拉机模型,但她最喜欢洛阳一拖的模型,"因为这是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她见过美国、德国、日本产的现代拖拉机,"现在我们国家有能力大批量制造现代化拖拉机,功能齐备,驾驶室都有空调了,我也上去开过。这说明咱们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发达了!"

  "新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郑凤荣

  为祖国体育事业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郑凤荣回忆收到周总理鲜花并合影时的情形。

  / 人物简介 /

  郑凤荣,1937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女子跳高运动员。1953年入选国家田径队,1957年11月17日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也是我国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明芳

  在北京东城区龙潭湖附近的某小区的单元楼里,82岁的郑凤荣抚摸着相框里的一张照片说:"这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照片中定格了郑凤荣一生中最荣耀的高光时刻。

  照片拍摄于1957年11月17日,20岁的郑凤荣在先农坛体育场的跳高场地上纵身一跃,她右脚穿跳高鞋、左脚赤足,剪式跳高法使她的身体如同飞燕,跳过1.77米的高度。这"绝世一跳"使她成为我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同时也成为我国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从学校的体育尖子到国家队的跳高健将

  郑凤荣生于1937年,是山东济南人,从小热爱运动,是学校里的体育尖子,跑跳投样样出色。16岁时,郑凤荣身高就达到了1.7米,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一路从济南市比到山东省。

  1953年,郑凤荣代表山东队参加华东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因为表现突出,被选入国家田径集训队练习跳高。

  进入国家队之后,"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成为郑凤荣的目标。郑凤荣回忆说,刚到国家队报到时,整个田径国家队有100多人,队内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每天要出早操,吃饭排队时唱革命歌曲。

  为了不落后,郑凤荣在日常生活训练中毫不示弱。每天早上出操,郑凤荣在集合时间前早早醒来,穿好衣服躺在被窝里,集合哨声一响,她总是头一个跑出去。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器材简陋。跳高杆都是竹竿,落地都是沙坑。"晚上训练天太黑,干脆就在竹竿上系个白手绢。"郑凤荣说。

  刻苦训练让她的成绩不断提高。1954年,郑凤荣就在全国13城市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打破了女子跳高的全国纪录。1957年在柏林的一次国际田径比赛中,她以1.72米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跨入了世界女子跳高先进行列。当时的世界纪录是1.76米,她成为冲击纪录的有力人选。

  "绝世一跳"成就"报春燕"

  1957年10月20日,中苏田径友谊赛在北京体育学院举行。周恩来总理专程来观看,郑凤荣既兴奋又紧张。"我想跳1米75,结果没发挥好,三次都没过。"

  赛后周总理接见郑凤荣。当时看到总理微笑地拿着一束鲜花,郑凤荣紧张得有点不知所措。"贺老总说总理给你献花,你就拿着嘛。"郑凤荣形容自己几乎是"冲"过去,双手接住了花。"我说总理我这次没跳好,总理说很好嘛,你还年轻,时间还长着呢。你一定能打破世界纪录,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但有郑凤荣,将来会有李凤荣、张凤荣。"郑凤荣将总理的鼓励铭记在心,那次接见也成为她日后不断拼搏努力的动力源泉。

  短短27天后,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举办的北京田径运动会中,郑凤荣成功地跳过了1.77米,打破了由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美联社惊呼:"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以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六亿中国人不会永远是落后选手了。"人们亲切地称赞她是"宣布中国体育运动春天降临的一只燕子"。

  当时,来自海内外几大麻袋的信件也在告诉郑凤荣,她是全国人民的偶像,是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骄傲。

  从那之后,中国跳高好成绩层出不穷,出现了3人5次打破世界纪录的繁荣局面。

  获奖后,郑凤荣训练更加刻苦,多次打破女子三项及五项全能的全国纪录。打破世界纪录6年之后,她跳出了个人最好成绩1.78米。虽然这一高度在当时已经不是世界纪录,但却完成了她对自我的超越。

  郑凤荣在体育方面的突出成绩,让她收获了来自各方的荣誉:1959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证章;1959年邮电部以她为原型设计了一枚跳高邮票;1987年获"国际田联75周年金质纪念体坛章";1995年在人民大会堂,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向她授予了标志运动员最高荣誉的奥林匹克勋章……面对这些荣誉和勋章,她说:"我是周总理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毫不犹豫地将勋章和奖章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将孙辈培养成才为国争光

  退役后的她,依然在竭尽所能为体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1979年起,郑凤荣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1980年到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工作,先后参与了北京马拉松、香港至北京汽车拉力赛、长江探险等赛事活动和体育品牌的引进。

  如今的郑凤荣每天下午五点后会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体能馆锻炼身体,看到在那儿训练的年轻运动员也会经常和他们交流。郑凤荣感慨:现在的运动员训练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他们更应该努力训练,才能对得起祖国的培养。

  郑凤荣的老伴儿段其炎也是跳高运动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他以1.97米的成绩夺冠。二人因体育结缘,相濡以沫50多年。

  老两口有一对中德混血的外孙和外孙女,生活在加拿大。郑凤荣夫妇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感染着孙辈们。

  外孙郑恩来3岁学滑冰,5岁打冰球,16岁打加拿大职业联赛。外孙女郑妮娜力从小练田径。"当时没有器材,我就把床垫卸下来摆在草地上当缓冲垫,再放个小板凳给她当起跳板。"孩子们也都继承了郑凤荣夫妇拼搏努力的精神,如今在美国读大学的外孙女郑妮娜力每天训练都有规定时长,没有教练的时候,郑妮娜力就会拿着教练计划自己训练。"孩子们都非常自律,也非常独立。"郑凤荣说。

  在老两口的精心培养下,如今,两个孩子都成为体育界的新星。哥哥郑恩来说,打小起,便想成为外婆那样的运动员,"我把她当成一个目标,希望以后能跟她一样,达到那种级别。"

  2017年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邀请华人华侨参赛,妹妹郑妮娜力作为女子七项全能项目U20世界排名第一的运动员参加标枪比赛。

  2017年5月16日,在郑凤荣80岁大寿那天,郑恩来表态愿意放弃加拿大国籍,代表中国队出战2022年冬奥会。2018年11月12日,是郑妮娜力的20岁生日,当天她向国际田联递交声明,表态愿意代表中国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她表示:"我的外婆在运动员时期始终未能参加奥运会,我要帮外婆实现梦想。"不过,按照国际田联的相关规定,郑妮娜力要在3年之后才可以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比赛,这意味着她将错过2020年奥运会。

  郑凤荣说:"在加入中国国籍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是自己做的决定。我们很欣慰,也希望俩孩子能够成为人才,为国争光。"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运动员,郑凤荣不仅将一生献给体育,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新一代接班人。谈到如今最大的愿望,郑凤荣表示:"我们要健健康康地生活,亲眼看着外孙代表中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外孙女代表中国参加2024年奥运会,圆我的奥运梦。"

  牛玉琴

  / 人物简介 /

  牛玉琴,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农民。1984年开始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被誉为治沙女杰,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3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拉奥博士奖",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农民。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徐旭

  "如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越来越重视,大家对于‘绿起来’和‘富起来’也越来越有信心。我的梦想是,将治沙精神和治沙事业一代代传下去,让国家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日前,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说起未来的打算,70岁的牛玉琴依旧斗志昂扬。

  为防治荒漠化,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牛玉琴是其中耀眼的一位。

  全国"三八"绿化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世界优秀林农奖……牛玉琴身上有诸多荣誉。30多年来,她带领家人与工人植树2800万棵、造林11万亩,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

  走进沙漠治沙造林

  1993年10月15日,在泰国曼谷的泰王宫,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从泰国诗琳通公主手中接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拉奥博士奖"。该奖是授予在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方面有突出贡献者的,当年全世界只有三人获此殊荣,在中国毛乌素沙漠南缘为治沙竭尽全力、创造了治沙奇迹的牛玉琴便是其中之一。她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农民。

  牛玉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大半生都在种树治沙。沙漠能够治理,沙漠可以征服,是她一直抱定的信念;而让沙漠披上绿荫,把荒山变成绿洲,是她持续大半生的行动。

  "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这里流传的老民谣记录着当年百姓和茫茫大漠共存的艰苦岁月。1966年,17岁的牛玉琴嫁到这里,坐在丈夫张加旺拉的板车上,穿过漫天黄沙。那时的她,一心只想着好好过日子。

  但日子却不好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沙漠化形势严峻,榆林的林木覆盖率只有0.9%。沙进,人只能退。唯有种树固沙,才能扼制大自然狂肆的怒吼。

  1979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榆林被列为重点区域。这一年,"包产到户"政策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实,一下子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1984年冬天,牛玉琴夫妇听说了榆林靖边县委、县政府号召群众承包治沙的消息,两人当即决定,包下万亩荒滩种树。"我们签了承包一万亩地治沙的合同。又愁又笑,愁的是没资金、没劳力、没技术,高兴的是把沙治住,利国利民也利自己,好事嘛。"牛玉琴说。

  从此,牛玉琴夫妇走进沙漠,开始了治沙造林的壮举。

  不毛之地变成人造绿洲

  "很多人笑话我,说我是‘疯婆’。老头子说,努力让这片沙漠长上一片绿树,树出来就是证明。为了种树,我们把所有家当都卖了。"回忆起治沙往事,牛玉琴感慨万千。

  牛玉琴和丈夫每天起早摸黑,往返超过15公里到承包的荒沙地植树种草。不幸的是,治沙造林才起步,她的丈夫就得了骨癌,但她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她背着因癌症截去一条腿的丈夫,冬天一身汗,夏天一身泥,天天在沙窝里奋战。

  1988年,就在万亩沙地全部栽上树苗时,丈夫去世了。牛玉琴擦干眼泪,继续与黄沙搏斗。

  从1988年到1992年,牛玉琴豁出命来造林。1989年以来,每年以2000多亩的造林面积攀升。截至1991年,控制流沙面积4.28万亩。累计造林3万多亩,其中杨树5000亩,榆树800亩,柳树350亩,沙柳5600亩,柠条700亩,沙芥3000亩,紫穗槐1800亩,沙蒿4200亩,桑树40亩,累计搭设障蔽500多万丈,使4.28万亩流沙基本得到治理,林草覆盖度达70%以上。生态效益日趋提高,经济效益也初见成效。

  3万多亩荒沙就这样披上了绿装。为了进一步扩大治理规模,增添发展后劲,牛玉琴办起了林场,她将这个林场命名为"加玉林场"——取她和张加旺名字的第一个字"加"和"玉"。

  走过30多年治沙路,牛玉琴带领家人与工人植树2800万棵、造林11万亩,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

  "绿起来"也要"富起来"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重点启动治沙工程,科研人员基本搞清了沙漠化成因及类型,防风治沙由此进入快车道。对于治沙大户牛玉琴,相关部门专门配备了研究员,这位帮手正是她的三儿子、从省林校毕业的张立强。

  在儿子的帮助下,牛玉琴将治理面积由1万亩扩展到11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增长到70%以上。此外,她还种植了樟子松等经济林木,实现了从"买树苗栽树"到"卖树苗挣钱"的转变。

  现在不仅是儿子张立强,连孙子张继功聊起"种树"来也滔滔不绝。张继功在大学攻读的也是林业专业,他的名字是爷爷张加旺取的,和其他三个堂兄弟名字的第三个字连起来是"林业成功"。

  "把日子过好了"的牛玉琴并不只想着自己的小家。

  20世纪90年代初,林子逐步有了经济效益,牛玉琴筹资3万元建起了"旺琴"小学(普九后撤并),解决了周边60多名孩子的上学问题,并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1100万元,为村子通了电,铺了12公里柏油路,为本村380户村民安装了电话和电视,为2个村民小组安装了自来水,为24户贫困村民进行了移民安置,为镇上中学盖了两栋教学楼……

  牛玉琴说,让沙漠绿起来还不够,要让林子给老百姓带来经济收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为此,在锁住沙漠的同时,她想办法引进新树种,开始种植经济林木。

  1998年,牛玉琴创办了"绿源治沙有限公司",走上了"林、农、牧"——"种植、养殖、销售"一体化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和设施农业,实现了"投入、产出、再生产"资金平衡和"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2008年春天,她又平整了300亩灌木林地建立起育苗基地,实现从"买树苗栽树"到"卖树苗挣钱"的转变,也实现了从治理生态环境向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变。

  如今,牛玉琴的治沙造林基地已是靖边县规划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在规划方案中,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将种植温棚瓜果蔬菜,圈养家禽,办餐饮业,做沙雕,让游客参观游览、避暑休闲、采摘果蔬,从而实现"农、林、牧、游"立体发展,让沙地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59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