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毒气,余生

2020-10-27 15:1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推荐表

作品标题

毒气,余生

参评项目

融合创新

体裁

融合创新

语种

 

作者(主创)

集体(李智刚、孙鉴、黄杨、张俊、李云芳、黄霁洁、唐筱岚、徐婉、史阳琨、黄芳、杨深来、吕妍、张泽红、邹熳云、宗辰、傅小凡、孔家兴、张志强、龙慧、王亚赛、江勇、彭玮)

编辑

集体(徐婉、杨深来、黄芳、吕妍、张泽红、宗辰、彭玮)

刊播单位

澎湃新闻网

刊播时间

2019-12-26 6:58:00

刊播版面

(版次和名称)

澎湃新闻网

作品

时长

0:0:0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1945年,日军撤退侵华战场前夕,将大量未使用的化学武器或丢弃,或埋藏于江河、草丛、田野、洞穴……这些化学武器在和平年代被人们无意中捡拾、触碰,造成至少千人死伤。在后半生,毒气像幽灵一般缠绕不绝。他们向隔空的历史喊话,在仇恨与和解的拉锯中对抗时间,也对抗死亡。
《毒气,余生》制作团队辗转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日本东京、大久野岛等多地,用两个多月时间跟访、跟拍在世的受害者和已故的家属,记录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存境遇和身心困境,打捞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如使用PC端,请复制链接到地址栏观看)
http://h5.thepaper.cn/html/zt/2019/12/ryhw/index.html

社会效果

产品以H5为融合报道的表现形式,容纳了特稿、纪录片、图示、摄影等报道体裁。
其中,长达万字的特稿细腻生动,字里行间的人不仅是“历史的橱窗”,更是有悲喜爱恨,有生之韧性,既然活着就努力活下去的人物;纪实摄影通过环境肖像、静物、历史档案和照片,直观地展现了受害者几十年间的变化和当下的心境;纪录片打破以往新闻视频的形式局限,以31分钟的纪录片的体例,探寻受害者在肉体之外,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所遭受的隐蔽而持久的伤害;产品策划和设计方面,一改往常H5产品“大而全”的套路,重点更为突出,比如项目中的图示,以表现日本遗留化学武器及其受害人的规模为主,来体现文中主角遭际的普遍性。
在PC端中,项目呈现出一个可交互的受害者墙,无差别的呈现出采编团队所能追溯的受害人及受害事件,丰富了题材的广度。
报道刊发之后,在微博微信中被广泛转发,客户端上单篇点击超过167万,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广泛好评,有读者留言称,这是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专题报道。

推荐理由

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它以二战期间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大量毒气弹为主题,题材重大,形式出新,以“特稿”与“纪录片”的二选一方式来打开报道界面,让“文字易感性”和“视听易感性”的分化受众,都能以最符合个性偏好的路径来感受新闻报道。该报道精心挑选了极富视觉说服力的历史纪录片,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与残酷,作品的文字叙事,深刻而炼达,极富感染力并引人深思。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70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