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外国传班吕梁见闻丨沙棘新品种助推岚县生态扶贫

2020-11-25 14:4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在我们走访了辽宁、黑龙江后,发现咱们这儿地形正处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交界点,只适合种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选育出来的沙棘品种,它的耐旱性要比深秋红好。”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别样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茂林对沙棘新品种寄予希望,看好其市场前景。

  引入新品种

  岚县王狮乡万亩沙棘基地自2017年引入中蒙杂交杂雌1号优良品种,突破了岚县无霜期短、晚霜冻花冻果的瓶颈,实现了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初步预测亩产沙棘果1吨左右,按市场价每吨8000元计算,每亩最低收入4000元左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沙棘基地中有4个品种是面向社会推广的,分别是1号、2号、12号、54号,其中1号产量最好,所以就选择了这一品种。” 郭茂林补充说道。

  据了解,沙棘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沙棘果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含428种营养素,在世界植物群体中是公认的VC之王,是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的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许多领域。

  分析面临的困境

  在沙棘新品种引入后,当地群众有了一定的劳务收入。但是,在种植沙棘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个是虫害,如果种植面积过大,仅依靠农药杀虫,难度会很大。另一种是锈病。郭茂林解释说,“用咱们本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火物给烫了一下。下完雨后太阳出来,导致地面温度太高产生蒸汽,把嫩叶面烫了一下,就产生那种病。”

  王狮乡沙棘基地还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欠缺等问题。由于地势险峻,这一片区的造林成本偏高,成活更是艰难。国家、省级在造林投资方面给予贫困县每亩800元的补助,与实际建设费用(造林每亩需1000元以上)比较,补助资金整体上不足。技术方面,“在品种选育上需要和其他院校项目进行合作,有些活普通老百姓干不了。” 郭茂林说道。

  此外,政策虽落实了,群众的观念却没有跟上。当地村民认为新品种成本高,风险大,即使鼓励他们多种中蒙1号,大部分人还是会种植本地苗。“本地沙棘不挂果,分不清雌雄,产量就不大。这些村民看的不是后续的产业,而是只看眼前收益,只想拿到几百块钱苗木补贴。”郭茂林对此解释道。

  寻求新的转机

  谈及沙棘产业在未来的发展,郭茂林说,“再过几年可能种苗市场产能就过剩了。”为了让合作社的大棚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他们已经开始培育樱桃、西梅和葡萄等新品种,由此发展出育苗、种植、采摘和售卖的产业链,以增加群众的收入。

  但在最近五年,该合作社和附近村民们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沙棘。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初果期,合作社决定在2021年春天之前建立一个加工厂,在内部形成一个生产加工沙棘的产业链条。春季栽苗育苗,秋季拔果采果,之后加工沙棘并将产品进行销售。村民们每个季节都有活干,也能有持续性的收入。村民的观念有所改变,也愿意去种植沙棘新品种。

  在别样红造林合作社,56户合作社成员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该沙棘育苗基地的所有劳务收入均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实施,每年有近百名贫困群众参与苗圃整地、铺设苗床等劳务,实现在“家门口”务工,人均增收8000元。而在劳务收入之外,群众会有管护沙棘的收入,也有沙棘自身带来的长远资产收益,这对于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岚县,和别样红一样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成为组织带动群众增收和推进生态治理的有效载体。

  2016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大力发展以油用牡丹、连翘、沙棘和花椒为主的特色经济林,至2020年底将达到100万亩,成为继红枣、核桃之后的又一大贫困农民主要增收产业。通过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每年有近20万贫困人口增收,绿水青山已经变成了贫困群众的金山银山。

  2018年11月,吕梁市生态扶贫的做法被编入“全球减贫案例”,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贡献了智慧与力量。(黄盼盼 孙思妍)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54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