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好“料”精加工终成新闻佳肴

2021-10-13 09:48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陕西日报》推出“小康圆梦·陕西乡村调查”特别报道

好“料”精加工终成新闻佳肴

  “嘿,今天有什么‘料’吗?”新闻人的一天,往往从这样的招呼中开始。新闻线索也就是记者口中的“料”是媒体开展工作的基础,可是当“料”太多,类型又相似的话,会带来“甜蜜的烦恼”——“米”太多了,该选什么下锅,又该怎么做,就成了考验策划者运筹帷幄能力的选择题。

  《陕西日报》近日推出的“小康圆梦·陕西乡村调查”特别报道,便显示出了策划者在采访设计、主题提炼、采访素材呈现方面的功力以及用心程度。

  精选主题有重点

  在特别报道第一期的编者按中可以看到,这一组特别报道基于8月9日—16日《陕西日报》组织开展的“小康圆梦·陕西乡村调查”采访活动。活动中,5个采访小组分赴安康市白河县天宝村、宝鸡市千阳县闫家村、汉中市镇巴县花果村、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延安市宜川县辛户村,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他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对未来的向往。系列报道不但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而且挖掘了他们的所思所盼所为。

  纵览特别报道中的文章和报纸版面,风格统一但又重点突出。从最直观的视觉呈现效果来看,每一篇报道都占了当天的一个整版,整版标题的铺底色便是这一版面的主题色,版面上图片排布风格也极为一致,村庄的远景图在最上方,连同该版标题一起呈现,占据版面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小,宏阔大气,版面下方统一都只放了一张人物劳作的图片,又突出了细节。其实从记者实地拍摄的视频来看,在一周的时间里,记者采访了许多人,到过很多地方,也积累了不少图片,但在版面呈现上统一只放一远一近两张图片,不仅没有削减版面的信息量,反而从视觉上给读者营造出重点清晰、观感舒适的体验,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不仅如此,视觉效果上体现出的“减法的艺术”还延续到了文章的呈现上。策划者给每一篇文章提炼出了两个字作为主题,比如反映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脱贫致富的文章名称是《锦绣》,文章开头便讲了当地女性如何靠西秦刺绣让“针尖顶起一片天”,配图也都是绣坊和正在绣青蛙枕的绣娘;采访镇巴县渔渡镇花果村故事的文章标题是《道路》,记者将走在“45公里,几乎每20秒就有一个急弯”的路上的感受呈现出来,并着重介绍了几代人修路的艰辛历程,以及道路问题改善对于村庄发展的巨大作用,配上处理成水墨效果的村庄道路图,历史的厚重感尽显。

  从时间上看,8月9日—16日记者进行驻村报道,报纸版面报道从9月10日陆续推出,记者编辑写作和编排的时间有近一个月,充裕时间下,采编共同对每个受访地的特点进行分析提炼,使最终报道呈现出差异化。

  丰富细节有特色

  从报道选取的驻村地点来看,《陕西日报》在采访计划制定上下了不少功夫,选择了省内东南西北不同方位的地点,其贫困发生原因各不相同,特色产业也少有重复,让这一策划体现出了全面性。

  好的策划离不开踏实的采访写作。从最终文章的呈现效果来看,为期一周的驻村采访确实让记者积累了鲜活生动的好“料”,呈现在文章中,非常有画面感。在反映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致富故事的文章《回家》中,刚开起小吃店的村民李建国意外骨折,文中有一处场景描写,写到李建国埋怨自己骑车不小心,妻子坐在沙发上抱怨“这段时间一分钱不挣,花钱处还多”。生活的真实感和创业者的急迫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得出,记者的采访,让受访者卸下了防备,敞开心扉。在采访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的文章《初心》中,文末的场景生动有趣,文中写到夜晚的郝家桥村文化广场上,照明灯瓦亮瓦亮的,20多名平均年龄60岁的“婆姨”又开起了“广场晚会”,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听说来了记者,大家用家乡话说着生活的新变化,浓郁的本地风情凸显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单篇的文章刊发后,《陕西日报》还推出了综合性的文章《奋斗》来总结这次采访,总结三秦人民如何迈进小康社会,随后的一个版面中,刊登了参加驻村采访的记者、随行的西安交通大学乡村调研团队的感言,又对这次采访的细节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如何让传统手艺后继有人”等长远问题,将采访的高度和丰富程度继续提升,这样的编排方式也让读者有发现“彩蛋”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组报道还都配有记者拍摄的视频,有的反映当地的特色产业,有的跟随乡村医生体验一天的工作,这不仅对正文中提到的人和事进行了影像呈现和补充,尤其补充了村民生活的细节,而且充分体现了融媒体报道思路,这种意识和做法值得继续保持。(记者 隋明照)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4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