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

2021-10-26 16:2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文字稿

  (注:文稿为扒词文本,仅供参考。)

  【正文】

  【短片《拾光·留影——与珠峰相遇的24小时》】

  短片文稿:

  【字幕】在这里的每一秒,都像活在电影里。

  珠峰,不止于它的壮美。

  珠峰,还在于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荣耀。

  【标题字幕】拾光·留影 与珠峰相遇的24小时

  【小标题】清晨

  【字幕】“世间的美好很多,不想低头走过。”

  【同期】吴元明 国测一大队队员

  每天是大概不到7点钟,6点40分我们要起床,准备工作做完,到8点10几分开始观测。一万多步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小标题】正午

  【字幕】“有些事,当下不做就晚了。有些路,今天不走就迟了。”

  【同期】柏华岗 国测一大队项目部主任

  实在话,绝对的,谁想到上面受罪来。真的,走一步都喘好几口气,但是为了工作你必须干这个事儿。我们现在有实力,也有能力。我们整个的后勤保障,包括我们峰顶设备研制,这些都可以保障我们在峰顶的设备正常。

  【小标题】黄昏

  【字幕】“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同期】张庆涛 国测一大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

  因为我算是这次珠峰测量里,从年龄上来说算是老兵了。作为国测一大队,我们实际上这次已经是第七次来测定珠峰的高程。我们能够参与这个非常特殊的项目,我们是自始至终,每一次我们都非常荣耀。所以我们最高的目标是,争取我们今年能把重力测量推向更高的一个高度,甚至峰顶。

  【小标题】深夜

  【字幕】“在浩瀚的宇宙里,在短短的一生中,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同期】王科钻 中国移动5G网络专家

  今天还算早吧,现在是晚上10点半,天已经黑透了,我们正在5300米的大本营(5G)基站进行检修。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这是我们“移动人”的使命。我们“移动人”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里的通讯任务保障好、完成好。

  【小标题】黎明

  【字幕】“我相信你,还会再一次登上珠峰,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字幕】5月6日 2020珠峰高程测量进入登顶测量阶段

  【现场声】我宣布,2020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向顶峰进发。走!出发了!再见!加油!

  【字幕】我们,步履不停,见证珠峰的日与夜。

  【片头字幕】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直播

  【演播室】

  董千齐:你好,欢迎收看新华社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直播,我是董千齐。

  李林欣:大家早上好,我是李林欣,欢迎大家一直守候在这里,因为我们今天将要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

  董千齐:是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今天将进入登顶测量的阶段。新华社从25日中午12点开始,就通过直播对测量登山队登顶队员的全程来进行关注。昨天晚上测量登山队队员们在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休整了一晚,今天凌晨开始就向顶峰发起了冲击。现在我们就来连线一下新华社在珠峰大本营的记者边巴次仁,请他介绍一下从大本营指挥部了解到的一些最新消息。

  【记者连线】

  董千齐:边巴次仁你好,测量登山队登顶的队员们现在是到达了一个什么位置,那么你从指挥部了解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边巴次仁: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顶组的队员是在今天凌晨两点十多分钟的时候,从珠峰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着顶峰进发。那么按照惯常的这种登山队员从8300米到顶峰的用时长短,我们大概知道会需要6到7个小时的时间。

  那么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的登山队员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头灯光照在黑夜里攀登,过程当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此我们今天在大本营也请到了咱们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总指挥王勇峰,那么请王勇峰来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王总指挥您好,首先请您向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王勇峰(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总指挥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大家好,我是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也是这次的前线总指挥。

  边巴次仁:王总指挥,您作为这次登山活动的总指挥,能否现在向我们的观众朋友们透露一下,咱们冲顶组的队员目前到达的海拔高度是多少?队员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谢谢。

  王勇峰:那么实际上我们从昨天队员到了8300(米)以后,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我们可能要延后一个多小时,但是刚才的通话(来看),现在队员们的状态还是很好。

  边巴次仁:那么您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在从8300(米)往上冲顶的过程当中,会经过北坡攀登线路上的一个难点之一就是“中国梯”的位置。那么请您向观众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梯”的故事,谢谢。

  王勇峰:实际上就是说珠峰它一共是有三大难点,一个是“北坳(冰壁)”,一个是“大风口”,我们队员都克服了,那么最后一个难点是在8600多米有一个“第二台阶”。“第二台阶”它是一个相当于将近有十一二米的、平均有八九十度的这样一个岩壁。这个地方历来对我们登山影响都很大。1960年,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他们过“第二台阶”的时候,是采取用刘连满“人梯”把人送上去的。1975年我们在攀登的时候,我们登山队员带着自己的梯子在那地方搭上了以后,从那开始我们才形成了“中国梯”。

  在2008年,为了奥运圣火上珠峰,我们整个又搭了一个长达8米的梯子,直接从底下上了“第二台阶”。以前“中国梯”是分4节,平均一节是1米5,那么现在是一个铝合金的这样一个白色的梯子,8米直接竖在“第二台阶”,那么这样也方便了很多我们的登山运动员(攀登)。

  边巴次仁:我们也知道这次整个2020珠峰高程测量冲顶的日期因为受到天气的原因,之前的两次,包括5月12日和22日的冲顶日期都不得不往后推迟了。今天的冲顶日期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成功在望了,您作为登山活动的总指挥,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在冲顶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王勇峰:实际上攀登珠峰我们在过程中都讲天时、地利、人和,主要还是讲天气原因的影响。那么我们根据往年各方面的判断,今年我们一开始主要还是得到了从国外瑞士的气象预报和印度气象表,还有我们日喀则的气象台,我们三家气象预报来进行会商。

  实际上今年的天气很反常,5月12日和5月22日两个窗口期,实际上最后的天气跟我们的判断还是有出入的。我们在5月22日冲击顶峰没有成功以后,5月底就剩下最后一个窗口期了,后来我们向西藏气象局紧急求援,西藏气象局派来了一个强大的专家保障团队,派了6个专家来保障。这样我们经过专家3小时给我们提供精确天气预报,我们定了5月27日为攻顶日。那么到目前看我们天气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们运动员在8000米的顶上虽然有风,(但是)风不是很大,没有下雪,所以最后我们觉得得到了我们西藏(气象)局的强力支持,我们成功在望,希望今天我们的登山队员按时完成我们的任务。

  边巴次仁:好的,谢谢王总指挥接受我们的采访。主持人,前方的情况暂时就是这样的。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刚才谢谢我们的前方记者边巴次仁和我们的总指挥,也是给我们介绍到了我们之前不曾完全了解很多幕后的一些故事。我们的记者边巴次仁是从前方发回的报道,在藏语当中这个“次仁”翻译过来就是长寿的意思,表示身体健康硬朗。我在这里也希望我们在前方报道组的同事们和高程测量队的队员们,在珠峰这次高海拔的环境当中也能够保重身体。

  李林欣:这次我们的新华社不仅派出了前方报道组驻守珠峰大本营,另外还有新华社特约记者跟随高程测量登山队的登顶队员一起冲击顶峰,在珠峰峰顶记录整个高程测量工作,如果信号传输顺利的话,我们今天早上将有机会看到峰顶回传的实时画面。

  董千齐:对,说到传输信号,我们能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如果能看到画面的话,这个信号其实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移动建立在珠峰不同海拔高度的5G基站,才能使得我们的直播得以顺利实施,您才能够看到珠峰的画面。目前我们已经在过去的10多天里,在珠峰6500米海拔高度以下,顺利实现了最长达到24个小时的慢直播,那么今天如果珠峰顶峰的直播画面能够顺利回传的话,不仅能够让我们共同见证珠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性的一刻,那么对于中国的通信事业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李林欣:我们接下来就来连线中国移动西藏公司5G上珠峰项目现场指挥部负责人李崇明,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一次中国移动使用5G技术对珠峰高程测量所做的保障工作。

  【嘉宾连线】

  李林欣:李工你好,我们了解到这一次对于珠峰高程测量的通信保障工作中,中国移动突破了多项技术和建设难点,非常不容易。那么现在5G信号是否已经实现了对珠峰北坡登山路线以及峰顶的覆盖呢?

  李崇明(中国移动西藏公司5G上珠峰项目现场指挥部负责人):

  目前来看,我们是在海拔6500米的基站已经基本上是实现了我们对峰顶的覆盖,但是因为我们峰顶现在因为没有上去嘛,咱们也不清楚,但是昨天咱们登山队在8300米营地已经收到了咱们5G的信号了。

  李林欣:请您继续。

  李崇明:昨天登山队在8300米的突击营地已经是能收到咱们的中国移动5G信号了。

  李林欣:除了您刚才介绍在8300米我们能够成功收到5G信号,其他方面您可以再给我们再详细地介绍一下吗?

  李崇明:好的,主持人。我们是在4月30日下午,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建设咱们的5G基站。这个基站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加上此前在海拔5300米、5800米建成的基站,5G信号目前已经实现了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同时为了做好本次通讯的保障工作,我们在几个月以前就已经对珠峰地区周边的177公里的传输干线和沿线的节点基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和维护加固。

  由于珠峰各营地处于咱们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设备运输无法使用大型的机械,所以我们重达8吨的建设设备物资完全是通过牦牛驮上去的。另外,我们铺设了总长度达到25公里的传输光缆,传输光缆总的重量在5.8吨左右,这些光缆全部都是由人工背上去的。

  除了5G信号之外,我们中国移动与华为,还有四川准达联合部署的千兆光纤网络,也在海拔5300米、5800米和6500米的三个营地建设完成,确保咱们测绘、登山、媒体和技术保障等人员的通讯需求。

  李林欣:李工刚才您提到了,我们现在建设了基站,那么目前这些建成的基站接下来会怎么维护呢?毕竟是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

  李崇明:是这样的,我们珠峰大本营附近海拔5300米基站会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常态化的5G基站,将主要保障珠峰大本营区域的信号。在5G开通商用之后,咱们登山者、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可以在大本营区域使用咱们的5G服务。海拔5800米和6500米的基站是按照临时基站的建设标准来建设的,这样主要是为了保障这次珠峰高程测量攀登线路至峰顶的信号,等测量工作结束之后会进行拆除,确保对珠峰自然环境的保护。

  李林欣:好的,谢谢李工给我们带来非常详细的介绍,中国移动对这次高程测量工作的通信保障考虑的确实是非常细致。1960年,中国人首登珠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历史。1975年5月,中国登山队“九勇士”再次成功登顶珠峰,并且完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于珠峰高度的测量,那一次中国向世界宣布了8848.13米的珠峰海拔高度。

  在30年后,2005年中国再次启动了珠峰高程测量,用更为精密的设备测量出了8844.43米的海拔高度,而这个高度也被广泛认可到现在。2020年也就是在今年珠峰再次迎来了高程测量,今天我们将通过新华社设立在珠峰海拔5300米、5800米还有6500米的慢直播机位,以及驻守珠峰大本营的新华社前方报道团队,还有此刻正携带着直播设备,还有和测量登山队员一同冲击珠峰顶峰的新华社特约记者,全方位地为您直播珠峰高程登顶测量工作。

  董千齐:刚才林欣也说到了,我们在1975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过两次高程测量。其实通过刚才你的介绍,其实很难想象1975年我们第一次做高程测量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艰难的一个过程。因为当时的设备各方面还是比较简陋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1975年我们珠峰高程测量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短片】

  【字幕】1975年 中国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选自《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刚才我们看到的是1975年第一次珠峰高程测量的珍贵画面,我们也想对这些攀登珠峰的高程测量先驱者们、攀登者们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此刻通过我们现在慢直播的画面,大家可能也能看到,此刻的珠峰天气非常好,珠峰正在迎来朝阳,而我们的测量登山队员也应该距离峰顶已经不远了,新华社特约记者也在跟随着测量登山队的队员们,一起正在向峰顶进发。

  一路上除了向上攀登之外,他们还不断地发回最新的报道,让我们在了解测量登山队员们登顶进展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珠峰海拔6500米以上一路的险途美景。今天他们也将从珠峰顶峰给我们发回实时的直播画面,在这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这几天来克服了种种困难发回的精彩报道。

  【短片】

  短片文稿: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今天(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的12名向导从6500米(前进营地)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去7028米(一号营地),他们运输的是氧气瓶。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7000米的(高度),快到7028米(一号营地)。这是(冰)裂缝。他们是(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的向导,他们的体力特别好。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边巴。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7028(米)珠峰北坡的一号营地。现在我问一下圣山探险公司的主教练大普布次仁。

  边巴:今天你们上到哪里了?是7900(米)还是8300(米)?

  大普布次仁:今天(5月11日)我们上到了8300米(突击营地)。总共我们上了25名(向导),包括7名修路队员。

  边巴:修路队今天(5月11日)在哪里?

  大普布次仁:今天(5月11日)7名修路队员在8300米(突击营地),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明天(5月12日)就要修(路)到(珠峰)顶峰。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今天我们在7028米(一号营地)过夜。我们一个帐篷里有三个(人),就这样过夜。明天早点出发,可能是(凌晨)2点钟起床就走。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边巴,现在我的位置在(珠峰)7900(米)。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今天是2020年5月26日,次落队长带领着国测队队员,从海拔7790米离开,前往8300米的突击营地。

  【字幕】5月2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顶组离开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计划当日攀登至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早前,登山队已公布了新一轮8人冲顶名单。

  最新冲顶名单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

  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他们将于27日凌晨开始冲顶。

  【同期】祝你们好运!

  【字幕】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于27日2时10分许,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着顶峰挺进!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27日,2020年珠峰测量队员从8300米出发,全体队员从8300米出发,祝队员们成功!

  【演播室】

  李林欣:大家通过这段影像也看到了这几天以来,我们的这些攀登者们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不管是日落月升、日升月落,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一直在不停地向上攀登,一点一点地在增高海拔。

  新华社昨天报道过了26日16点35分,有6名来自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的修路队员,已经将攀登路线打通到了珠峰的峰顶,这些开路先锋没有提前铺设的路绳作为保护,他们在山体上借助了岩钉、冰锥,还有雪锥这样的工具来固定路绳,方便测量登山队的队员们相对安全地攀登。

  前面我们连线中国移动5G上珠峰负责人李崇明,他也向我们介绍了工作人员是怎么样来克服困难建设基站,做好测量登山队的通信保障。还有新华社特约记者们,为了更好地报道测量登山队员的工作,与他们一同冲击顶峰,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加油鼓劲。

  董千齐:是的,此刻也不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让我们来等待一下前方回传的画面。

  【慢直播】

  【短片《拾光·留影——与珠峰相遇的24小时》】

  短片文稿:

  【字幕】在这里的每一秒,都像活在电影里。

  珠峰,不止于它的壮美。

  珠峰,还在于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荣耀。

  【标题字幕】拾光·留影 与珠峰相遇的24小时

  【小标题】清晨

  【字幕】“世间的美好很多,不想低头走过。”

  【同期】吴元明 国测一大队队员

  每天是大概不到7点钟,6点40分我们要起床,准备工作做完,到8点10几分开始观测。一万多步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小标题】正午

  【字幕】“有些事,当下不做就晚了。有些路,今天不走就迟了。”

  【同期】柏华岗 国测一大队项目部主任

  实在话,绝对的,谁想到上面受罪来。真的,走一步都喘好几口气,但是为了工作你必须干这个事儿。我们现在有实力,也有能力。我们整个的后勤保障,包括我们峰顶设备研制,这些都可以保障我们在峰顶的设备正常。

  【小标题】黄昏

  【字幕】“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同期】张庆涛 国测一大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

  因为我算是这次珠峰测量里,从年龄上来说算是老兵了。作为国测一大队,我们实际上这次已经是第七次来测定珠峰的高程。我们能够参与这个非常特殊的项目,我们是自始至终,每一次我们都非常荣耀。所以我们最高的目标是,争取我们今年能把重力测量推向更高的一个高度,甚至峰顶。

  【小标题】深夜

  【字幕】“在浩瀚的宇宙里,在短短的一生中,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同期】王科钻 中国移动5G网络专家

  今天还算早吧,现在是晚上10点半,天已经黑透了,我们正在5300米的大本营(5G)基站进行检修。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这是我们“移动人”的使命。我们“移动人”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里的通讯任务保障好、完成好。

  【小标题】黎明

  【字幕】“我相信你,还会再一次登上珠峰,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字幕】5月6日 2020珠峰高程测量进入登顶测量阶段

  【现场声】我宣布,2020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向顶峰进发。走!出发了!再见!加油!

  【字幕】我们,步履不停,见证珠峰的日与夜。

  【片头字幕】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直播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欢迎回到新华社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的直播现场。我们刚才得到消息,我们新华社前方特约记者给我们发回了一段画面,前方登山队的队员刚刚是通过了珠峰的“中国梯”,正在向峰顶进发。下面我们通过我们前方记者刚回传的画面,一起来看一下。

  【短片《独家画面:测量登山队员通过“中国梯”》】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刚才我们是看到了一个也是新鲜出炉的画面,在不久前我们的登山队刚刚回传回来的画面。通过画面,其实我们能够看到现在画面中风雪不大,而且天气是不错的,那么再过一会可能就会有到达峰顶的好消息传回来。这是我们知道的,这是我们国家第三次珠峰高程测量。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段短片再来回顾一下,在45年前,1975年第一次珠峰高程测量当时的珍贵历史画面。

  【短片】

  【字幕】1975年 中国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选自《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演播室】

  董千齐:好,我们刚刚看到的是1975年我们国家珠峰高程测量的一个珍贵影像资料。那么在这次高程测量的过程当中,我们新华社特约记者也是一路跟随着测量登山队员们,一同正在向峰顶进发,而且这几天来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给我们发回了很多非常珍贵的实时画面。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集纳的片子,来看一看我们的前方记者这几天来报道和拍摄发回的一些珍贵的资料画面。

  【短片】

  短片文稿: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今天(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的12名向导从6500米(前进营地)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去7028米(一号营地),他们运输的是氧气瓶。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7000米的(高度),快到7028米(一号营地)。这是(冰)裂缝。他们是(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的向导,他们的体力特别好。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边巴。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7028(米)珠峰北坡的一号营地。现在我问一下圣山探险公司的主教练大普布次仁。

  边巴:今天你们上到哪里了?是7900(米)还是8300(米)?

  大普布次仁:今天(5月11日)我们上到了8300米(突击营地)。总共我们上了25名(向导)包括7名修路队员。

  边巴:修路队今天(5月11日)在哪里?

  大普布次仁:今天(5月11日)7名修路队员在8300米(突击营地),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明天(5月12日)就要修(路)到(珠峰)顶峰。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今天我们在7028米(一号营地)过夜。我们一个帐篷里有三个(人),就这样过夜。明天早点出发,可能是(凌晨)2点钟起床就走。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边巴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边巴,现在我的位置在(珠峰)7900(米)。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今天是2020年5月26日,次落队长带领着国测队队员,从海拔7790米离开,前往8300米的突击营地。

  【字幕】5月2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顶组离开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计划当日攀登至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早前,登山队已公布了新一轮8人冲顶名单。

  最新冲顶名单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

  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他们将于27日凌晨开始冲顶。

  【同期】祝你们好运!

  【字幕】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于27日2时10分许,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着顶峰挺进!

  【同期】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27日,2020年珠峰测量队员从8300米出发,全体队员从8300米出发,祝队员们成功!

  【演播室】

  董千齐:下面让我们通过我们设立在前方摄像机的画面,一起来聚焦珠峰的峰顶,来等待前方最新的画面和消息回传。

  【慢直播】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欢迎回到我们的直播。现在我们在等待前方最新消息的同时,我们再来连线一下我们在前方的记者,了解一下现在进展的情况怎么样了。此刻我们的前方记者洛卓嘉措,他就在珠峰脚下6个交会测量点之一的大本营高程起算点,我们来连线一下他。

  【记者连线】

  董千齐:洛卓嘉措你好,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目前了解到前方最新的情况?

  洛卓嘉措:观众朋友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洛卓嘉措。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珠峰大本营西侧一座小山包上,在我身边就是珠峰高程起算点。也就是说在整个珠峰高程测量中,这个点在数字意义上为零,它就是高程的起算点。

  在整个珠峰高程测量中,除了这个交会点之外,还有在5400米到6000米之间的5个交会点。在这些交会点上会有很多的交会测绘人员对珠峰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在我身边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有交会测量人员在这里进行工作,他们在三脚架上已经搭起了全站仪、测距仪等等仪器,等待能够看到珠峰的那一刻。

  而在我这个交会点的右手边还有一个值得观看的一点,那就是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这个纪念碑上面用三种文字标示着,2005年我国进行珠峰高程测量时的结果——8844.43米。

  而实际上对于整个珠峰的测量,从18世纪就已经开始了。1715年清政府派人在测绘西藏时,就已经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一个测绘,当时的珠穆朗玛峰以“朱母郎马阿林”的名字出现在了1715年当时的测绘地图《皇舆全览图》上。而在随后的19、20世纪,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也都对珠峰进行过测量,但是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大多都是三角测量法,而且并没有到达珠峰顶峰,因此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2005年我国的高峰测量中是综合了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三角测量法,也就是我身边的这个交会点以及顶上的5个交会点综合使用。他们通过对于峰顶的觇标进行一个棱镜的反射光线测算距离、角度,以此得出珠峰的高程,这是第一种三角测量法;第二种则是使用GPS定位技术,在峰顶的觇标顶端进行同轴测量;第三种是使用雪深雷达组合GPS技术,对珠峰顶端的雪面厚度以及雪面地形进行一个测算。因为得出了雪面厚度,因此我们在2005年得到了珠峰的岩石层的高度也就是8844.43米。

  而在2005年的这次测量之后,由于地壳运动的变化,还有2015年尼泊尔8.1级大地震,也对于珠峰高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再加上全球各国对于珠峰高程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而随着我国科技能力的进步,我国现在的设备也能够更好地测量珠峰高程,因此我国在今年启动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

  在这次测量过程中,我国一共使用了重力仪、卫星定位接收机以及雪深雷达,还有我们身边的这些测距仪都是纯国产设备。而现在的时间是10点02分。之前我们得到消息,我们的登顶组人员将在半个小时之内抵达珠峰的顶端,在顶端竖立起觇标,也是我们纯国产的觇标。而很巧的是在4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5年5月27日,我国第一次把觇标立在了珠峰顶上。

  这次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珠峰现在被云雾缭绕,无法现在进行交会测量,因此这次我们的觇标会在珠峰顶端停留一天时间,以便在天气好的时候供6个交会点的人员进行测量。而当这次的测量结束之后,交会测量的三角测量数据会与其他的各项测量数据进行一个综合的测算,在经过严密的计算之后,最终得出珠峰的新“身高”。而在珠峰的高程测量中,除了能够测出珠峰的高度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比如得到的数据可以对于生态、国防等等领域大有裨益。

  而现在已经是10点过4分了,我们的珠峰测量登顶人员已经渡过了横切路段,在往山峰峰顶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次测量。而在此次测量结束之后,我身后的珠峰测量纪念碑上的数字很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变更。好的,主持人,我这边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谢谢洛卓嘉措从前方,从高程起算点给我们发回的最新的报道。刚才我们的记者也说了,我们登山队现在离峰顶应该比较近了,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消息,现在测量登山队已经是攀登过了8800米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来通过画面来继续等待一下前方最新消息的传回。

  【慢直播】

  【字幕】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向顶峰冲击

  【珠峰大本营现场声】

  大本营:扎西次仁,听到没有?请回答。扎西、扎西,大本营呼叫,听到没有?请回答。

  登山测量队:收到,收到!信号不是那么好,接触不是那么好。

  大本营:你们现在的高度在什么高度?

  登山测量队:马上就到地方。

  大本营:估计还有多长时间到达顶峰?

  登山测量队:15到20分钟内。

  大本营:那就不要着急了,我们等待你们到了顶峰再呼叫大本营。

  大本营:次落队长在什么位置?

  登山测量队:已经登顶了!

  大本营:扎西德勒!祝贺你们!

  期间夹杂众人交谈、报道、欢呼声……

  【演播室】

  董千齐:好,我们刚才通过前方的画面已经看到了,我们高程测量登山队已经是登顶成功了,也看到前方庆祝的画面。接下来我们马上就来连线一下我们在珠峰大本营的记者,来了解一下目前她所了解到的前方的情况。

  【记者连线】

  董千齐:你好,沁鸥,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你了解到前方最新情况什么样的?

  王沁鸥: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站在我身边的这一位就是这次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总指挥、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队长。王队,您好!现在大家还沉浸在登顶的这种喜悦和兴奋当中,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登顶的一个过程?

  王勇峰(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总指挥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实际上这次登顶过程我们一共用了9个小时,这样看来我们原来预估是6个小时,那么用了9个小时,因为山上的积雪和吹雪,那么这样的话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困难,但是我们的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顶峰。现在队员开始第二步的工作,就是开始立觇标,进行重力仪的测仪,还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大概是应该在一小时左右。

  现在我们当然心情是非常激动,从目前判断来讲,我们队员体力消耗比较大,我们现在希望我们队员能完成任务以后能安全地下撤。

  王沁鸥: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在大本营迎接到我们的勇士?

  王勇峰:应该是明天晚上,今天如果按照既定计划,应该撤到(海拔)6500米,但是我估计今天我们队员的体力消耗过大,可能会撤到北坳,达不到(海拔)6500米,但是我想明天晚上就可以见到我们的勇士。

  王沁鸥:好的,谢谢王队。好的主持人,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

  【演播室】

  董千齐:谢谢沁鸥从前方给我们发回的报道。刚才也是通过我们总指挥的介绍,也了解到了目前的一个情况。因为刚才我自己看了一下时间,是在27日上午11点08分、09分(左右),我们接到的消息是前方已经登顶成功了,我们现在通过画面也能看到,现在珠峰大本营还是一片非常喜悦的气氛,我们一起看一下。

  我们前方的队伍应该是在明天正常地回撤。可能会有很多的网友也会问,我们测量的结果什么时候会公布出来?其实这里也要跟大家来解释一下,因为珠峰的高程测量是一个非常严谨和科学的这么一个过程。刚才其实通过我们的短片,我们也已经介绍到了我们有几个观测点,然后在我们珠峰峰顶的时候会立一个觇标,这些都是一个观测的数据,我们的登山队员会拿到第一手的这样的资料,回来之后还要进行非常专业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最后的我们珠峰新的“身高”。接下来请我们的相关专家再给我们介绍一下情况。

  李林欣:好的,我们现在连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他曾经多年在冰川之间行走,从1997年到2020年间,曾经先后10次在珠峰考察。

  【嘉宾连线】

  李林欣:康主任您好,我们现在很想了解,刚才我们已经通过现场的影像都知道测量登峰队已经登顶成功了,接下来您有什么要跟我们来介绍的吗?

  康世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

  我也刚刚在网上看到11点登顶成功,我也是感觉到非常激动,也非常兴奋。因为从1997年到2019年,也就是去年,我在海拔6000多米进行冰川考察,而且我们的队伍,我们现在还有队伍今天刚刚到达珠峰,今年是个小规模的考察和监测。我感到很激动很兴奋,特别是2005年,我作为中科院的科考队的队长,我们跟登山队和测绘队一起测量了珠峰,这是2005年。尽管今天我不在现场,但是我看到珠峰的景色和大家非常欢乐的这种心情——登顶的心情,我也是非常高兴。尽管我不是直接去冲击顶峰,但是对珠峰的一草一木、冰川的变化、环境非常了解、非常熟悉,我也感到非常兴奋,谢谢。

  李林欣:据我们在前方的同事说,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见到您的次数非常多,说您已经摸清了中国冰冻圈资源的“家底”,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康世昌:是的。我本身做我的博士论文的时候一直在珠峰,但是我作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我是带领我们大量的团队,在我们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前辈的指导下,我们对中国整个冰冻圈资源进行了研究,其实不仅仅是冰冻圈资源,还有冰冻圈的变化、冰冻圈的影响、冰冻圈变化带来的适应等。

  李林欣:我们现在接到前方的信号,康主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最新传回的刚刚登顶的一刹那一瞬间的画面,非常激动人心。

  【峰顶实时回传的登顶画面】

  【演播室】

  董千齐:这是我们前方的特约记者,刚才看到这几秒钟的画面,是他们从峰顶给我们传回实时的一个画面。

  李林欣:因为是特约记者,所以其实他们能够拍到这样的影像非常不容易,因为他们同时要克服这种高海拔缺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要带着很多的设备,要负重往上攀登。

  董千齐:在8800多米这样一个高度来传回这样的画面,实时让广大的观众看到我们登顶的一个最新的过程,我想这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对观众来说也从来没有过的一个体验。

  李林欣:刚才康主任给我们介绍到珠峰的冰冻圈资源,其实说到珠峰的冰川,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为此我们前方报道组的记者专门对珠峰的冰川也进行了航拍,所以接下来让我们先跟着这个画面一起先俯瞰一下康主任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然后同时等待前方最新的影像传来。

  现在看到这个画面,我真的觉得这是非常神圣的,其实非常想了解到他们在触摸到世界巅峰那一刻,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董千齐:对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在有生之年无法去体验和触及这样的一个高度和体验,但是我想我们今天有幸能够看到实时的这样一个画面,也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体验。当然在这里也要向我们登顶的这些测量登山队的勇士们致敬,他们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我们刚才说过,从5月12日到22日两次推迟之后,到今天5月27日终于是登顶成功,开始我们国家第三次珠峰高程的测量工作。

  李林欣:刚才登顶成功其实仅仅是这次冲顶峰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完成。

  董千齐:好,我们一会儿再来跟我们的嘉宾做一个连线,我们也在随时等着我们前方的(画面)。因为现在我们有几路信号,我们要等着前方给我们传回最新的画面。我们接下来可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我们珠峰登顶的相关的信息。

  【短片《独家视频:鸟瞰珠峰冰塔林》】

  【嘉宾连线】

  李林欣:康主任,我们刚才看到了这应该是6500米的冰塔林,我看到这段影像的时候,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您可以常年坚守在那个地方搞科研。那么您在那个地方坚持了这么久,具体是在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康世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

  我本身是做冰川(研究),但是后来对整个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都做了些监测和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去年初,我们对珠峰过去60年的变化做了一个评估。举个例子,冰川在我们珠峰整个大的自然保护区内,咱们的冰川面积已经缩减了28%,全球变暖现在是很显而易见,但是珠峰地区怎么去响应这种全球变化呢?我们可以看到冰川首先是退缩、消融得非常厉害,但是在冰川退缩的过程中,它的冰湖在增加,冰川末端或者冰川表面形成的一些湖泊,而冰湖的增加给我们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特别是有些冰湖在库存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它就会暴发洪水,我们叫冰川溃决洪水,所以这对我们是不利的。

  其实在我做了这么多年(研究)的时候,我自己能感受到变化。比如说我在2016年拿着我在1997年照的冰塔林照片去对比,发现很多冰塔已经倒塌,这就是冰川强烈消融的一个证据。当时还碰到两三个长期在珠峰地区旅游的人,他们也拿出照片说,你看我上次来的时候,10年前这个冰塔林在,现在不在了。我就笑了笑,确实是如此。这是咱们普通的人肉眼能看到的,但是对于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是直接拿数据来说话,刚才我提到的面积减少了28%,这是很明显的。

  此外,就是我们做了很多环境方面的监测。比如说我们在咱们中科院珠峰站,我们在珠峰站用先进的仪器来监测的时候,就能发现南亚的污染物直接传到我们青藏高原到达珠峰的北坡。为什么?你想喜马拉雅山这么高,竟然污染物还能传进来,就说明大气环流能传进来了。同时通过冰芯来看的话,1950年以来,很多污染物(的含量)已经升高了两倍,这个两倍我们说是冰芯的历史记录。所以珠峰地区的环境在发生着剧烈变化,我们科学家有责任必须要做长期监测,包括它的大气环流,还有它的生态环境等等。比如说我们做了有一种叫植物叶面指数,叫NDVI,能反映出过去40多年,其实我们的珠峰是在变绿,指的就是说我们植被生长是在转好,转好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气温升高导致了我们的植被的生长期在延长,返青期提前,所以总体来说现在环境有一定的改观。

  李林欣:您刚才提到了很多关于咱们的环保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问题,像我们的研究活动,包括攀登活动,还有测绘活动,这一系列是不是都对珠峰的环境都会有些许的影响?

  康世昌:我不太这么认为。作为科考来说,我们每一年的人员也是非常少,其实我们主要要获得数据。比如说今年我们的队伍就是在6500(米)去(获得)气象数据,测绘其实比如说2005年,还有2020(年),测绘队伍还不是太多。我们其实真正判断一个地区的环境受到影响,还是要从科学角度去判断。

  我去年2019年去珠峰的时候,至少从6500(米)到大本营,现在的管理是非常好的,非常好的意思就是说在珠峰大本营已经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从大本营5200米到6500米,人家有清洁工,我走路的时候,他们登山协会带出来的沿途捡垃圾的人员,我都看到了,我一直竖大拇指,有时候我碰到垃圾我也捡一捡。这在10年、20年前还是没有实现的,现在已经实现了,2019年已经实现了,至少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垃圾我们都在不断清理。

  第三点,我知道高海拔就是走在C1(珠峰登山营地Camp1的简称)北坳以上确实早期登山遗留的一些物资,这些物资都是冷冻状态,要往下来搬运也是比较艰难。但是所有的这些东西对我们珠峰的一个大环境来说,在有效的管理之下影响是不大的。但是我刚才前面提到的,比如说从南亚或者是我们叫南亚,咱不说印度,吹来的、刮来的污染物,它的长期效应是存在的,这些翻越喜马拉雅山的污染物。第二点,这种冰川的快速退缩对我们生态环境也会带来影响,但这并不是说简单的科考和登山活动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旅游活动,现在政府也管理得非常好,一般的旅游者只能到达绒布寺,到不了珠峰大本营,而且这几年的管理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第四点,是我们当地的居民,现在我们也给政府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说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喀则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速度非常快,旅游的人数也在长期增加。所以这时候我们提到要尽快地转型,比如说从传统的农牧业转型成第三产业,要有效管理。在这里边我们也提建议,加大科普宣传,让大家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然后我们也提到政府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说生态补偿等等。

  最后一点我们就是要国际合作。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这种跨境污染物对我们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影响,要国际间合作。国际间合作其实最大的一点还是要减排,我们不能让现在全球变暖呈飙升状态,一直持续变暖。我们要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样的话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和谐,实现我们珠峰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李林欣:谢谢康主任,我刚才之所以向您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很多网友也是非常关注珠峰的环保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也就咱们的测绘、科考这些相关的活动会有一定的担忧,那么通过您刚才的解释,相信大家担忧就可以放下了,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康主任。

  【演播室】

  董千齐:其实应该说人类对于冰川和雪山这样的一个追求和探索,包括去攀登这样的活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其实在拉萨就有一个登山主题的博物馆,这里也是记录了人类探索雪域高峰时留下的一个个历史脚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我们的前方记者带我们到那座博物馆去实地感受一下。

  【短片】

  短片文稿: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这里平均海拔3650米,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拉萨的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那么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了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的策展人尼珍,与我们一同来探访这座神奇的雪域之上的雪山博物馆。您好,尼珍,今天阳光太好了。我们都知道次仁切阿是一个藏语的名字,这个藏语的名字作为博物馆的名字它有什么含义呢?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次仁切阿在藏文里面就是吉祥长寿五仙女的意思,其中这五个仙女也代表了五座神山,然后米玉朗桑玛也就是第三个女神,也是珠穆朗玛峰的一个仙女、守护神。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我们的观众可以跟着我们镜头一起看到,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藏式建筑,想请问尼珍当时为什么想筹措建立这样一个雪山博物馆?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建立)这个博物馆其实主要是为了发扬我们的喜马拉雅文化,包括喜马拉雅的登山历史也好,或者是它的自然文化也好。其中我们这个博物馆现在也是有5000平方(米),里面包含了自然厅、登山历史厅,还有人文精神厅,也包括了我们的奥运厅,还有一些体验的区域,可以攀岩,也可以做一些互动的这种活动。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所以它是很综合地展现了雪域文化和登山文化。可不可以给我们展示一下里面有什么“宝贝”?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好的。现在走到的就是我们的自然厅。自然厅里面主要是包含了一些矿石、化石,还有一些动物的标本,都是跟喜马拉雅文化有关。我们在这边有一个很大的沙盘模型——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沙盘模型。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我们里面的建筑也是非常传统的藏式建筑。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对。我们整个博物馆都是运用了最传统的这种藏式建筑室内、室外的设计,但是在整个策展的视觉上来说的话,我们还是用一些比较现代的方式。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所以它是一种现代和传统的结合。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是。现在我来给您看看我们这边比较有意思的一些展品。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这个看起来像平平无奇的石头。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对。但是其实它背后的来历还是非常厉害。这一共有14个石头,这14个石头都是从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顶峰上面收集下来的,收集人是边巴扎西老师。他是我们西藏登山队,也是可能唯一一个以团队形式完成8000米山峰(攀登)的一个团队,他们在每一次登山的过程当中就收集了一个石头,这些也是非常珍贵的。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们是从14座8000米的高山上带下来,而且不是从随便的山体上敲下来的,是从山顶带下来。这个真的是非常宝贵,因为我们的队员先要登上14座高山,然后逐个逐个地把它们带回来。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这个海螺化石是我们在西藏定日县收集的,然后你也知道在4000万年前,当喜马拉雅地区还是一片海洋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有很多的海洋生物,所以我们现在收集了这些石头之后,也都是一个能够见证以前我们珠穆朗玛峰还是一片海洋的一个非常好的证据。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所以这些化石都是从珠峰附近的地区采集发掘出来的,这个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成语——沧海桑田的巨变。大家完全想象不到今天如此看似贫瘠、氧气稀缺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现在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西藏代表性的动物——牦牛。牦牛它是可以最高能够爬到6500米左右,然后它们也能适应很低的温度,甚至是最低可能到零下40度这个样子,所以它们经常会被用为我们登山队员或者是登山家他们的一个运输的工具。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我们之前可能会叫牦牛“高原之舟”,可能我们与时俱进,现在牦牛也成了高原的“快递员”。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前几年每年它们都会从珠峰山上运输很多垃圾下来,也都是牦牛带下来的,所以它们对珠峰的生态也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所以在藏族的文化当中,牦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标志。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沙盘——珠峰的沙盘。现在您看到的是珠穆朗玛峰的一个模型。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的沙盘想象很壮观的喜马拉雅地区。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是。您看到现在红色的线就是他们的攀登路线。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登山者需要经过每座营地,然后逐渐地提高海拔,然后一直到峰顶。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是的。

  【同期】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策展人 尼珍

  好的,谢谢您,感谢尼珍今天陪伴我们,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关于喜马拉雅地区和珠穆朗玛峰的知识。好的,谢谢尼珍。我们随着摄像机来到二楼,去见识一下真正的攀登者。

  现在我们来到了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的第二层,在第二层这里系统向我们介绍了登山运动的起源以及中国登山运动的种种成就。登山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成为了一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登山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今天我们请来了西藏登山学校的登山运动员以及登山向导次仁老师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天我们这些中国登山运动的成就以及展品。

  您好,次仁老师。我们看到这边有很多中国以及世界登山运动的这些产品,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好的。就从这里吧,我们现在看到展柜里面保存的就是1960年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这样的一些藏品。今年刚好是60周年,就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这边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他们攀登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登山装备和器材。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从北坡登顶珠峰的成就也是非常伟大。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非常伟大。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相对较困难、技术要求较高的坡度成功登顶了珠峰。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对。所以从我们国人来说,应该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一个登山壮举。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墙上是很多我们登山专业用的叫“冰爪”是吗?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对。冰爪的作用主要是携带我们这样一些登山靴,把它给捆绑以后,它会起到一个防滑坠的这样一个作用,就是在冰面上行军的时候,佩戴冰爪是非常容易行军,不容易滑坠的。然后上面我们看到法国最早的(冰爪),因为我们现在说的现代登山是起源于法国,所以法国当时造出来的冰爪是上面的。然后到了下面,以后慢慢开始就是把它不断完善、不断地改良以后,现在我们出现最新的就是现代登山运动用的冰爪。现在的冰爪它是轻便,然后携带的话它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它也比较耐用,是这样的一个区别。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所以冰爪可以帮助我们在尤其是攀登雪山的时候,它可以帮我们省力,让我们更容易在冰上前行,同时也起到防滑保护的作用。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所以我们整个最早的冰爪一直到现在的冰爪都在这个墙上。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冰爪)它可以说是我们攀登海拔特别高的雪山的一个必备装备。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然后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1975年攀登的这样一个历史。1975年攀登珠峰,我们现在把那一次的历史称之为中国人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因为1960年是三位老师登珠峰,1975年是再次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当时是有9位老师登顶珠峰的,我们亲切地把他们称为“九勇士”。其中的潘多老师当时应该是首位从珠峰北侧登顶珠峰的女性。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另外一个当时也是1975年对珠峰的高度进行了一个测量以后,得出的是8848.13米这样一个高度,然后一直延续到了2005年。2005年中国登山队再重测以后是8844.13米的高度。我们看到这是摄影机,我们上面的图片是通过这个摄影机拍下来的。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这次登顶也是把很多勘测设备带到了珠峰的顶上,所以也是非常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一次登顶。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对,是的。一直到2007年的时候,西藏登山队应该是实现了另一个伟大的壮举,就是以团队的形式登顶了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当时的话从组队一直到完成,是从刚开始的十几名队员,最后是由三名队员实现了壮举,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泽三位老师完成了壮举。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就是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这三位老师全都成功登顶了。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应该是历经了14年,当然现在很多人在攀登14座以后,没有用那么长的时间。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相当于个人攀登,没有团队作战,然后团队作战的话是不仅一个人要登上去,可能两三个人也要登上去,所以当时的壮举在国际上轰动一时。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也是一个世界纪录,也代表了登山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象征。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对。然后中国登山史上另外一个壮举是什么呢?就是2008年奥运火炬(在)珠峰传递的这样一个活动,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展柜里面的羽绒衣裤和一个高山靴。这个是当时2008年奥运火炬(在)珠峰传递特制的、定制版的服装。

  【同期】新华社记者 张一弛

  外身穿的全套装备。

  【同期】西藏登山队队员 次仁旦达

  顶峰的话穿的就是这套装备了。

  【字幕】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竖立觇标

  【珠峰现场声】边巴

  我是新华社记者边巴,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珠峰。现在我们正在竖立觇标。

  【记者连线】

  董千齐:好的,现在我们目光回到珠峰的大本营,我们来连线一下在珠峰大本营的新华社记者边巴次仁,看一看前方的最新消息。边巴次仁,你好,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现在在前方了解到的最新情况?

  边巴次仁:好的,主持人。目前我们通过新华社珠峰顶峰的直播信号可以看到,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的队员们目前正在顶峰竖立觇标,展开仪器的操作和设备的实施,正在进行测量活动。今天登顶测量结束之后,队员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会下撤到海拔7028米或者6500米的营地进行休整。

  现在在大本营,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这次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顾问,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先生。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尼玛次仁局长。尼玛次仁局长数次登顶过珠峰,是我国著名的登山活动家,同时他也创办了西藏登山学校和西藏圣山探险公司,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很荣幸请到尼玛次仁局长,首先请尼玛次仁局长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尼玛次仁(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

  好。非常荣幸今天参加我们新华社的转播活动。今天是个好日子,(1975年5月)27日也就是45年前的今天,也是我们中国登山队、中国测绘队在珠峰顶竖起觇标。今天我们很激动,也是在这么一个日子里面,也是同一天登顶。扎西德勒!

  边巴次仁:这确实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日子,45年前的(1975年)5月27日到2020年5月27日,我国测量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我想这会对全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尼玛次仁局长作为著名的登山家,我想首先请问一下尼玛次仁局长能否跟我们的观众朋友简单地介绍一下,从珠峰北坡登顶的这条路上,我们会经历哪些比较困难的阶段?当然这条路上我们还要经过5个高海拔的营地,比如说5800(米)、6500(米)、7028(米)到7790(米)到最后的8300(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登山队员需要去克服哪些困难?有哪些难点?

  尼玛次仁:整个攀登的北侧路线应该是相对比南坡来讲路线长、风大,难度相对还是挑战性比南坡要大得多。从咱们大本营5200米到8848米整个沿途,刚才您说的有5个营地,两个基础营地,也就是大本营和前进营地。另外大本营和前进营地中间还有一个中间营地就是5800米的过渡营地。

  一般登山适应的时候,大家都会在5800米适应一个晚上,然后上到6500米。其实整个攀登珠峰的路线最难这个位置应该是6500(米)以上,一个是要经过“北坳(冰壁)”,特别3月份和4月初攀登的,对于这些修路队员来讲,挑战性是极大的。一个是它有冰裂缝,还有坡度也大,既要用雪锥,大量的雪锥,然后坡度非常陡。另外一个就是难度点,一个是在“大风口”7790(米)。这次我们的攀登也是第二次攻顶的时候遇到了大风。尤其是这一次,前天在7790(米)的时候遇到了大风,开始是搭不了帐篷,人站着都站不稳,都要蹲着避风,所以“大风口”是我们中国整个攀登线路里面极有严峻挑战的这么一个线路。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8300(米)以上。7790(米)到8300(米)之间的路线相对比较容易走,但是今年因为上一次大雪,孟加拉风暴的大雪,以往天气都是在下面下雪,但是今年很奇怪的是在孟加拉风暴以后,雪基本上大部分都下在了8000(米)以上,所以给我们当时的修路组也好,7790(米)当时我们攀登组带来很大的困难。越过了8300(米)以上,其实整个珠峰的最难点就在8300(米)以上的三个点:一个是“第一台阶”“第二台阶”,还有一个就是“第三台阶”上面横切的一个三角过渡的一个位置。这三个地方,一个是8300(米)到顶峰之间路线长,攀登具有挑战性。另外,很多地方都是岩石裸露的,攀登过程中它会有很多的挑战,过去登山过程中有很多也是滚石砸到人这种现象也有,所以这是“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也就是45年前的今天由大平措、桑珠队长,还有罗则书记他们架起来的“中国梯”。即便是当时我们“中国梯”架起来了,也有很多人过不了梯,因为上面还有一个大石头,个子矮的抓不到上面那个点,所以说过的时候非常困难,在那个地方“第二台阶”放弃的人也很多。再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就是快到顶峰,今天早上我们看到了扎西次仁拍下了非常漂亮的画面,就是横切那个位置,也有很多人在那里放弃的。所以说我觉得登山到整个三个营地以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是最后的一天,就是今天攀登的线路,“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上面横切的位置,这些是最具有挑战性的。

  边巴次仁:您刚才也谈到了修路队,我们知道其实在登山活动当中,修路队其实真正是开路先锋,他们其实是承受最大的压力和最大的风险,在为后面的攀登者铺设路绳。关于这个路绳我看到一个数字,说是从咱们前进营地6500米到顶峰,大概是需要5500多米长的一根绳子。绳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铺设绳子的修路队员的一些情况,您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

  尼玛次仁 :修路队过去(在)珠峰登山北侧的事故是很多伤亡,就是因为当时没有路绳。北侧我刚才也说了8300(米)到顶峰之间,大部分要经过岩石层,岩石层很陡,有些人稍微心理素质差一点,你抓不稳就滑下去了。北壁直接就会下去,当时滑坠的伤亡率是很高的,接下来才是冻伤和高山病的这些。所以这个过程中从2009年开始,我们登山学校的精英团队,他们承担了整个北侧的修路任务。

  因为北侧修路线我们也叫生命线,打通整个北侧路绳,对于后面攀登者来讲安全系数提高了99%。所以说路绳铺设的这些队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这种体力和技术,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所以这次咱们攀登过程中,修路队也承担了很重的任务。前几天他们修到了8600(米),当时因为风太大又下来了,下来以后昨天他们再一次冲顶,把路绳铺到了顶峰,整个路程的话需要是5600米,但是今年还不只,可能铺设了6000多米绳子,因为有些路段铺了双绳,为了安全。上去的人和下来的人交接的地方,有些地方特别陡的地方需要铺双绳,为了安全。我觉得这两年从2009年以来,北侧的登山伤亡率大大降低,就是因为有全程的修路。但是全程修路,我们也会头年铺绳子,次年铺新绳子时会把旧绳子拉下来作为环保,所以现在北侧的滑坠(事故)是大大地降低了。

  边巴次仁:好的,那么前面是尼玛次仁局长作为著名的登山家,为我们解读了登山过程中的一些可能我们平常人不可能知道的一些情况,我想下面两个问题是想请尼玛次仁局长以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的身份来帮我们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1975年和2005年的珠峰测量当中,咱们西藏登山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咱们的队员把测量的设备包括觇标这些仪器都带到顶峰,竖立在顶峰,然后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当中,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付出了很多艰辛,我想请问一下尼玛次仁局长,您作为体育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您如何评价西藏登山队对整个中国登山事业发展的贡献?

  尼玛次仁:应该说咱们中国登山事业从1960年贡布老师开始到1975年测绘登顶珠峰,当时潘多老师、桑珠队长,还有大平措等“九勇士”,应该说为我国的登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藏登山(队)是我国登山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像1975年和2005年,大多数主要任务执行的攀登者都是我们这一侧,像1975年“九勇士”里除了侯生福,其他8位都是我们来自西藏的,然后咱们2005年也是我们西藏从登山学校派出了7名优秀的登山运动员顺利地完成。另外也是在整个联合登山、外交登山,还有就是民间登山的普及和引导上面,西藏登山(队)也是做了大量的贡献。

  边巴次仁:好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您作为西藏登山学校的创始人,西藏登山学校又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所培养专业高山向导的学校。到今天,西藏登山学校和圣山公司已经培养了300多名专业的高山向导,为民间登山也好,为国家这种重大的登山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提供运输,提供修路这些重要的工作。您作为体育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如何评价我们今天学校和公司的发展状况?

  尼玛次仁:登山学校的办学应该说是对中国登山事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标志性案例。特别是校企结合,这个学校它招收的对象也是珠峰核心区的四个县,定日、聂拉木、定结、吉隆这4个县。学校合力又建立了一个探险公司,校企结合有一个造血功能。同时毕业出来的(学员)源源不断进入到探险公司,探险公司的人去执教,去帮助学校的就业,同时也是给学校经费持续办学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另外学校我觉得最亮的一点,是它走向了社会化办学,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路子。当然学校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国家的很多社会(人士),像王石、黄怒波、王秋杨、郁亮等,他们很多登山爱好者也是持续地支持办学。所以说今天培养出这么多人,我觉得除了国家、自治区给予那么高的重视,另外一个也是社会的这种参与。另外它本身也是不用国家去养着,它是招收学员进来,然后出去都是走向社会,国家不用管,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以独当一面。你看今天上午登顶的扎西次仁,他们这些学生都是很强的,扎西次仁今天登顶就是15次登顶珠峰了,所以说(登山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的中国(登山队员)。过去我们中国登山专业(队员)很厉害,但是普及民间登山这一块就差一些。所以登山学校成立就是面向全社会,各种爱好攀登高峰的这种人员都有一个组织,人家都可以实现他的巅峰梦想,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持续办学很成功的一点。

  边巴次仁:尼局就刚才也提到了扎西次仁,这次我们也是很有幸聘请到扎西次仁作为我们新华社特约报道员,在顶峰给我们拍摄图片和视频,今天他传回来的画面非常让人震撼。我想最后一个问题提一个比较感性的问题。我们也知道尼局曾经是射箭运动员,后来转型到登山界。从最开始的登山联络员到翻译,然后到2003年全国人民都在抗击非典的时候,您带领团队成功登上了珠峰,并且从珠峰顶上向全国人民送去了祝福。那么2008年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的时候,您又是作为火炬手在珠峰峰顶传递火炬。我想通过这两次这么重大的事件当中,您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登顶珠峰,其实您跟珠峰之间已经有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那么能否跟我们的观众朋友们分享一下您跟珠峰之间的这些故事?

  尼玛次仁:早在我当联络官1989年开始,就是80年代末带团学习外语,那个时候西藏刚刚对外开放,应该登山是西藏对外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外国人,你看当时1979年伊朗登山队来登山,陆续后面很多欧美的登山(队),逐步来这里源源不断地探险。所以我起初是当联络官,但是我觉得从联络官生涯看到我们西藏的山峰资源,将来这是很大的一笔财富。我就感觉到从产业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对外开放)标志。所以我努力学了很多专业,转型、不断地转型,就是为了服务于山峰所在地的这些农牧民,服务于登山爱好者,所以不断地去转型。

  我觉得今天看到了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也是迎来这么多登山爱好者,特别是这两年我国的山地户外运动兴起,我非常欣慰,我跟山有深深的情缘。从80年代末,起初我是一直在大本营工作,管理外国人的翻译这些工作,后来创办学校逐步去登山,然后登这些高海拔的山峰,后来逐步地去做管理和产业。所以这样不断转型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西藏将来山地户外运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另外,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一个标志,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所以说我们现在除了建立这些体系,除了救援体系、环保体系,还有登山文化的这些体系,包括人才的体系。我觉得这些方面西藏一直在做,一直在往前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更好地服务于山峰所在地。因为西藏除了日喀则有那么多山峰,其它很多地方像山南、林芝、南迦巴瓦等等有很多这样的资源。我觉得完全可以就近、就便地让当地的老百姓投入到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当中。所以从过去登山这样的情怀,然后又到了这么一个体育管理职能部门,我想源源不断地为西藏的农牧民山区所在地服务。

  边巴次仁:非常感谢今天尼局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主持人,前方的连线暂时就是这样的。

  【演播室】

  董千齐:好的,谢谢我们前方记者给我们从大本营发回的报道,也让我们了解了关于珠峰攀登以及幕后更多的一些事例。

  李林欣:接下来我们将要连线“西藏生物影像保护机构”的创始人罗浩老师,他从2010年开始将摄影和影像引入了西藏环境生态保护中,他带领团队从2010年到2018年,先后对喜马拉雅北坡地区、珠峰北坡,还有东坡进行了持续性的生物多样性考察以及立志工作。刚才我们先前跟他的一些沟通中,了解到了他和他的队友们工作中的状态,接下来就直接连线罗浩老师,听一听他本人聊西藏、聊珠峰。

  【嘉宾连线】

  李林欣:罗浩老师,您好。

  罗浩(“西藏生物影像保护机构”创始人):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李林欣:首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第一次到珠峰是什么时候吗?是什么样的感受?

  罗浩:首先我要说,祝贺咱们这次国测队登顶成功,我也非常有幸地参加珠峰这次新华社的直播。我第一次到珠峰比较早,大概是1989年去了珠峰。

  李林欣:我们一提到珠峰,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生命的禁区,但是您和您的团队却用影像展现出了非常多的精彩画面。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述一下,当初您第一次去考察的时候,有没有被您看到的东西所震惊到?

  罗浩:其实我在之前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我从第一次去珠峰,那个时候去还是从老定日县徒步进去,走了两天。之前可能作为一个摄影师,我的视角可能和大家的视角也差不多,估计就是蓝天、白云、雪山、寺庙、建筑等等这些。

  从2010年开始,我把我的摄影视角从原来宏观世界的视角,变成一个微观的视角。平时我们说到珠峰高海拔地区都是生命的禁区,其实我们从微观世界来看,并不是所有生命的生命禁区,我们的视角是一个微观的视角。

  我曾经到珠峰多次,可能主要是做其它方面的一些摄影报道,但是2018年,就在前年,我们对珠峰做了一次珠峰以及珠峰旁边的几条著名的大沟(的报道),比方说吉隆沟、陈塘沟,还有亚东沟、措拉沟、嘎玛沟、绒布沟等这些。我们用微观的视角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非常璀璨的一个生命的世界。

  李林欣:您刚才提到的是您这么多年考察的经历和您的感悟。这些年的工作下来,对于不断发现的物种,您认为从环境角度来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罗浩:这个意义非常大。我要说一下我们在2018年珠峰边上,在吉隆沟考察的时候,我们首次在中国发现了一个动物的物种叫亚洲胡狼。亚洲胡狼的发现当时引起了全世界动植物方面的科研机构、学者、专家以及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他们特别感兴趣。亚洲胡狼的发现,其实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几十年来,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之前的乱砍滥伐,或者是耕地对野生动物它们活动范围逐渐地缩小,在这方面其实在纠正我们的一种错误。然后禁猎禁伐以后,我们这边环境好了以后,因为动物是没有国界的,亚洲胡狼曾经在我们西藏还是很多,几十年前上百年前还是很多,但是后来我们的经济开发以后,动物就少了,它大量地在印度、尼泊尔、不丹这些地方。2018年我们首次发现以后,就说明我们的生态在恢复,我们这边对这方面的保护越来越好。所以说动物是没有国界,它们就回来了,回到了我们这边,回到了喜马拉雅的北坡,从这么一个点就能说明一个问题。

  李林欣:谢谢罗浩老师,也谢谢您和您的团队,为我们带来了既有温度又精彩的美丽珠峰影像。

  【演播室】

  李林欣:在这几十年以来,我们对于珠峰是不断地认识,而珠峰也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我们也希望在我们去登顶珠峰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去认识大自然,能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董千齐:是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时刻值得我们铭记,比如说今天2020年的5月27日,在地球上最纯净的蔚蓝之下,最无瑕的洁白之上,珠穆朗玛峰高程登顶测量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在登临绝顶的瞬间,无论是在现场的登山勇士,还是关注这一壮举的所有我们的网友和观众们,我相信都是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以及对崇高的心驰神往,以及对人类不懈追求的深深敬意。

  珠峰的高程登顶测量,这项工作成功的意义不仅仅是我们再次登顶珠峰测高,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更彰显了中国一代代登山者从未停止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精神。山就在那里,心有斗志、攀登不止、奋斗不止,这种精神也属于我们每个人。

  好的,非常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直播,我们下一次的相关直播再见。

  【短片《登顶成功!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现场声】

  大本营:估计还有多长时间到达顶峰?

  登山测量队:15到20分钟内。

  大本营:登上世界最高峰,祝贺你们,祝贺你们,圆满成功,扎西德勒!

  2020年5月27日11点,我们国测队登顶成功,随后开展测量工作。

  【特约记者连线】

  【现场声】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我是扎西次仁,新华社特约记者,今天是2020年5月27日,我现在站在珠穆朗玛峰顶上,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世界人民身体健康!接下来我和新华社特约记者边巴给大家(带来)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直播报道,现在开始!

  【字幕】珠峰峰顶实时画面

  【字幕】新华社出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