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山深处的公交车

2021-10-29 14:5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大山深处的公交车

  片花:

  穿越华夏大地,聆听城市韵律,感受今日中国。

  全景中国,精彩呈现。

  导语:

  各位听众,欢迎收听《行者》节目。济南公交330路是一条特殊的公交线路,一年前,它延伸到济南海拔750米的行政村——拔槊泉村之后,成为济南海拔最高的公交线。“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12.5公里的盘山公路,串起城市和大山,让偏远山区的百姓远离贫困隔绝,走进更现代、更文明的精彩世界。

  正文:

  【压混】

  早上八点,330路公交车准时从西营公交所驶出,今天是西营大集开集的日子,不少赶完集准备回家的村民已经守候在了站牌旁。

  记者:这趟是到拔槊泉是吧?

  乘客:你这是去哪啊?去拔槊泉玩去啊?

  记者:对啊,拔槊泉好玩吧?

  乘客:还行(笑)......

  记者:你们买的什么呀?

  乘客:啥都有,鸡蛋糕、葡萄还称点肉......

  车厢里满满的烟火气,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满载而归的喜悦。票价1元,定点发车,公交车给他们带来了便利,也让他们有了城里人一样的获得感。65岁的李桂芳大娘热情给同行的伙伴推荐公交老年免费卡:

  大娘:你办个卡,办个卡。65岁以上的不拿钱,照顾老人的。

  记者:你们经常坐这车吗?

  大娘:经常坐啊,赶集什么的,很方便啊!

  记者:以前没这个车咋办?

  大娘:没这个车就跑啊,打车。

  乘客:俺们做公交车合适啊,1块钱啊,没有公交车出租车得10块钱。

  过去,村民出门只能靠打车,花钱多不说还经常叫不到车,山里的山货也很难运出去:

  乘客:滴滴打车也不愿意上来,太远了,太绕,爬这个岭烧油多。

  2016年330路开通,不管是日常出门还是外出卖货都方便多了。 整条线路一共12站,串起沿途8个贫困村,全长12.5公里,不算太长,但基本都是盘山路,坡陡弯大,据说一共有大大小小22个弯,很考验驾驶员的技术。

  马同林:你好大爷,买东西了?

  乘客:买啦。

  马同林:都知道我是西营的,都喊我老马......

  马同林,是330路的专职驾驶员,胖胖的,热情又细致。

  乘客:服务态度好。

  马同林:来,大爷上来,来,抓住我的手......

  山里的公交车都是“一人一线一车”,日子久了,马同林跟村民都成了熟人。

  马同林: 她姓孙,叫孙云章。

  记者:那个大姨?你怎么知道她名字的呢?

  马同林:她告诉我的,她说你找我,让我找她玩。你好大爷。这是李景泰大爷,来大娘,带上口罩。83了,那个85了......

  83岁的李景泰在积米峪站上了车。积米峪曾是一个包含了8个自然村落的省级贫困村,8个村全在山窝窝里。虽然名字听上去粮草不缺,但祖祖辈辈一直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发展难”的贫困现状。2016年,积米峪被省里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村。同年,330路开通,终点站就在积米峪。住所虽然迁入新址,但老宅难以割舍,土地也还在山上的老村,为了方便这些村民出行需求,去年,线路又延伸到山顶的拔槊泉。李景泰搬迁之前住在半山腰上的灰泉村,夫妇两人虽然都80多了,但身体很硬朗,闲不住的老两口每天坐着公交车去侍弄地:

  李景泰:种的谷子、棒子,

  马同林:只要不下雨,天天回去。

  记者:没有车你可麻烦了。

  李景泰:哎呀,没这个车的时候到这里十多里地,没这个车一陇地也不能种了。

  记者:您种了多少啊?

  李景泰:一亩地的谷子,一亩地的棒子。

  记者:一亩地打多少斤啊?

  李景泰:一亩地能打400多斤。

  记者:卖多少钱啊,小米?

  李景泰:小米10块。

  算下来,这2亩多地的粮食加上几棵核桃、花椒,一年下来能有近4000块收入,迁入安置区后,村民每人每月能领到400元的扶贫投资分红,80以上老人还有高龄津贴。平时上山种种地,下山赶赶集,空闲时候还能逛逛济南城。公交车,让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的老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李景泰老人觉得很知足:

  很方便很方便,这才感谢党,跟着党走呢......

  330继续稳稳的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车窗外层峦叠翠,云层中透出一束光打在山脊上,深绿变成浅绿,随着车子的前进也在游走一般,往下看去,万丈深渊。快到山顶了。

  遛马岭站到了,一位大爷拎着个西瓜下了车,一边是山,一边是渊,前后都没有村庄的影子:

  记者:怎么还有在这下的?

  马同林:这有个小村庄,还有两户。

  记者:还有两户?

  乘客:在山那边呢。

  记者:这叫什么村?

  马同林:妙岭。

  两户人家,四口人,专门设一站,看似简单,其实成本很高:

  沉默成本太高,我们线路勘测,站牌的安装,后方保障人员的保障,其实都是看不见的成本,非常高。

  马同林说,330路这样的扶贫线路,在济南共有32条,覆盖全济南市的170多个村庄。不计成本,不管远近,扶贫公交让贫困山区的人们便利地经商购物、求学求医、走亲访友,也让更多城里人走进了大山。

  (压混)

  杨秀峰老人也是从积米峪站上的车,马上到端午,他要去山上割些艾草拿到集上卖。330公交开通后,经常有城里人来这里爬山,他把记者当成了“驴友”,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山顶美景:

  灰泉子南堰的大岭上,你要到那里逛天庭峪、九如山,泰山顶全瞭见了,我割艾的地方,这是咱济南市东半部最高山。看这个牌坊,拔槊泉村,这就是。

  拔槊泉就要到了,这是济南海拔最高的村落,有着秀丽的风景和古老的传说,旅游资源很丰富,自从通了公交,村里建起了不少农家乐。2017年,杭州一家公司还在这里投资建起了一家高端酒店,曾经隐秘的角落如今热闹非凡。村里在修路,拔朔泉村村支书沈祥华正在施工现场,听说记者坐着330上来,他马上打开话匣子:

  西营通的公交,5点从济南发过来了,坐65的话, 8点半上来正好,礼拜六礼拜天人很多,坐的公交车上来的,好几十口子。客流量多了也有住民宿的,土产品不用出去在家里就卖了,并且价格还很高。

  沈书记说,他们村里的农家乐多的一年下来能收入五六万,还不算外出打工的钱。随着330路的开通,沿线村子里的村民也开始下山进城务工,每天早上马同林都会准时出现在始发站:

  我得六点到那里,六点人非常多,那些打工的保姆保洁保安,要赶头班车赶到市里,赶到8点以前或是9点以前到市里,以前没有打工的以前都在家种地,车出不来。

  保安、保洁、保姆,马同林说大家伙儿都叫他们“吉祥三保”,早上进城,晚上回家,跟城里人上下班一个样儿,330像一辆摆渡车,将大山和城市链接在了一起。

  9点钟,330回到西营公交所,11点半,它将继续出发,肩负着交通扶贫的愿景,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满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风雨无阻,驶向山里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