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守住长城

2021-10-29 15:4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守住长城

参评项目

电视新闻专题

体裁

电视新闻专题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集体(张雪梅、鄂江红、陆平、马德军、张鉴军、张刚、刘超一、李筱培、尔培利、张志刚、王倩、杨韡、陈媛、闫捷、靳星、吴栾、张立波、刘晓峣、梁大工、朱虹、刘雁北、马晖、崔平、牛博巍、秦虎、赵璐、叶伟、梁音、王晓英)

编辑

陆平、张刚

刊播单位

河北广播电视台

刊播日期

2020-10-02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都市频道《都市315》

作品字数

(时长)

0:14:0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1、作品以独家细节、独特视角、独具一格的表达,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以纪实的手法,展现了“长城守护第一人”张鹤珊历时四十年,行走20多万公里,并在保护长城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是戚继光守卫长城的义乌兵后代的独家故事。从一人的保护到一家人历代的家国情深,平凡人的光辉故事,彰显人文关怀。   2、记者以扎根基层的“脚力”获取珍贵的现场画面;以善于捕捉线索的“眼力”,捕捉到有关长城的“意外”细节,以主动思考的“脑力”,以文风朴实的“笔力”展现了长城文化的精髓自始至终在“守”不在“攻”。   3、作品以保护长城的意向,向世界传达了守望和平的中国声音。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更彰显了中国的文化根基在于担当、合作、共赢。而长城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勇于担当这一文化情结的最好表达。   4、通过“长城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作品从一个人、一家人的故事到人民的故事、时代的故事、中国的故事。通过个体的付出、坚守、保护,展示了当今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担当、坚守、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5、作品在新闻专题中大胆探索纪实性、艺术性表达,摒弃炫技的后期制作,以质朴的美学风格,将宏大的主题,以最贴合、最有力的方式传达,产生了直击心灵的播出效果。 

全传

媒播

体实

  效

    传播力深远。该作品有精度有深度,让中华民族的守护精神直达观众内心,具有很强的传播力。该作品在冀时客户端推出后,腾讯、今日头条等众多主流新媒体进行转发,反响强烈,引发广泛讨论。这段明长城引起长城协会的关注,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影响力广泛,引导力极强。节目播出后,城子峪村游客越来越多,自发的保护长城的志愿者从数百人发展为数万人。我省多部门发起号召党员重走长城路活动,领悟长城精神,宣传长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正因为如此,保护好长城,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其价值十分重大,其意义十分深远。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稿件的采制、播发,见证了长城在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无可替代的分量。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激励驱动,伟大的精神需要伟大的标志物来凝聚体现。保护好长城,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正当其时,一经播出,引发了极大的共鸣,鼓舞了力量。   作品播出后,张鹤珊成了当地“名人”。多家社会爱心组织慕名而来,共同探讨长城保护工作以及如何做好长城文化传播。张鹤珊传递的长城精神,影响深远,众多学校、机关单位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被提炼出的“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长城精神,与作品的采制过程、讲述内容十分契合,引发了大家对长城现状的关注,激励了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有责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讲述者。作品用长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本篇作品主题突出,意义深刻,但是叙述手法却很贴地气,通过张鹤珊朴实地讲述,还原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对根脉的守护,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讲话的深刻内涵。而真实事件的故事化表达,使作品更具备感染力,亲和力和回味性。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 年    月    日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