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体育老师王红旭生命中最后一次百米冲刺 |
参评项目 |
典型报道 (新媒体) |
|
体裁 |
新闻专题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
张一叶(张勇)、康延芳、刘颜、佘振芳、易华、谭苏菲、谢鹏飞 |
编辑 |
吴太亮、余志斌、姜念月 |
|
原创单位 |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平台 |
华龙网首页、新重庆客户端头条 |
|
作品链接 |
(附后) |
发布日期 |
2021-11-03 06:00 |
|
字数/时长 |
0:5 |
|||
采编过程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先进典型和模范,号召学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榜样,并强调“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本报道聚焦被誉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的“时代楷模”王红旭的故事,讲述细腻、画面感人、表达创新,体现师者仁心、人间大爱,弘扬正能量。 主题鲜明:2021年儿童节当天,35岁的重庆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老师王红旭,看到有儿童落水,本能地百米冲刺、跃入江中,以生命托举生命。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本报道突出王红旭的感人事迹,并挖掘其本能选择背后的教师世家家风传承,让典型人物可亲可敬。 采写扎实:主创团队从王红旭牺牲当天就开始关注,并赴京采访“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情况,共采访其亲人、朋友、学生二十余位,再现其为人子的孝顺、为人父的慈爱、为人夫的深情、为人师的仁心,将一位凡人英雄呈现得立体全面。 形式创新:为减少多次采访对逝者亲友的二次伤害,作品创新使用动画还原+真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并让王老师与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告别,旨在让亲人、学生、朋友能够走出悲痛,重拾生活的勇气,勇敢前行。 |
|||
社会效果 |
作品在王红旭事迹宣讲报告会结束之际推出,再次将其“时代楷模”的事迹推向高潮。其中传递出对王老师亲人、学生、朋友的鼓励,彰显了主流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对家人的人文关怀,受到了网友及王老师亲友的认可和感动。王老师的妻子陈璐希联系记者,表示想收藏作品原片,以作纪念。 作品推出后,被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浏览量超过1700万,对营造全社会向时代楷模学习的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整个社会更崇尚英雄,也更好地告慰家属。作品还获得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重庆赛区一等奖。 |
|||
初评评语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该作品聚焦“时代楷模”王红旭老师的典型事迹,在报道中创新探索、攻克难题,将一位凡人英雄的大爱呈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营造了“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弘扬了伟大时代中的英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也彰显了主流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