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 |
参评项目 |
典型报道 (期刊) |
|
体裁 |
通讯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新华社 |
刊播单位 |
瞭望新闻周刊 |
|
年度刊期 |
2021年第52期 |
刊播日期 |
2021-12-27 |
|
字数/时长 |
12622 字 |
|||
采编过程 |
这组稿件是由中央领导同志点题,以辉映焦裕禄精神、定格新时代坐标为宗旨的重大人物典型报道。2021年1月,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召开前夕,新华社在全国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委书记中,选取黄诗燕和蒙汉两位牺牲在湖南扶贫一线的县委书记作为典型代表,新华社领导指挥策划,抽调总社分社骨干组建专班。采访团队历时3个多月、行程近2000公里,数次深入偏远山区,采访、拍摄上百人,积累30余万字笔记。 报道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背景,采用“双线并举”结构展开叙事,用穿插跳跃的蒙太奇手法记述故事、铺陈情节,使两位“新时代焦裕禄”的形象性格交叠呼应,开创人物报道新高度。 报道十易其稿、反复打磨,万字主通讯、评论员文章、记者手记和纪录片以“组合拳”形式推出,以文图视频海报全要素呈现。万字主通讯,讲述两位典型人物的奋斗足迹和感人事迹;记者手记,道出采访团队的追寻思考;评论员文章,发出践行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的坚定号召;纪录片,呈现有血有肉、情感张力饱满的“大写的人”。文字视频真实可感、细腻生动,并辅以新闻海报等融媒产品多元呈现,实现深度表达与轻量传播结合,彰显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明特点与优秀品质,让受众“破防”共情。 |
|||
社会效果 |
报道播发后,社会反响热烈,全网浏览量过亿,被203家媒体采用。其中《湖南日报》、湖南新闻联播等在头版采用播发,多家媒体围绕报道跟进推出《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等评论文章。新闻纪录片《时代回响》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电视台播出,被全网置顶推送。 读者认为“新华社记者严谨细致的采访令人敬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 报道获评新华社2021年下半年社级优秀新闻作品、湖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
|||
初评评语 |
报道创新采用“双线并举”的叙事结构,穿插跳跃的蒙太奇手法进行故事记述和情节铺陈,使两位典型人物形象性格相互映衬,交叠呼应,让高大的典型有了共情点,可敬也可爱。 报道在采编过程中经过反复修改打磨、十易其稿,使文字与视频更加真实可感、细腻生动。并采用全媒体报道以文字+新闻海报+人物纪录片+多图形式播发全媒报道、多维呈现的新媒体传播理念,让黄诗燕、蒙汉两位典型人物的故事实现了内容效果最大化,也实现了情感张力最大化。 寻找新时代的焦裕禄,是跨越55年后,新闻史留给新华社的“追问”,该报道既实现了向经典致敬,也探索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新路径。 |
|||
集体人员名单 |
||||
作者(主创人员) |
刘紫凌、吴晶、陈聪、袁汝婷、屈婷、范军威、姚羽、程济安、陈泽国 |
|||
编辑 |
孙承斌、陈二厚、冯瑛冰、詹勇、史湘洲、杨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