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湘”土新生代

2022-11-01 15:3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湘”土新生代

  编者按

  惊蛰春醒,农事渐忙。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正式发布,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这个春天,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向广袤的田野,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这片土地上正在拔节生长的乡村振兴新力量。湖南日报社今起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湘”土新生代》,敬请关注。

  (代表作一)

  “种粮姐姐”肖定:种田不下地,一人管百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月桂 刘奕楠

  大片平整的垸田上,十几台机器来回奔走,轰响声中,宽大的铁犁翻开春雨润湿的泥土,释放了敛藏一冬的生机。

  惊蛰时节,春耕正当时,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湖南无人农场”的建设进入最紧张的阶段,挖机、平整机、叉车、货车……各类机器昼夜轮转,轰鸣声常常持续到凌晨。

  “这是我省首家‘无人农场’,下个月必须正式运行了,农时不等人啊。”“农场主”是一位“85后”女性,人称“种粮姐姐”的肖定。

  这个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姑娘,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地奔跑。

  “花木兰”返乡承父业

  春天的田埂上,短发的肖定穿着运动套装走过,像一棵青翠的禾苗。

  “我是农家的女儿,扎根在泥土里才安心。”肖定说。

  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便是在稻田里的光景。父亲当年是村里种粮大户,家里租了上百亩水稻田,每到“双抢”时节,肖定和父母、姊妹一起下地,每天忙得两头不见天。新阳村的村民都知道,肖定像个假小子,是个会种地的能干姑娘。

  一蔸一蔸地割稻子,一脚一脚地踩打稻机,一担一担地运送稻谷……即便如此辛苦,还要祈求风调雨顺,尤其收获季节要有好天气。

  稻谷多,没有足够的晒谷坪,每年晒谷子也是最烦心的农活。有时候刚把稻谷晒到大大小小十几个分散的晒谷坪,还没来得及收就下起了雨,“那时真是绝望”。

  成年后,肖定南下打工,原本打定主意不再回家务农,后来因结婚成家重新回到家乡。此时,父亲身体状况欠佳,依旧在操劳着他的农田,但种了大半辈子田,也没存下几个钱。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肥沃的良田抛荒了一大半。

  “很心疼,心疼我父亲,也心疼家乡的土地。”肖定不愿父亲再如此操劳,决定接管他的农田。

  传统机械化不是终点

  望城区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稻谷烘干车间里,5组巨大的烘干机并排矗立,稻谷的传送、烘干、入库、装车可全部实现自动化,一天可烘干60吨。

  “60吨,以前得晒20天以上,还不一定找得到那么多晒谷坪,还要天气好,不然损失惨重。”肖定说,从决定接管父亲的农田后,她就坚定要搞机械化作业。

  2009年,肖定购买了村里第一台收割机。在当时,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对农民来说就是天价,但肖定觉得自己买得很值:“我吃苦吃怕了,首先想的就是一定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2012年,肖定成立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初,她四处借钱,主要用于购置农机。

  随后几年,合作社一步步购齐了收割机、烘干机、旋耕机、抛秧机、植保机等,实现机械化一条龙作业。

  肖定又成立了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业机械服务,集中“托管”土地,让他们当上了“甩手掌柜”,也一步步消灭了周边抛荒农田。

  如今,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1628.5亩,拥有农机具50余台、社会化服务面积1万多亩。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肖定代表种粮大户向总书记汇报。习总书记在会上夸她:不爱红装爱武装。

  一部手机就可种田

  新阳村地处湘江边的大众垸,此处田块平整,视野开阔,湖南省首家无人农场就选址在新阳村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

  从去年12月开工到现在,短短3个月时间,200亩无人农场示范园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机具和设备已经采购好,马上就要运来调试了。

  建设无人农场,是肖定的农业梦想里最绚丽的一个。“所谓无人农场,本质是机器换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肖定说,无人农场试点成功后,用一个APP解决所有操作,农民种田不用下地,一部手机就可种田,一个人可种百亩甚至千亩、万亩。

  据测算,无人农场可减少田间用工70%,节水20%,节约肥料投入50%,减少农药投入30%,提高工作效率30%,增产10%。

  在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肖定向记者展示了“无人农场”的作业场景:

  手机APP上设计线路,无人驾驶深耕机按照设定好的深度自动耕地;

  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苗情、病虫害情、墒情和灾情,发现问题后无人机自动飞到农田打药;

  地下的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按时、按量、分批次为作物提供水分……

  根据规划,湖南无人农场示范面积第一期是200亩,5年内将达到4万亩。智慧农业的未来,让肖定激动不已。

  浸种池里,稻种已经出芽,春天的田野在热切期待。

  ■手记

  一个姑娘家,能把田种好吗

  刘奕楠

  短发、瘦削,肖定气质干练,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冲劲。

  回乡种田不是她的“第一志愿”,但父亲心里放不下的那几块地,让肖定毅然成为五姊妹中唯一一个继承父业的女儿。童年经历过种粮的艰辛,肖定走的路注定跟父亲不一样。

  “你一个姑娘家,能把田种好吗?”为了学习建设无人农场,肖定多次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取经,面对“玩笑”似的质疑,肖定只说了一句:“用实际行动说话。”

  无人农场的建设在肖定的带领下“突飞猛进”,可望如期建成。4月份我们将迎来全省首个无人农场,放在全国也能拔得头筹。农民种田只需要在手机上操控农机,耕、种、管、收均可足不出户完成,穿皮鞋种田将成为现实。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肖定计划着,要将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升级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点,培训农机操作技术、研究农机新产品,给农民带去更多福利。

  田野上的年轻人,乡土的新生代,在不断带给人们惊喜和希望。

  (代表作二)

  女子嫁接队:一袭红装闯南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唐金生

  春天是幼苗嫁接最佳时期。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底,凤凰县菖蒲塘村女子嫁接队队长田香群一直没有停歇,20余万株无籽猕猴桃幼苗在她手下重获新生。

  “20万株苗,算嫁接工资,约4万元左右;如果是自家的苗,按当下行情20元一株卖出去,嘿嘿,那就爽啦,有400万元。”田香群边说边笑。

  菖蒲塘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们通过发展水果产业,掌握了水果种植、嫁接技术,催生出一支由247名妇女组成的女子嫁接队。其中,160名队员为45岁以下的年轻人。她们凭借娴熟的嫁接技术,为村里嫁接出百果园,为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地提供嫁接技术,也为自己“嫁接”出了一条致富路。

  穷山沟“嫁”出百果园

  田香群原本是凤凰县阿拉营镇村民,在县城读中专时,老师在班上发出招募令:自愿报名学习苗木嫁接技术,每天可得30元工钱。

  能学技术,还有工钱,田香群当即报名。教她的师傅是菖蒲塘村“土专家”丁青青,田香群心灵手巧,学得快,师傅丁青青很喜欢这个徒弟,丁青青的儿子更喜欢,向田香群展开了追求。最终田香群不仅学会了嫁接技术,也把自己嫁到了菖蒲塘村。

  菖蒲塘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干旱村、贫困村。“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长菖蒲草”,便是菖蒲塘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安全、丁青青等村民带头走出去,学习技术,率先引种水果和繁育苗木,成为村里第一批掌握嫁接技术的村民,也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村民。

  看到乡亲们的日子都不好过,王安全、丁青青又主动把嫁接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通过“传、帮、带”,村民们个个都成了嫁接苗木的“好把式”。

  掌握了嫁接技术,村民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去年,全村仅水果产业这一项,人均增收9000余元。

  3月12日,记者在菖蒲塘村行走,仿佛走进了百果园,猕猴桃、柚子、刺葡萄,一片接着一片,随着山势铺开,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走南闯北赚大钱

  剪、削、插、绑,约10秒钟,一株猕猴桃苗就嫁接好了。3月12日,记者见到雷志平时,她正在地里劳作。

  10多年前,雷志平嫁到菖蒲塘村。在田香群的教授下,雷志平成了苗木嫁接的“老把式”,一天下来,可嫁接2000株左右的苗木。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考察,提出“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也正是这一年,菖蒲塘村开会讨论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时任村支书王安全提议,村里会嫁接技术的妇女多,搞一个“女子嫁接队”,包括田香群在内的16名妇女当即报名。

  “去外地干活,当地县领导都会迎接我们。”雷志平自豪地说,2018年,女子嫁接队应邀到贵州遵义市提供嫁接技术服务,当地县里主要领导迎接并陪同她们一起用餐。

  短短几年时间,女子嫁接队足迹遍布湖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地。队伍壮大到247人,还成立了理事会,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了菖蒲塘村一张响亮的科技名片。

  忙时外出干活,闲时在家带娃,赚钱、顾家两不误。去年,女子嫁接队仅外出务工收入就达200多万元,人均增收万余元,“娘子军”成了创收主力军。

  名气大客户多收益高

  “今年推掉了很多客户。”3月12日,女子嫁接队的向黎黎打开手机微信向记者证实自己所言不虚。

  “为何推掉客户?”记者问。

  “我们也在转型。”向黎黎说,提供嫁接技术服务,嫁接一株苗能赚2毛钱,如果是自己嫁接培育苗木,销售出去,一株最少可卖5元钱。

  女子嫁接队不仅名气大,客户多,嫁接的苗木因成活率高,十分走俏。正是看中了这一商机,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向黎黎放弃大学所学专业,转学嫁接技术,嫁接苗木在网上销售。去年,她仅销售苗木一项,收入超20万元。

  近两年,菖蒲塘村有13名像向黎黎一样有文化、见过世面的年轻女性回村加入女子嫁接队,她们思路更活,创新意识更强。

  嫁接方法不断创新。

  “以前,我们嫁接从母本中间削开,将苗木粘贴上去;现在,女子嫁接队通过自己摸索,创新方法,从母本顶端切开,将苗木扦插进去。”王安全说,这种嫁接方法,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

  嫁接的品种根据市场行情不断变化。前几年,“米良一号”猕猴桃产量高,村民纷纷跟种。近两年,无籽猕猴桃培育成功后,市场走俏,大家又纷纷进行品种改良。

  女子嫁接队队长田香群去年就将自家10余亩“米良一号”猕猴桃全部砍掉,重新嫁接无籽猕猴桃。

  “无籽猕猴桃市场价高,明年可挂果,两年的损失一年就回来了。”田香群说。

  闯市场的路子更宽了。今年春天,向黎黎嫁接了10万余株无籽猕猴桃苗,准备年底放到网上销售,按当前市场行情,全部销售出去,收入可达200万元。在向黎黎的带领下,女子嫁接队7名年轻队员开通了网店销售苗木,最多的一天销售额超10万元。

  ■手记

  新时代的“半边天”

  奉永成

  菖蒲塘村女子嫁接队队员雷志平刚嫁到村里时,家里连5元钱一双的凉鞋都买不起。

  有一技傍身,就不愁没钱赚。学会嫁接技术后,雷志平收入节节高,如今,家里建起了三层高的小洋楼。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菖蒲塘村女子嫁接队的成长发展,正是最生动的实践。

  女子嫁接队是新时代的“半边天”。她们通过熟练掌握嫁接技术转型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刷新了公众对传统农民的认知,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代表作三)

  欧江曲:卫视女导演,辞职当“村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婷婷

  2019年前,如果你问欧江曲,城步苗族自治县在什么地方?

  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妹陀”会表情迟疑地说:“好像是某个同事的家乡?”仅此而已。

  你再问,农村意味着什么?

  当时在湖南卫视当了6年导演、栏目制片人的她,应该会笑着回答:“退休养老的地方吧!”总之跟事业是不沾边的。

  今年3月18日,记者见到欧江曲,她不仅自诩“城步人”,还提前“退职”,把事业从城里搬到了乡下。

  一次录制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欧江曲参与制作过《乡村合伙人》《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等多档品牌节目。2019年初春,一次在城步五团镇金童山村的录制,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开车从茵茵的南山牧场下来,一路青山,伴着溪水潺潺。空气是清甜的,当地苗族老乡的眼睛是清澈的。”欧江曲记录下“城步初体验”,“他们有牧场、有蜂蜜、有笋子,有很多东西……”

  她被城步的天然山货迷住了,商务部派驻城步挂职的副县长刘书军也一眼看中了欧江曲的专业才干。

  “留下来吧,发展农村电商,城步需要你。”刘书军反复劝说。

  村播、自媒体创业、扶贫,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还有城步的原生态好产品……欧江曲回到长沙,心却飘往苗乡。

  辞职,到城步去!考虑两个多月,2019年5月,欧江曲和合伙人在城步租房、安装设备,找到7个想做主播的“小哥哥”“小姐姐”,准备直播卖货。

  “当时太傻太天真,以为用塑料袋装好就能发货。”说起创业初期的“莽撞”,欧江曲不免自嘲。

  皮薄多汁的苗香梨一碰即坏,物流成本大;村里“红薯妹”的红薯干品质好,却没有品牌;蜂蜜是当地特色,包装又过于简陋……欧江曲彻底懵了。

  没有粉丝、没有产品、没有收入,两个月后,主播们全部离职;不到三个月,亏损十几万元,合伙人放弃回长沙,还“好心”劝欧江曲一起走。

  “都说‘北漂’‘沪漂’,我是‘村漂’。”坐在空荡荡的县城出租房里,辞职时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家人的不理解让她又孤独又委屈,她问自己,“我该走吗?”

  直播间挂上“乡村芝麻官”牌匾

  依然是刘副县长留住了她。

  没有产品,就自己找。

  海拔1000多米高的金童山村,山路颠簸,欧江曲和刘书军开一辆二手车,“开起来有拖拉机的感觉”,拉人拖货,车胎爆掉好几次。

  漫山遍野搜罗产品,两个城里人下田、爬树,练就一身农村生存本领。18日下午,在蜂场采访时,见记者害怕乱窜的蜜蜂,欧江曲笑着安慰:“我被蜇过好多次啦,没事的!”

  没有品牌,就自己创。

  “今天带大家看看纯天然的城步蜂蜜是怎么采集的。”拿手机直播的是段才太,人称“蜂蜜哥”,他的额头、眼皮永远是肿的,一心想带贫困户养蜂致富,却苦于没有销路。

  大家头脑风暴,去年4月注册“蜂舞南山”品牌,设计新包装,7月开起淘宝店铺,下半年还修起了厂房。

  如今,“蜂蜜哥”成立的蜂蜜合作社带动当地800多户农家养蜂增收,曾经卖不出去的“三无”产品,终于堂堂正正上架直播间,成为爆品。

  没有主播,就自己上。

  副县长刘书军和县长助理刘寒,“二刘”上阵当主播,欧江曲在直播间挂上“乡村芝麻官”牌匾,将过去策划节目的劲头用到直播中,每期直播主题各异:抓土鸡、摘蕨菜、掏野蜂窝……粉丝量蹭蹭上涨。

  最令欧江曲安心的,是好朋友易蓉的加入。

  欧江曲工作雷厉风行,生活上糊里糊涂,同样从湖南卫视辞职的易蓉,人事和财务管理方面却是一把好手。

  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风暴在年轻人头脑中激荡

  卖牛奶、卖笋、卖蜂蜜、卖腊肉……通过电商,去年,欧江曲帮村民们卖出了700多万元农产品。

  3月初春,看着山野地里冒出的蕨菜,村里巧妇酿在坛子里的泡椒,手工现做的水密花粑粑,欧江曲打起私域流量的主意。

  村里的东西,乡下人不稀奇,城里人稀罕啊!无法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能否通过微信会员群售卖,帮村民们添份收入呢?

  这么寻思着,欧江曲开启了新一轮走访。

  “梅子姐,您家的炸油豆腐能存放多久?”“欢姨,我看看您磨的野百合粉。”18日,跟着欧江曲一圈走下来,自家晾晒的雪里红、魔芋豆腐、泡辣椒、糍粑……一下子挖出不少村里的好东西。

  在长沙专注做私域流量推广的几个小伙子,看准这个机会,特意来城步,加入欧江曲的团队。

  18日晚,大家探讨完各自发掘的产品,刚吃过晚饭,“小苏老板”拨来电话。

  “小苏老板”叫苏昱宇,城步人,90后,在上海创业,看到欧江曲在家乡做得风生水起,心痒痒,也想找她合作。

  两个多小时电话,从直播卖货聊到品牌,结合县里给金童山村发展全域旅游的定位,欧江曲和“小苏老板”一拍即合——从民宿入手。

  就这样,欧江曲的团队渐渐壮大到10多个人:受她鼓舞辞职来做乡村品牌推广的、拍摄短视频的、负责售后客服的、做专职主播的……趁春日晴好,个个忙活不停。

  1999年出生的佘媛秀,是团队中的小妹妹,大家每晚围坐在她家客厅,数不尽的好点子,说不完的新策划,风暴在年轻人头脑中激荡,也唤醒了沉寂的山野。

  ■手记

  无关情怀的迁徙

  黄婷婷

  过去的年轻人,离开村庄,向往城市,在大城市租房、挤地铁、吃外卖。

  对这些“北漂”“沪漂”“广漂”来说,家乡的小乡村,成了诗与远方。

  如今,乡村的魅力正在释放,广阔的田野机会无限,一批年轻人离开城市,开始在村里租房、布置工作间,在青山绿水间奋斗拼搏。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正如欧江曲和她日益壮大的团队一样,“村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对他们来说,辞职来农村,不是“逃离”,无关情怀。振兴中的乡村,吸引年轻人的,是不亚于在大城市创业的机会,是事业、商机和未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