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国之大者 |
参评项目 |
系列报道 (电视) |
|
体裁 |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湖南广播电视台 |
刊播单位 |
湖南广播电视台 |
|
刊播版面 |
湖南卫视 《湖南新闻联播》 |
刊播日期 |
2021-05-17 到 2021-06-05 |
|
字数/时长 |
0:24 |
|||
采编过程 |
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根本所在。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该系列报道共11集,聚焦农作物、畜禽、水产等领域的种业安全,以我国在种业科学攻关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主线,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十余个省(区、市)深入采访,致敬长年累月奋战在科研一线,较少为观众所知晓,但为粮食安全、种业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谱写了一曲矢志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动人赞歌。 为了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种业科学家们胸怀“国之大者”,把使命扎根共和国的沃土,用丰收托举亿万人的幸福。如在《大漠育棉人 最是红柳魂》一集中,三代科研人员70多年来扎根大漠,攻克长绒棉育种的世界难题,推动新疆成为我国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作品既礼赞了几代育种人担当国家使命的赤诚奉献,也有力回击了当时某些国际组织和企业污名化新疆棉的行径。 本片主题重大,立意高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田野上的中国故事,兼具思想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
|||
社会效果 |
作品以饱满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传神的细节,展现出科学家们高尚的情操和鲜活的个性,树立时代精神标高。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发广泛反响,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更是反响强烈。学习强国、新华社、央视网、芒果TV、风芒、华声在线等新媒体纷纷转发,播放量达5000多万次。在网络社交平台,“致敬种业科学家”成为热点话题。网友们发自内心地感动和点赞:“一个细节让人泪目!八旬院士方智远为了让‘洋白菜’变身‘中国种’,长年坚持在太阳下人工授粉,导致一只手白,一只手黑。”“没想到平时穿的羊毛衫透着这么大的学问,原来是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细毛羊。”“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有时只在一粒种子之间。你说他们图什么?远大理想,家国情怀,说的就是这群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吧!” |
|||
初评评语 |
该系列报道聚焦我国种业科学家如何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选题重大而富有原创,故事生动而富有情感,书写了践行“四力”的创新典范。对于致力打赢种业翻身仗,推动中国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对于提升民族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
|||
集体人员名单
|
||||
作者(主创人员) |
张华立、龚政文、朱皓峰、肖永根、胡顺江、魏波、王楠、李国洪、张一吟、代俊娇、邓梁一秀、郑晓、吴方、刘艳、杨亚玲、孙洪涛、李倩
|
|||
编辑 |
尹中、龚文彬、胡东阳、黄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