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参评项目 |
消息 (报纸) |
|
体裁 |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
余建斌、吴月辉、刘诗瑶 |
编辑 |
李仕权、张帅祯、赵政 |
|
原创单位 |
人民日报社 |
刊播单位 |
人民日报 |
|
刊播版面 |
要闻1版 |
刊播日期 |
2021-06-18 |
|
字数/时长 |
459 字 |
|||
采编过程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刊登于人民日报6月18日头版头条,呈现的是中国航天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是一则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消息。 3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通宵达旦值守,见证和记录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形成见报稿件,展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对此重大事件的重磅稿件,夜班给予重点版面安排,这则短消息配照片刊发在头版头条,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新闻价值判断。 |
|||
社会效果 |
从传播效果看,稿件刊发后,社会影响广泛,“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迅速登上热搜,成了流行词,网友留言表示:“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燃起了爱国激情,增强了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
|||
初评评语 |
这则消息突出特点是“短、实、精、重”四个字。“短”:相比当天其他媒体的同类事件报道,该则报道仅459字,但片言居要,字字都有含金量,尤其是标题突出强调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聚焦新闻点,极其醒目,不仅将新闻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也突出了该条新闻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彰显了新闻报道书写时代、记录历史的功能。“实”:消息虽然字数不长,但内容信息量大,专业性强,表述准确,新闻要素齐全。从神十二发射,到顺利入轨,再到成功对接,航天员乘组进入轨道舱,包括后续工作,全部涵盖,体现了记者长期的专业积累和深厚的文字功底。“精”:这则消息是记者精心采访、精细写作,深入践行强“四力”要求的充分体现。“重”:这则短消息刊发在头版头条,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