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 |
参评项目 |
消息 (报纸) |
|
体裁 |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
王金龙、曹儒峰 |
编辑 |
梁旭日、蒋兴坤 |
|
原创单位 |
大众日报 |
刊播单位 |
大众日报 |
|
刊播版面 |
要闻1版 |
刊播日期 |
2021-03-15 |
|
字数/时长 |
977 字 |
|||
采编过程 |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湖泊,也是京杭大运河复航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具体举措,推进东平湖综合治理。东平县曾经是贫困县,河砂资源是该县重要收入来源。全县最多时有2000多艘采砂船,5万余人从事采砂工作,财政收入一年可增加约8亿元。这里挖砂采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曾经十分突出。最终,当地决定:不仅“禁砂”,而且退砂还湖,换来鸥翔水美,更换来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记者一直追踪该选题,积累了大量素材。为写好此稿,记者又在当地蹲点调研,先后采访县委主要负责人、河道管理局、环保局、砂厂老板、村民、专家等数十人,深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意义,采写此篇独家新闻。稿件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有冲突,有细节,文字简练,短小精悍,是一篇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
|||
社会效果 |
作品在大众日报刊发的同时,在大众日报客户端以融媒体形式呈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被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转载转发,引发关注和好评。同时,该稿件通过大众日报海外版对外传播,引发广泛影响。 |
|||
初评评语 |
因为做对了一道选择题,东平湖的面貌为之一变,水质持续改善,重现鸥翔水美。而选择,意味着舍弃,甚至经历阵痛,东平县选择了生态,选择了长远,选择了子孙后代。作品虽然简短,但写得深写得透。新闻具有“标本”意义。东平湖综合治理,正是山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缩影。东平湖综合治理以小见大,折射出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