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走近二里头执钥者

2022-11-01 15: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走近二里头执钥者

参评项目

副刊作品 _报告文学 (报纸)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魏剑、陈茁、张冬云

编辑

张冬云

原创单位

河南日报社

刊播单位

河南日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中原风(13版)

刊播日期

2021-12-29

字数/时长

6197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2021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来,夏文化探索一直是考古和历史学界热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耀眼的“夏都”,“最早的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五代考古人历经60余年接续奋斗,在这方土地上“手铲释天书”,一系列考古发现震惊世界,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生动实践。 作为文化记者,考古学诞生百年大背景下,有责任将其故事记录下来。五代考古人的杰出代表中,有两位已过世,另三位散处三地。2021年12月1日,夏文化论坛在郑州召开之际,记者抓住时机,第一时间跟进采访现任考古项目负责人赵海涛。随后半个月又奔赴其他城市、数赴二里头考古基地,采访五位专家的同事、家人、朋友以及二里头村民共二十余人,梳理数万字采访笔记,逐步还原了专家们的工作生活场景。八易其稿,最终成文。 考古题材厚重艰涩,本文从考古人这一全新角度切入,将五代考古人的艰难历程通过生动细节、精彩场景进行故事化叙述,题材与表达均有创新。本文是少有的全景式展示二里头遗址60多年考古历程的文章,诸多感人故事,均为独家披露。

社会效果

  作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生动还原了五代考古人的奋斗历程。 作品传播效果佳,后续影响大。被专家和业内人士广泛认可,一度刷屏考古人朋友圈。考古业内人士称:“文章用深情的笔触还原了荒郊野外、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还原了考古人他乡是故乡的候鸟生活。” 作品题材新鲜、故事生动,深受普通读者喜爱。读者反馈:“了解了考古不是挖宝探险,而是考古人寻梦寻根。”“既了解了二里头遗址的价值,也深为五代考古人的爱国精神、学术追求和坚守的行为感动。” 稿子于河南日报整版刊发后,中国社科院官网官微推送,河南日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迅速跟进,学习强国大力推介,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头部第三方平台转载,另有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金羊网、北青网、河南日报网、大河网等数十家网站广泛转载。全平台阅读次数超过100万次。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考古题材的报道往往因为所涉题材过于专业而显得厚重艰涩。《走近二里头执钥者》一文通过细致采写中国五代考古人的经历,将厚重的历史、艰深的专业知识融入生动的细节,再现中国考古人在二里头一甲子的考古历程。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时,这样的文章读来别有韵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