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追寻先遣连足迹”系列报道

2022-11-01 15:3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追寻先遣连足迹”系列报道

  普鲁:先遣连誓师进藏第一村

  本报记者 米玛 李有军 晓勇 张宇

  开栏的话:

  1950年7月31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西北军区第二军独立骑兵师派遣以李狄三为党代表兼总指挥,由7个民族共136人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的普鲁村出发,执行先期进藏任务。先遣连的勇士们克服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于1950年9月上旬,进入西藏阿里改则地区,率先与阿里噶本政府签订政治和平协议,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和平解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铭记英雄们撼人心魄的故事,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西藏日报社与阿里地委宣传部联合成立大型采访报道组,沿着先遣连的足迹,感受伟大榜样力量,记录70年巨变,激励高原儿女不忘先辈英雄事迹,继续砥砺前行。本报即日起,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先遣连足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950年8月1日,于田县的普鲁村红旗如林,锣鼓喧天,先遣连136名官兵在李狄三的带领下,赶着战马,组成整齐的方阵,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整装待发。

  李子祥说:“这炮声就是我们先遣连官兵的誓言。当时,我们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正步从主席台下走过,绕场一周,心里充满了豪迈和自豪,尤其是我,自觉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当我看到神情庄严的总指挥李狄三,骁勇善战的连长曹海林,下山猛虎般的特等战斗英雄、副连长彭青云时,我心里就有底了,再看看135名英勇的战士,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是多么好的战士啊,明明知道这是一次生死未卜的远征,也许有去无回,但大家还是一往直前,义无反顾。”

  何家产代表王震给部队授旗。

  指战员向战旗宣誓……

  ——摘自《进藏英雄先遣连》

  普鲁村鸟瞰。本报记者 洛桑丹增 摄

  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始终被人铭记,需要怎样的历史业绩?新藏交界的小山村载入英雄史册,需要何等的机缘巧合?

  1950年,7月31日,新藏交界的一个小山村里东风劲吹、红旗猎猎、锣鼓铿锵、战马嘶鸣……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先遣连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个村庄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角,昆仑山脚下。

  由此,普鲁村进入历史视野,与英雄先遣连一起,不断被人提起,不断被人传颂,成为每位关注英雄先遣连人士的向往之地,敬仰所在。

  2021年6月17日,西藏日报“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来到普鲁村,进行实地采访拍摄。

  连日罕见的降雨,于田县城阴雨绵绵,冷风劲吹。让首次来到于田的我们直呼,这不像是沙漠绿洲该有的气候。

  从县城出发,沿着村道,汽车向西南方山区挺进。不久,车窗外的景致,已明显有了高原山区特征,冷风比起城区,凛冽了许多。

  “普鲁村离县城110公里,是我们县最远的山区村落。”陪同我们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干事阿提坎木说。

  行进中,公路两旁不时出现悠然自得的骆驼群和赶着羊群的牧人。公路下方深深的峡谷里,克里雅河喧哗流淌着。

  忽然间,山谷台地之间,绿树掩映之中,普鲁村到了!

  一下车,淅沥的小雨中,寒风吹来,直打寒噤。一看海拔,2580米!与一百公里之外的于田县城相比,整整高出了1000多米,难怪让我们找到了熟悉的高原气候特征。

  普鲁村坐落在克里雅河冲出深谷后形成的山谷回水区域中,面向峡谷绿地,背依昆仑山。从村头眺望昆仑山脉,高山耸立,深涧悠远。

  笔直干净的村道两旁,高耸的杨树,指引着我们来到村中央的先遣连誓师大会原址所在地。

  就在村道旁, 4米见长、2米多高的红色纪念壁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先遣连进藏誓师大会原址”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墙壁东侧廊柱间,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先遣连进藏简介”“独立骑兵师先遣连进藏路线示意图”和8张先遣连进藏途中珍贵照片组成的展示牌。整个原址纪念场所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干净整洁,既庄严肃穆,又朴素自然,与周围农田、村庄融为一体。

  哈力穆拉提·赛地是普鲁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他说:“普鲁村先遣连誓师大会原址纪念场所,是于田县两个最主要的红色景点之一。每年清明、‘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县里都会在这里组织各种祭奠、宣誓等活动。”

  “先遣连誓师大会原址是我们县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场所。”阿提坎木说。

  有40年工龄的老支部书记西日普·伊布地今年65岁了,是一位慈眉善目的维族大叔,2015年退休之后,始终生活在普鲁村。

  “听我父亲讲过,誓师大会时来了很多解放军战士,非常热闹。后来修路的时候,来的解放军战士更多。”西日普·伊布地回忆道。

  “解放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最喜欢一起高声唱军歌。”这是西日普·伊布地父亲对进藏部队的最深印象。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哈力穆拉提·赛地向我们介绍了普鲁村的基本情况: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06户1316人,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567人,通过贫困户申请、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确认,截至目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普鲁村主要以牧业为主,比起平原,这一带山区雨水较多,特别是受益于克里雅河充沛水量的滋润,普鲁村附近山间沟谷中有不少高山草甸和牧场,以放养和田羊、绒山羊、牦牛为主。”哈力穆拉提·赛地介绍说。

  据说普鲁村的“普鲁”二字来源于藏语“氆氇”。我们在村委会办公室与哈力穆拉提·赛地和西日普·伊布地大叔认真探讨了“普鲁”的含义。他们确认:这个词无法从当地维吾尔语中得到解释。大家认同这应该就是藏语“氆氇”(羊毛制品)的音译。在《于田县志》简短的文字介绍里,也专门提到,以牧业为主的阿羌乡普鲁村盛产传统手工毛织品。

  普鲁村名是否得自于西藏高原最普遍、最常见、最有民族特性的毛织品“氆氇”,至今没有定论。但从地理位置上看,普鲁村位于在西藏历史中称为“黎域”的和田地区走向青藏高原的咽喉要道之上,是塔里木盆地与羌塘草原最接近的地方,两地之间,自古就有多种紧密联系和沟通交流,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古代,这里是翻越昆仑山脉克里雅山口、从新疆进入藏北羌塘的克里雅古道北方的起点,是西藏最早通往新疆之路,也是吐蕃当年西进中亚必经之地。因此,普鲁村又被称为“新疆进藏第一村”。

  71年前,英雄先遣连又从这里整装出发,远征阿里,进行了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第二次长征”的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神奇土地的光荣进军。

  这段历史,普鲁村人没有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西藏人民更不会忘记。

  李佳俊:

  “我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

  本报记者 米玛 李有军 晓勇 张宇

  李佳俊档案:

  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著名文学评论家。1960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进藏。曾任《西藏文学》主编、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西藏游记》《在雪原上》《雪域作家的智慧和追求》《我在西藏当记者》,文艺评论集《文学,民族的形象》《探索高原民族的奥秘》,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话剧《亚隆之恋》等。

  1964年“七一”前夕,共青团阿里分工委特邀骑兵支队翻译股长马占山,给阿里青年作先遣连进军阿里、解放阿里的英模事迹报告。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李佳俊为李狄三和战友们的巨大牺牲震撼不已。身为一名媒体记者,他彻夜难眠,觉得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于是,李佳俊对照马占山的报告和左齐将军撰写的回忆录《李狄三》,对先遣连的进藏各类事件和细节认真进行了查漏补缺,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工作。

  七月天气炎热。在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的闹市区一幢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83岁高龄的李佳俊。

  “那是1964年3月,我参加工作后的首次休假刚刚结束,广播电台编委会通知,要我到阿里与《西藏日报》建立联合记者站。所谓联合记者站,其实就我一个人。我带上户口本和组织关系到阿里报到。”

  回忆往事,李佳俊的精神立即抖擞起来。

  “我与阿里、与先遣连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始。”李佳俊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工农日记”,里面工工整整记录着各种采访素材。有访谈记录、有地名人名标注,甚至还有藏文标记。

  “因为当时我是阿里唯一的文学科班生,阿里分工委书记兼阿里骑兵支队政委刘少稚,希望我创作一部歌颂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大型话剧,这就是后来创作并得以在拉萨上演的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的缘起。”李佳俊告诉记者。

  李佳俊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只是因为神经性耳聋,听力几乎全无。记者只能把问题写在纸上,他看完之后,再回答问题。

  “对先遣连关注越多,采访越深入,细节就越生动感人。两水泉在哪里?扎麻芒堡是什么样子?我需要沿着先烈翻越昆仑山进军阿里的路线去亲身体验一番。”李佳俊说,“1965年7月,我到改则县采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终于有了实地采访先遣连英雄事迹的机会。”

  在改则县物玛区委书记唐振华和藏族女干部扎西卓玛的陪同下,李佳俊按照先遣连进藏路线,参观走访了冲东、洞姆卓里、扎保、纳如巴、江索郭(扎麻芒堡)等改则县境内的先遣连旧址,召开牧民座谈会,祭扫烈士墓地。

  “那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经历!”李佳俊说。

  李佳俊改则之行在新闻报道上的收获是一篇长篇通讯《踏访先遣连英雄的脚迹》,书写改则县甲日乡、加措乡群众对先遣连的深切怀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高昂斗志,以及生产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给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送交了一份《关于李狄三等烈士墓的调查报告》。

  这份写于1965年8月的调查报告总共4千余字,从先遣连事迹在当地牧民群众中的影响写起,详细记录了寻找先遣连旧址的过程、采访当地牧民的经历和先遣连精神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实地调查时的所见所闻、现场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调查报告还提出了迁葬建墓的具体建议和实施办法以及经费概算,等等。

  “我之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书写这份调查报告,是因为受到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强烈震撼,而56位烈士墓地的残破景象与后人对他们的尊崇极不相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李佳俊说。

  令李佳俊欣慰的是,他的调查报告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把分别埋葬在改则县江索郭、噶东等4处的烈士遗骨,统一迁移到狮泉河镇——这就是今天狮泉河镇北山坡上的先遣连烈士陵园。

  “为我所景仰的先遣连烈士的墓地搬迁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作为后来人敬献给先烈英雄的一束小花。”李佳俊动情并自豪地说。

  李佳俊在阿里记者站工作了4年,多次采访报道了先遣连英雄事迹,但是面对面采访先遣连战士的机会却在40年之后。

  “2003年冬天,已经退休在家4年的我接到时任《西藏文学》主编闫振中的电话,邀请我协助采访在世的先遣连老战士,撰写一本内容全面、扎实的书。能为歌颂先遣连事迹尽绵薄之力,当然是求之不得。”

  此时,李佳俊65岁,闫振中59岁。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成都会合,开始了“寻找英雄”的旅程。他们奔赴西安、乌鲁木齐、甘肃、山西等地,采访了先遣连报务员王惠志、副连长英雄彭青云、藏族翻译员乔德录、指导员李子祥等。

  “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坐火车,住招待所,靠两条腿走路,边走边聊,虽然很辛苦,但两个人都很兴奋!”李佳俊回忆说。

  基于半年的采访活动,李佳俊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寻找英雄路漫漫——回忆采访阿里先遣连的前前后后》。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先遣连英雄遭遇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能处之泰然而不改初衷,才显示出英雄本色。

  采访是在李佳俊的书房里完成的。书柜里摆放的大多是关于西藏的书籍,这里是李佳俊感到最惬意的地方。

  “如果离开了西藏,我什么都不是!”李佳俊说,“我们当不了什么英雄,但可以学习英雄,努力做一名正直、有良知的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