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一抹朝晖 照珊瑚》系列报道

2022-11-01 10:4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一抹朝晖 照珊瑚》系列报道
 

  当年黄晖与同事潜入大海“摸家底”,感觉触目惊心 国内个别海域珊瑚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调查统计的50%-60%骤减到20%-30%

  大海之下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巨波 郭艳菊 王鑫 刘盈盈 姜晓莹

  除了心心念念的珊瑚,52岁的黄晖不是没有别的“烦恼”。

  11月4日午后,有一束阳光在并没有拉严的窗帘中找到缝隙,结结实实投射在办公桌上面,再结结实实反弹到黄晖的脸上,明亮得有些睁不开眼。

  当天,设址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有三队人马出海观测,作为一站之长,她要接待几拨客人。

  上船、潜水的计划再次延宕,让她产生一丝焦虑,只能抽时间跑到一楼的实验室,观看一下珊瑚的长势。

  那些穿插在各色热带鱼类之间的小家伙,柔软的触角像一簇簇张开的双臂,又像一只只张开的翅膀。

  一片阔野

  三亚的大海太宽阔了,大东海那个水清得哟,游泳时看得见自己的脚趾。

  “小时候的我疯得很,是‘好野’的那种。”黄晖对于水的最初印象,来自家乡的水库。

  当年,水库就在她家旁边,她常到那里去“野”。“我小的时候比较淘气,上小学前就学会了游泳,所以现在下海,基本没碰到过什么危险。”

  主动提到“危险”,是因为当时她的妈妈在医院工作,每年都有溺水的小孩子送到医院,黄晖亲眼看着叔叔阿姨给他们做人工呼吸。

  那时,她悟出两个字:规则。

  一切按照规则来,否则就面临危险。

  所以,1988年大二那年她与同学第一次来海南,坐了一夜的长途大巴车到三亚,之后到大东海游泳时,恪守要领。

  黄晖说当时对珊瑚“并无感觉”,因为没有看到。只是觉得三亚的大海太宽阔了,一眼望不到边。“大东海那个水清得哟,游泳时看得见自己的脚趾,就像现在的西沙。”

  她第一次听说珊瑚这个品类,是考进湛江海洋大学以后。

  即便彼时,黄晖与珊瑚的距离还属于无法丈量的阶段——她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主攻项目是淡水鱼。

  按照正常的轨迹,1990年黄晖毕业后回到江西工作;1993年到南昌水产研究所。“我记得有一座上下班要经过的八一桥,晚上黑灯瞎火的,觉得太可怕了,一定要考研考出来。”

  就这样,她考上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生——继续学习水产养殖。

  1996年,黄晖即将硕士毕业,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实习的时候,她再次来到海南,琼海市长坡镇青葛赤土村。

  黄晖还记得赶海的场景:孩子们下海捞龙虾,她也“不示弱”,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海参。

  现在想想,时间可能早已为她埋下与大海、与海南结缘的伏笔。

  广阔天地,就在眼前。

  “关门”与开门

  1996年成为我国珊瑚研究领域奠基人邹仁林的关门弟子,为黄晖打开了一扇门。

  实习期满,黄晖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时而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院里闲逛。

  正是一次“闲逛”,让她与珊瑚结下不解之缘。

  “那天我遇到了研究所工会主席,听说我还没找到工作,跟我提到邹仁林先生,说他手底下正缺人。”

  “缺人”是什么概念?

  她当然知道邹仁林老先生:我国珊瑚礁生态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当时年近退休,他的学生大多已出国。

  两个性格直爽的人,经过交谈,黄晖成为邹仁林的关门弟子,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真的不是小窗口,邹老先生当时是这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刚硕士毕业的黄晖来到三亚,她的第一项任务是进行珊瑚标本采集工作,摸清珊瑚礁“家底”。

  这次三亚之行,让黄晖与珊瑚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有一种感觉也在她心里萌动。

  3年后,黄晖借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期间,接触了许多我国顶尖的海洋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他们潜心海洋科研的治学态度深深地触动了她。

  “我下定决心攻读博士学位,专门研究珊瑚礁。”黄晖说,一开始她没有这个想法,是这几次经历改变了她。“我需要有一些雄心壮志。”

  真正的震撼来自于2002年,黄晖在西沙群岛潜水时,第一次见识了水下“热带雨林”的壮观,层层叠叠的珊瑚遍布其间。

  “我觉得真是太漂亮了!珊瑚特别的多,五彩斑斓,像陆地上的森林,又比森林的色彩美且灵动。穿梭、游憩其间的其他生物也很漂亮,海星啊,海胆啊,还有鱼。”

  鱼翔“潜”底

  黄晖每次潜水要背四五十斤重的设备,通常一待就是1—2个小时,整个过程充满风险。

  虽然,黄晖常常将“不安全的东西多了,潜水并非高风险”挂在嘴边,但深入大海,毕竟与陆地不同,潜水整个过程充满风险,设备操作要熟练,否则在水底下出现意外情况很难联系到外界。

  这些年,从福建、广东、广西到海南岛沿岸,以及西南中沙群岛等我国珊瑚礁分布区域,都留下了黄晖的足迹。

  而且,潜水也考验着一个人的体能,“下水很累”。

  黄晖说,每次潜水,要背四五十斤重的设备,通常一待就是1—2个小时,赶科研任务的时候一天下潜4次。“如果不小心碰到海胆被扎到,手会发炎肿胀,钻心地痛。”

  冬天潜水更受罪,出水的时候冷到“刺骨”,全身会发抖。加上长时间负重在海底作业的劳累,身体会透支。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助理研究员刘骋跃说:“那一刻会感觉太苦了。黄老师现在50多岁了,之前因为生病还做过一次手术,仍然坚持潜水作业,让人敬佩。” 

  “国外很多人七八十岁还能潜呢,我身体还是可以的。”黄晖仍然轻描淡写。“说实在的,跟团队内的几个骨干比,我潜水的次数还是少。每个人下去都有具体的任务,我现在下潜基本上属于‘闲逛型’,就是到处看看,珊瑚礁生长状况如何,有些种类在海底下和实验室的生长情况是否一样。”

  更常态且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下潜到海底搭建珊瑚苗圃,巡查珊瑚的生长情况,把珊瑚断枝带回来繁育,或是把培育好的珊瑚移植到海底。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体力和耐力。

  ——这些,黄晖并不愿意深谈,每次面对关切的询问时一带而过。因为在心里,这是她热爱的事业,所有的困难和危险既必然存在,也一定会被克服。

  在船上

  比起克服眩晕和其他艰苦,她觉得珊瑚的“船上”风浪更大。

  从海底到海上,晕船,是黄晖从业之初最大的挑战。

  海底作业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一天下潜两次是常态。刚开始不习惯,坐船到下潜海域还会晕船。

  “那时候条件差,坐着破旧的小渔船到下潜海域,船上还有老鼠。风浪大船抗不住,于是人在船上吐,老鼠就在脚底下窜。”

  2005年去西沙,黄晖和同事租了一条渔船,木头的,一天几千块钱,夜宿岛礁,早出晚归。“船真的好破,柴油船。船边好多汽油桶,我还纳闷,一问,是腌鱼用的。船家抓到鱼后放到里面,腌成梅香咸鱼。”

  “午餐”就在船上解决。黄晖记得那次风浪大,胃里翻江倒海。“你知道吗?那个鱼在桶里放得久了,拿出来的时候鱼里面爬出好多蛆,吃饭之前要拿水冲一下,才敢下口。”

  “同事就那样看着我,说你怎么吃得下。”一想起那个场景,黄晖忍不住笑了:不吃咋办?“会饿。”

  后来有人再问她在船上吐不吐的时候,黄晖都说“不吐”。“在海上长时间作业,不吃东西根本扛不住。”

  与其类似的还有潜到海下作业。当年学潜水的时候,要咬着呼吸嘴。也有人问她,在海底遇到突发情况,咬不住怎么办?真正到海底才发现,不可能咬不住。

  “开始研究珊瑚那会儿,在分界洲岛潜水,我直接在海底下吐了,吐完赶紧咬上呼吸嘴。”黄晖说,所以真不会咬不住。“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

  海上海下,黄晖和同事克服了诸多困难,为的是摸清珊瑚的“底子”。

  他们调查发现,海洋里的珊瑚礁正加剧退化,珊瑚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国内个别海域珊瑚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调查统计的50%-60%骤减到20%-30%,如果环境继续恶化,珊瑚就会加速死亡,最后只剩下一堆毫无生机的“白骨”。

  上了珊瑚“这条船”,黄晖感受到了风浪。“那个时候我们就很着急:哎呀,怎么办啊?”

  在她的知识储备里,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同森林之于陆地,重要性毋庸置疑。

  所以心之急,情之切。

  “它们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丰富的生物和渔业资源;具有保礁护岸的作用,可以抵御风暴潮流等对岛礁和海岸的侵蚀。”

  黄晖想起那些自由游弋的好看的鱼。“海里的鱼等很多生物都把珊瑚礁当作‘家’,在里面躲避风险,休养生息。所以珊瑚礁一旦被破坏,鱼类也就失去了家园,造成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等严重后果。”

  时不我待。

  相比于研究珊瑚礁为什么会退化,修复更加迫在眉睫。

  它们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丰富的生物和渔业资源;具有保礁护岸的作用,可以抵御风暴潮流等对岛礁和海岸的侵蚀。

  如果环境继续恶化,珊瑚就会加速死亡,最后只剩下一堆毫无生机的“白骨”。

  ——当年黄晖与同事潜入大海,感到“珊瑚礁修复迫在眉睫”

  黄晖及其团队事迹激发不同岗位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学榜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这两天,《三亚日报》“重量级”版面报道的“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团队与三亚珊瑚生态修复结缘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大家既为黄晖及其团队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守护珊瑚的执着干劲所折服,也为黄晖二十载如一日深耕专业,坚守一线、实干奋斗的敬业精神而感动。这进一步激发了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着大家在本职岗位上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榜样精神,书写人生精彩篇章凝聚奋进力量,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三亚建设新局面、争当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贡献力量。

  三亚“省级脱贫光荣户”胡建忠:

  “土里刨食”也能有大作为

  眼下,正是芒果催花的时节,在育才生态区青法村,三亚“省级脱贫光荣户”胡建忠只要有时间就往地里钻。“黄晖和她的团队修复珊瑚生态干出了一番事业,我坚信‘土里刨食’也能有大作为。”看完黄晖的报道后,胡建忠信心十足地说,他要以黄晖为榜样,甘当“老黄牛”,深入研究种植技术,努力让芒果的产值再翻上一番。

  渔民转行的出租车司机杨泽朱:

  要求子女以黄晖为榜样

  在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前,39岁的杨泽朱在三亚当了十几年的渔民,后来因为保护海洋生态的环境需要,他转业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或许正是这多年海上谋生的职业生涯,让他对海洋的保护多了一份关注,也对黄晖和团队的事迹深有感触。

  他说,自己以前常年出海捕鱼,风吹日晒非常理解与海打交道的艰难,而黄晖是一个“文化人”,还能多年坚守一线负重下潜作业,非常不容易。他信奉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付出才会有回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杨泽朱表示,自己将更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号召自己的几个子女一起学习黄晖的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有所成就。

  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部记者颜翔:

  让“笔力”更加接地气

  背负着40斤重的设备、潜到30多米深的海底、在失重状态下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20年如一日,种植珊瑚,修复海底生态……“如果不是对这份珊瑚礁事业由衷的热爱,如果不是对这片蓝色大海爱的深沉,是很难做到像黄晖这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黄晖的身上,我看到一名基层研究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和担当。”从业5年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部记者颜翔始终奔跑在新闻战线的一线,不管是会议现场,还是田间地头;不管是冲向疫情前线跟进报道,还是蹲点重大项目记录三亚发展,他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记录三亚故事,挖掘出了一篇又一篇鲜活的报道,5年间8篇作品获评省级新闻奖。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更要学习黄晖多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扎根基层,脚下多沾泥土,锤炼出好眼力,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让“笔力”更加接地气,书写出职业的责任与担当。

  黄晖及其团队事迹引发行业领域热议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春天”来了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珍

  近日,《三亚日报》推出特刊《“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一抹朝晖照珊瑚》,讲述了“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及其团队与三亚珊瑚生态修复结缘的故事。报道推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记者采访了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的专家学者,听听他们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希冀和期望。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

  坚守海洋保护的“初心”

  作为黄晖曾经的学生和同事,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在看到《三亚日报》特刊《“海底森林”守护者黄晖:一抹朝晖照珊瑚》后,不禁回忆起与黄晖团队在南沙群岛开展珊瑚礁研究的经历。“当时我们出海任务多,每次出海都需要两三个月,这是很辛苦和孤独的。作为带头人,黄晖老师总是冲锋在前,团队成员也拧成一股‘绳’无惧困难、无私奉献,致力于珊瑚礁保护和修复。”

  虽然后来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黄晖团队,但李秀保一直秉持这份海洋生态保护的初心,参加到海南大学海洋牧场团队中,该团队技术支持蜈支洲岛旅游区成功申报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热带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牧场珊瑚分布区域增加了20%以上,鱼类种类多达150余种。

  李秀保表示,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的努力,社会公众的参与都密切相关。如陆续出台了《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三亚市潜水活动珊瑚礁生态损失补偿办法》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些都是非常有力的政策保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教师王沛政:

  她专注执着的科学研究精神值得学习

  “黄晖教授团队是在我国对珊瑚礁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面研究起步较早的团队,在该领域研究有独特理解及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早些年黄晖教授团队在西沙和南沙艰苦的海洋环境条件下一直坚持研究,直到现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对珊瑚科学研究的专注与执着和不屈不挠、不怕失败的科学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教师王沛政说。

  珊瑚礁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王沛政介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珊瑚礁研究方面主要方向为珊瑚礁的生态修复、珊瑚的人工快速繁育和珊瑚的生物学等,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项目团队在校内建立了珊瑚活体种质养殖馆,养殖各种珊瑚活体60余种1000余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变暖导致海面温度上升,加上缺少严格的珊瑚保护政策和措施等,我国珊瑚礁覆盖率处于下降的趋势。”王沛政表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出台多项环境保护政策,珊瑚生态保护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以及百姓珊瑚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渔民转岗转业工作成效明显,污水处理系统逐步推广等举措,海南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向好,迎来了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春天”。

  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项目主管柯韶文:

  用黄晖的事迹提高百姓保护珊瑚礁意识

  “黄晖教授及其团队事迹报道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关注与反响,作为一名珊瑚礁保护从业人员,我感到开心和激动。”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项目主管柯韶文说,黄晖及其团队在珊瑚礁修复过程中,形成并推广珊瑚礁生态修复模式,对今后珊瑚礁生态恢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柯韶文说,近年来,在珊瑚礁保护和修复方面,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也做了大量工作,如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驻崖州湾科技城实验室暨南海珊瑚礁生态联合实验室,在南海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等。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的“热带森林”,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鱼类提供了栖息地。柯韶文认为,增强民众的珊瑚礁保护意识也同样重要,建议大力普及珊瑚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知识,让更多的民众知道保护珊瑚礁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