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社社长 陈 岚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年,是主流媒体阵地转变的十年,平台跨越的十年,技术创新的十年,“四力”提升的十年。四川日报大步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从一张报纸转变为一个集纸、端、网、号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从以报纸为中心转变为以新媒体为中心,从发行量超40万跨越到用户规模超1.1亿,从以人为主采写内容跨越到人机协同智能传播,着力打造“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构建 “全时全面全域”的智媒发展新格局。
一、全时壮大主流舆论,建强智慧主导的全媒内容体系
从一天一报到24小时全时传播,四川日报全媒体坚持内容为王,注重智慧主导,以高品质内容推动高质量传播。
一是理论主导。始终重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打造“学习早报”“学习小课堂”等视频产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今年6月总书记来川视察一周年之际,策划推出“向总书记报告”系列产品,全网阅读量破亿。始终重视理论阵地建设,持续做强四川日报“思想周刊”、川观新闻“思想频道”,作为理论宣传优秀案例入选“奋进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主题展中央展区;结合主题教育推出“中国式现代化100问”“理响巴蜀·六个一百”红色品牌工程等特色内容,引起业界关注。
二是价值主导。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价值,“江河上游看变迁”等特色专题获上级肯定,“给五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入选中国记协“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创精品十大案例”,“工业灯塔十城行”等唱响经济“光明论”,提升全国影响。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弘扬价值,推出 “考古中国 从蜀地出发”等重点策划,擦亮三星堆、三苏文化等金字招牌,恢复设立四川日报“川观文学奖”,创办“西岭雪”文艺评论频道,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民生民情共振中突出价值,“民情热线”栏目、民情频道每日更新,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为群众排忧解难,舆论监督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做强“川观辟谣”等品牌栏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三是产品主导。强化视听产品创新,全力打造“C视频”品牌,推出首席V观、太好“科”了等栏目矩阵,构建具有党报特色的视频传播生态;建设省级影像数字化服务平台“C视觉”,集优质视觉内容聚合、生产、传播和版权交易为一体。强化交互产品特色,“川观答题”作为创新型理论知识学习互动平台,受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肯定,获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奖,今年推出的“我们的新征程”网络知识竞赛,3个月参与互动超1亿人次。
二、全面变革智媒生产,建立智能引领的全媒技术体系
面向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探索以智能技术重构内容采编与传播全流程,在智媒理念引领、智媒技术研发、智媒团队建设等方面努力走在媒体前列。“四川日报全媒体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获第二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奖。
一是全面打造智能传播平台。建强移动传播平台,以川观新闻客户端为主平台,持续迭代升级,为用户提供“数字新智能、社交新体验”,累计下载用户规模居省级党报前列。建强智媒牵引平台,持续建设智媒编辑部,驱动人工智能与内容建设深度融合,构建人机协同生产的编辑部,产生聚合效应,形成“智媒大脑”。
二是全面变革智能生产流程。线索采集上,运用线索监控机器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自主研发的“一种数据智能爬取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内容采写上,研发大川机器人和小观数字人,积极探索AIGC生产。内容审核上,用安全监测系统“云眼”自动高效校正错误信息。内容分发上,“川观算法”首创五层算法体系,让主流价值判断与用户兴趣推荐相结合。流程融合上,打通新媒体采编系统和报纸出版系统,实现智媒采编一体化。
三是全面探索前沿智媒技术。加强前瞻性、基础性、应用型技术研发与应用,全力建设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已入选省“十四五”重大工程对口项目。数据方面,与省委网信办和省大数据中心深度合作,挂牌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改革示范点和网络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示范点。成果方面,联合开展的“健全网络智能综合治理体系研究”,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三、全域融入现代治理,建设智库驱动的全媒服务体系
把建设智库型媒体作为融合转型战略工作,以“川观智库”为品牌,深度融入省域治理体系,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建构智库服务矩阵。深入开展智库服务,打造特色鲜明的“问、参、论、评”四大产品系列,助力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解决真问题。深入开展群众服务,“问政四川”网络平台实现省内各级党政部门全覆盖入驻,2022年近10万人次问需、问难,相关党政部门回复率达98%;深入开展治理服务,“四川云”赋能省市县三级治理体系,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一体传播、综合运营等全流程服务。
二是建构智库研究支撑。注重全国视野,建立川观智库首席顾问体系,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等13位专家院士担任顾问。注重专业深耕,建立行业资深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体系,为日常研究提供依托。注重开放合作,建立机构研究体系,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开展常态化合作。
三是建构智库运行特色。突出思想的引领性,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统领,成功举办“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马院院长论坛等。突出系统的整体性,构建“1+N”组织运行架构,“1”即川观智库发展研究中心,“N”即四川日报全媒体各中心建立的若干智库单元,在编委会领导下分工协作分类考核。突出技术的驱动性,打造“数据资源汇聚、数据应用引领”的数据智库产品,获得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业界一等奖。
十年深融,十年跨越,“报”的定义已发生深刻变化,在移动化、智媒化发展新阶段,让我们积极拥抱新变化,书写新型主流媒体全时传播、全面变革、全域拓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