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路径优化研究
摘 要:媒体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正处于媒体智库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基于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发展现状,本文从战略规划、成果转化、内容生产和数据驱动等方面分析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智库建设顶层设计、与决策层良性互动、新闻与智库产品交互转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路径优化策略。
关键词: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路径优化
智库,源自英文think tank,通常是指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政府决策为研究宗旨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智库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咨询来支撑科学决策。①媒体智库以媒体组织为主体。 ②党的十九大以来,媒体智库建设迎来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中办、国办、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先后出台文件,鼓励支持媒体开展智库建设,兼具媒体传播力和智库影响力的媒体智库日益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碎片化、分众化、定制化、社交化的传播环境下,地方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优势逐步消解,凭借影响力和公信力对内容产品进行“二次销售”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③依靠新媒体或文化产业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的尝试步履维艰。主流媒体自带智库基因,具备向智库转型所需的政策、品牌、人才、内容和传播等诸多优势,依托智库创造服务价值的潜力巨大。智库建设关乎地方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地方主流媒体正处于以媒体智库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一、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现状
在政策推动和媒体自身转型发展需要的内外因素共同激励下,国内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在媒体智库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省级主流媒体方面:南方都市报提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性媒体”,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智库建设,初步形成数据报道、榜单评价、民意调查、咨询研究等系列智库产品;④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的南财智库,构建由多个垂直领域的研究院和课题组所组成的智库矩阵,通过持续举办各类高端论坛,不断释放智库效能;⑤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整合新闻热线与网络舆情资源,聚焦事关经济发展、民生利益典型问题,形成系列智库产品,为当地社会治理精准化提供内参服务。
地市主流媒体方面: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喉舌+智库+平台”为发展路径,创立东江舆情研究院、东江云媒大数据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为党政机关和各类机构提供智库内容产品并获得收益;⑥苏州日报报业智库立足苏州本地智力资源,面向长三角区域扩容专家库,激活智库人才储备;⑦沈阳日报依托多个面向区县市、委办局的全媒体工作室,实现舆情智库的精准服务与内容变现。⑧
总体来看,部分先行探索的地方主流媒体以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为己任,立足自身优势推动媒体智库建设,逐步走出一条媒体特色鲜明的智库发展道路。
二、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的现实困境
应该看到,地方主流媒体在智库生产要素禀赋上与中央主流媒体存在不小差距。除少数先行开展媒体智库建设实践的地方主流媒体之外,大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在智库建设上还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 战略规划:未能将智库建设作为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必要选择
地方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重心是将自身的内容、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向互联网主阵地倾斜,占领新兴传播阵地。信息传播领域已是“红海”,为构筑核心竞争力,地方主流媒体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融媒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广告经营能力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主流媒体在战略布局和取舍上,没有充分意识到智库建设是媒体未来发展的潜在增长极,只将智库建设作为战略发展次要选项。部分主流媒体依旧固守卖版面、卖时段的传统经营策略,逐渐错失媒体智库建设的窗口期。
(二) 成果转化:未能将智库产品生产与当地决策层需求有效对接
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所生产的智库产品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公共决策咨询服务。现实情况是,多数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并没有建立起与决策层常态化沟通的渠道或平台,由此会对媒体智库建设产生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大量高质量智库成果被闲置,无法与决策者谋面;二是地方主流媒体智库无从准确把握决策层这一最重要用户的智库产品需求,智库产品生产难以做到靶向服务、精准发力。
(三) 内容生产:未能将智库建设与媒体新闻生产相互融合
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内部会存在新闻生产与智库产品生产“两层皮”的问题,智库产品生产游离于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之外。由于主流媒体历来高度看重自身新闻宣传属性,一些地方主流媒体于是将智库建设边缘化,甚至只将智库产品生产作为临时性工作任务来看待。
(四) 数据驱动:未能将智库建设所需数据基础设施纳入融媒技术建设重心
数据是智库建设的关键要素,智库建设需要汇聚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的用户大数据。一些地方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架构上,更多是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采编流程、内容生产与分发的需求进行搭建,而对于智库建设所需数据基础设施则缺乏长远规划与细致设计。
三、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的路径优化
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并不是脱离媒体主业而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立足地方主流媒体的核心资源与比较优势创造智慧价值,以智慧服务倒逼媒体转型升级,以智库建设推进媒体迭代发展。
(一)从传媒到智媒,加强智库建设顶层设计
在战略规划层面,地方主流媒体应将智库建设纳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系统工程,制定明确的智库建设规划和任务推进时间表。在组织架构设计上,地方主流媒体应在内部设置专门负责智库建设的研究机构,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在效果评价上,地方主流媒体应将智库产品质量、成果转化率和产品变现能力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在品牌塑造上,地方主流媒体应充分借助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塑造客观独立、专业权威的智库品牌形象。
(二) 从传播者到智囊团,加强与决策层的良性互动
依托智库建设,地方主流媒体将不单只是一个新闻发布单位,而是服务于决策层科学决策的专业智囊团。地方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加强与决策层的良性互动。
一是敏锐把握决策层核心关切点。地方主流媒体的时政记者、行业战线记者,长期为地方决策者提供新闻服务,对决策者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核心关切点有直观准确的认知。根据自身研究优势,地方主流媒体可将决策层某一核心关切点作为智库课题,整合行业战线记者和媒体智库相关研究力量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二是将决策者应知而未知的典型共性问题转化为智库课题。地方主流媒体与社会基层接触广泛,其所开办的新闻热线、新媒体账号以及通讯员和评论员队伍能汇聚大量社会问题线索,通过文本挖掘、情感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手段,可以深度挖掘提炼出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典型共性问题,地方主流媒体可根据决策层需求生产定制化智库产品。
三是建立智库产品直达决策层的信息直报机制。快捷高效的信息报送机制是将媒体智库产品转化为公共政策的制度保障,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建立地方主流媒体智库产品直达地方决策者的信息直报机制。直报机制建立的关键是地方决策者要形成对地方主流媒体智库产品的信息依赖。地方主流媒体唯有前期通过生产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智库产品,来不断满足地方决策层的信息需求,方能有效促成直报机制的最终建立。
(三) 从割裂到交融,加强新闻与智库产品交互转化
新闻生产与智库产品生产并不相悖,而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关系,⑨两项业务的交互转化可以产生叠加倍增效应。
首先,新闻选题与智库课题可以实现交互转化。媒体智库依托线上网络舆情监测与线下新闻报料形成新闻选题资源池,从中筛选出高质量的线索提供给新闻生产端作为备用选题;具有思想性和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同时也拥有智库产品的基本属性,具备将新闻报道转化为智库课题的基础条件。
其次,新闻采编人员与智库运营人员可以实现交互转化。除引入“外脑”资源外,地方主流媒体应将新闻采编力量与智库研究力量双向打通,以智库课题带动具有独特观察分析能力的记者、编辑向智库分析师、研究员转化,以智库生产进一步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为新闻生产提供智力支持。
再次,新闻传播力与智库影响力可以实现交互转化。适宜公开发布的优质智库成果,通过媒体自有传播渠道发布和传播,会有效提升媒体智库行业影响力和智库成果转化率。媒体智库资源对新闻报道的提炼与升华,也会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含金量,增强新闻传播的思想动能。
(四)从经验到数据,加强智库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高质量智库产品生产需要充分的人机协同,将智库专家经验与数据挖掘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对于绝大部分地方主流媒体来讲,在融媒技术平台中加入数据分析模块是弥补数据分析短板较为可行的方式。然而,平台建设的巨额投入和后续维护费用仍是不少地方主流媒体转 型发展难以承受之重。⑩目前,各省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的省级技术平台均已搭建完毕。笔者建议,省级融媒技术平台应当向三个维度进行扩容:一是扩容省级技术平台大数据模块,支撑媒体智库进行数据采集和挖掘;二是向本省地市级主流媒体扩容,降低地市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自建大数据平台成本,形成全省统一的媒体数据库;三是向本省其他行业扩容,构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系统,为本省媒体智库建设提供海量数据资源。
四、结语
智库建设是地方主流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也是探索建立“新闻+政务商务服务”运营模式的有效途径。全媒体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唯有通过智慧转型,延伸媒体价值,创新服务方式,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枢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