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能量”与“大流量”: 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之道

2023-10-16 14:1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正能量大流量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之道

参评项目

新闻业务研究(期刊)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赵念民

编辑

陈国权

原创单位

大众日报

刊播单位

中国记者

年度刊期

2022年第10

刊播日期

2022-10-15

字数/时长

5100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2022年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题主线。围绕这一主题主线精心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重大主题报道时间长、容量大,如何做到平实平稳、创新出彩、高质高效?大众日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以加快融合转轴、提升全媒体生产力传播力为支撑,以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的实效为检验,着力让正能量实现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实践所需,围绕正能量生产、大流量传播深入分析、系统论述,在关键处、要害处着力,提出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突破的径路方法:一是聚焦正能量之核之要:紧扣新时代前进逻辑统筹谋篇,把贯通于故事之中,把融汇于互动之中;二是让正能量实现大流量:遵循传播规律,突出主题在融合上发力,扣着问题在变化上发力,贴着人心在关切上发力,创新传播在全程上发力;三是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深化融合转轴,优化运行机制,强化优质供给,创新内容管理。文章提出和阐释的规律性思路和办法,既具有鲜明大众特色,又具有复制借鉴价值。

社会效果

  文章在《中国记者》当期专题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首篇刊发,并在当期封面首条推介。《中国记者》公众号和搜狐、百家号、网易新闻、海报新闻、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等平台和机构账号纷纷转发。业界同行和学界专家对文章给予肯定,认为兼具实践性、理论性,有高度有深度,对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克服浅表化”“套路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很有借鉴意义。有些新闻媒体将文章作为记者编辑学习研讨材料,在策划、开展主题报道时参考运用,让主题报道既有声势、有规模,又接地气、动人心。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壮大主流舆论的重要方式,是重要实践命题也是重要理论课题。文章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全媒体生产传播格局下的正能量生产、大流量传播,对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展开分析论述,靶向准、角度新,选题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文章兼顾理论和实践,在时代逻辑、政治逻辑与融合传播规律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上下功夫,观点鲜明、理路清晰、论证有力。文章秉持系统观念,把握宏观与微观、兼顾路径与方法,从机制流程、业务重构、专业能力等方面探讨思路对策、提出具体打法,对全媒体时代守正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周柏豫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8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