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专项初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为让我们吃好,他们有多拼?
参评项目
融合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人民日报社
发布平台
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作品链接和二维码
(附后)
发布日期
2022-09-21 06:30
字数/时长
0:3
作品简介(含采编过程)
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人民日报、人民网推出“中国种子”特别报道,讲述老一辈育种人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而奋斗的故事,致敬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报国志。抢救性采访拍摄,留住科学家与种子的感人故事。历时3个月策划制作,深入报道“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五大种业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多位科学家因年事已高无法配合拍摄,更让团队深感抢救性采访的意义。最终拍摄的科学家平均年龄78岁,最大的两位86岁。突破性融合创新,搭建“微缩田园”实景拍摄。12人耗时20天,用小麦、玉米、棉花等作道具,搭建出5种场景共20多平方米的“微缩田园”。小小种子化身“房子、瀑布、雪花”,借助微缩摄影技术,观众犹如穿行童话世界。在SVG产品中,点击图片即可切换海报,并触发科学家的原声告白。融合创新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践行“四力”深入调查,权威性趣味性相得益彰。团队克服疫情、高温等困难,奔波3000多公里,曾在一天之内从40℃高温的田间转场到-20℃的种子库,不怕苦累,拍摄了大量独家镜头,并邀请农业农村部的专家把关。作品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浓浓烟火气,滋养爱国情,是极富感染力的主题宣传。
社会效果
传播数据亮眼,人物富有感召力。作品总曝光量1亿,参与互动的网友超14万。微博话题“中国人养活中国人”登上微博热搜榜前10名。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有粮就有满满的安全感,感恩所有为中国饭碗努力的人”“致敬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创新效果突出,多次获得行业认可,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融媒体体验区展播。作品荣获人民日报社2022年新媒体视频创新大赛创新大奖(第一名)、人民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优秀产品一等奖。此外,作品还入选2022首都女记协短视频十大精品案例。作品真实感人,广受种业领域赞誉。作品说出了几代中国育种人的心声,推出后广受种业领域赞誉;集中了国内外顶尖农业育种学者的第二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也播放了该作品。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聚焦重大主题,报道时机把握得当,彰显媒体担当。通过抢救性采访拍摄,讲述了老一辈育种人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而奋斗的故事;重视“网生时代”的融合之美,报道风格清新生动,画外音真实感人。微缩摄影、SVG互动等技术创造性融合,营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五位白发苍苍的“农民”科学家可亲可敬,既有精神感召力,又有情感贴近性;传播效果较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集体人员名单
作者(主创人员)
刘莉莉、朱伟、纪雅林、李娜、罗彦、唐露薇、李根、刘云、王捷、刘凡、巩育华、臧春蕾、娄霄霄、张伟昊、邓剑洋、万能、胡琳、刘蕊、汪晓波、张伊、常钦、刘晓宇、白光迪、毕京津、王者
编辑
刘磊、韩晓丽、彭俊、张玉珂、李鉴、翟巧红、姜越、张素玲、霍雨佳、程萱、赵娜、吴佳秀、杨斌
作品标题
为让我们吃好,他们有多拼?
参评项目
融合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人民日报社
发布平台
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作品链接和二维码
(附后)
发布日期
2022-09-21 06:30
字数/时长
0:3
作品简介(含采编过程)
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人民日报、人民网推出“中国种子”特别报道,讲述老一辈育种人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而奋斗的故事,致敬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报国志。抢救性采访拍摄,留住科学家与种子的感人故事。历时3个月策划制作,深入报道“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五大种业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多位科学家因年事已高无法配合拍摄,更让团队深感抢救性采访的意义。最终拍摄的科学家平均年龄78岁,最大的两位86岁。突破性融合创新,搭建“微缩田园”实景拍摄。12人耗时20天,用小麦、玉米、棉花等作道具,搭建出5种场景共20多平方米的“微缩田园”。小小种子化身“房子、瀑布、雪花”,借助微缩摄影技术,观众犹如穿行童话世界。在SVG产品中,点击图片即可切换海报,并触发科学家的原声告白。融合创新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践行“四力”深入调查,权威性趣味性相得益彰。团队克服疫情、高温等困难,奔波3000多公里,曾在一天之内从40℃高温的田间转场到-20℃的种子库,不怕苦累,拍摄了大量独家镜头,并邀请农业农村部的专家把关。作品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浓浓烟火气,滋养爱国情,是极富感染力的主题宣传。
社会效果
传播数据亮眼,人物富有感召力。作品总曝光量1亿,参与互动的网友超14万。微博话题“中国人养活中国人”登上微博热搜榜前10名。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有粮就有满满的安全感,感恩所有为中国饭碗努力的人”“致敬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创新效果突出,多次获得行业认可,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融媒体体验区展播。作品荣获人民日报社2022年新媒体视频创新大赛创新大奖(第一名)、人民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优秀产品一等奖。此外,作品还入选2022首都女记协短视频十大精品案例。作品真实感人,广受种业领域赞誉。作品说出了几代中国育种人的心声,推出后广受种业领域赞誉;集中了国内外顶尖农业育种学者的第二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也播放了该作品。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聚焦重大主题,报道时机把握得当,彰显媒体担当。通过抢救性采访拍摄,讲述了老一辈育种人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而奋斗的故事;重视“网生时代”的融合之美,报道风格清新生动,画外音真实感人。微缩摄影、SVG互动等技术创造性融合,营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五位白发苍苍的“农民”科学家可亲可敬,既有精神感召力,又有情感贴近性;传播效果较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集体人员名单
作者(主创人员)
刘莉莉、朱伟、纪雅林、李娜、罗彦、唐露薇、李根、刘云、王捷、刘凡、巩育华、臧春蕾、娄霄霄、张伟昊、邓剑洋、万能、胡琳、刘蕊、汪晓波、张伊、常钦、刘晓宇、白光迪、毕京津、王者
编辑
刘磊、韩晓丽、彭俊、张玉珂、李鉴、翟巧红、姜越、张素玲、霍雨佳、程萱、赵娜、吴佳秀、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