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 
 作品标题  | 
 三代人七十二载的守护  | 
 参评项目  | 
 通讯(报纸)  | 
|
| 
 体裁  | 
 
  | 
|||
| 
 语种  | 
 中文  | 
|||
| 
 作者(主创人员)  | 
 何祖谋  | 
 编辑  | 
 李智勇、吴光辉、陈崇龙  | 
|
| 
 原创单位  | 
 福建日报社  | 
 刊播单位  | 
 福建日报  |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关注6版  | 
 刊播日期  | 
 2022-04-07  | 
|
| 
 字数/时长  | 
 2531字  | 
|||
|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作为党报记者,我们注重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022年清明节前夕,记者从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汤家三代人连续72年为秦福河烈士扫墓这一线索,即赶赴三明市将乐县采访。汤顺荣是将乐县渡头村村民。1950年,怀着对人民解放军的无比崇敬之情,汤顺荣的爷爷汤七根、父亲汤万丛将山东籍解放军战士秦福河的遗体从金溪河捞起安葬。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都会去祭扫。汤七根走不动了,就把祭扫烈士墓的任务交到了儿子手中。之后,汤万丛为烈士迁坟立碑,年年祭扫,还通过不懈努力,寻找到秦福河烈士远在天津的女儿秦洪花。1998年,汤顺荣退伍返乡,接过父亲手上的“接力棒”,带着孩子年年祭扫烈士墓,让好家风世代相传。同时,把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融入创业中,办企业以诚信为本,向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学生捐款,接收多名退役军人就业。作品再现革命先烈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情景,赞扬了汤家三代人72年光荣接力,谱写了“信守承诺,爱国拥军”新篇章。  | 
|||
| 
 社会效果  | 
 作品在报纸、移动客户端、门户网站等平台同步刊发。文章刊发后引起广泛良好的社会反响,腾讯网、中新网、中宏网等多家平台转载。广大读者和网友纷纷转发,为汤家三代人点赞,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众号转载后,当天浏览量破万。崇尚英烈、缅怀英烈,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的各种活动在全省各地展开。汤顺荣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为机关、学校、企业、军营宣讲20多场,分享汤家人与军旅结下的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报道刊发当年,汤顺荣即被授予三明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作品紧扣热点,题材重大,立意高远。本文时间跨度长,作者采访深入,掌握大量翔实的新闻事实,汤家三代人守护一座烈士墓的义举跃然纸上,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文章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叙事讲求历史纵深感,注重细节刻画,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令人感受到红色信仰薪火相传,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