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米高度”看南京,我与城市共成长

2023-10-17 10:0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一米高度看南京,我与城市共成长

参评项目

新闻访谈 (广播)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邓超

编辑

余多志、陈功、任晓润

原创单位

南京广播电视台

刊播单位

南京广播电视台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FM98.1南京经济广播

刊播日期

2022-12-29 11:10

字数/时长

0:31:52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该节目通过对小小民生观察员活动的跟踪访谈,既凸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科教兴国理念,也展现了南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创新实践。以小见大,难能可贵。该节目从小朋友众多建议案中选择了三个进行展开,各有侧重,用心良苦。一是小学门口的彩色斑马线,这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提案,不仅确实与众不同,而且孩子们可以天天见到。访谈主要围绕提案的提出和实施的过程展开,突出的是孩子的童心、家长的期望,还有交管部门举一反三为代表的社会支持。二是农贸市场的菜宝宝自习室,这是最戳人心和泪点的提案。经营户的子女大冬天在窜风且嘈杂的市场一角做作业,大家都熟视无睹,但一个小暖男却上心了。这也是唯一抄近路直接推进的提案,访谈主体是提案的落实进程,展现了成年人的愧疚和孩子视角的可贵三是科创院企小学生开放日,这是最具时代感的提案,立意高,角度巧,确实勾连到了我们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神经点。小提案人思路清晰,表达生动,主办方敏锐的洞察、周到的操作和到位的点评,浑然一体,为整个活动,也包括这档节目锦上添花。节目结尾用孩子们的话概括这项活动的意义,自然明了,富有深意。

社会效果

  教育,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和热点,培养和教育全面发展的少年儿童,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该作品的主题极易产生共情,带来积极影响。节目播出前及播出后,通过公众号推文、宣传海报,以及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等播客平台广泛传播,节目音频在众多中小学家长群中接力转发,实现了节目传播的效应覆盖和持续影响,因其主题突出、采访细致、细节打动人心而引起众多共鸣。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节目通过对小小民生观察员活动的跟踪访谈,以独特的视角表现出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强大动能,作品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制作精良,主持人引导得当,访谈到位,通过小朋友三个提案及其落实过程的故事,展现了南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创新实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牛青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8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