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

2023-10-17 11:0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正在经历着极枯的巨大考验。923日,江西省发布枯水红色预警,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7.10米,刷新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水位。

  鄱阳湖是“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栖息着我国半数以上的长江江豚。此时的鄱阳湖,河床干涸龟裂,水域面积减少,长江江豚能否畅游?

  鄱阳湖是国际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年有60万至8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其中包括全球98%的白鹤。而此时的鄱阳湖,浅水区鱼虾减少,苔草纤维老化,即将抵达的候鸟大军,食物是否充足?

  9月1日,永修吴城的洲滩上,原本10月之后才能看到的湖床草原,已郁郁葱葱。这样的繁盛,藏着隐忧。越冬候鸟中三分之一是雁类,它们主要以嫩草为食。可到候鸟来时,嫩草已老,雁类食物必受影响。为此,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1.6万平方米的草滩上开展苔草刈割实验,促使苔草长出嫩芽,并通过设置不同刈割时间间隔、频次等方式,探索为雁类提供最佳“食谱”。实验结果将用来指导湖区其他地区的刈割工作。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龚磊强告诉记者,针对低枯水位的提前,鄱阳湖保护区科学合理调控水位,加强了水鸟、水位、水闸、植被、鱼类等监测频次,并对保护区内具备控水条件的碟形湖水位进行管理,做好科学调控,为水鸟、水生动植物等繁衍栖息,提供必要的生态需水量。

  9月21日,都昌江豚巡护队队长占柏山正在松门山水域巡护。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之后,都昌渔政部门和巡护队员全天候加强巡护。今年,占柏山的儿子也加入了江豚巡护的队伍。父子齐上阵,共同护江豚。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副局长詹书品介绍,鄱阳湖干旱对长江江豚的生存带来较大威胁。防患于未然,96日,鄱阳湖首次低枯水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启动。921日,鄱阳湖极枯水位长江江豚应急巡查科考启动。927日,湖区内长江江豚伤亡风险隐患较大水域的再次摸底完成,并明确每个易搁浅、被困水域的应急救护方案。

  9月17日,余干康山乡,挖掘机正在施工打通被围困的小水体,使它连通主河道,尽可能让小水体的水生生物自然回归到主河道中。同时,渔政部门向水体中投放生物试剂,预防鱼类因生存密度增加而导致暴发性出血病。鄱阳县主动增殖放流小型鱼类,为江豚增加饵料。都昌县做好了极端情况下大规模紧急救护江豚的准备。

  江西正以全省之力,共同应对鄱阳湖此次极枯的严峻考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韩建平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8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