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 
 作品标题  | 
 沪明往事  | 
 参评项目  | 
 新闻纪录片 (电视)  | 
|
| 
 体裁  | 
 
  | 
|||
| 
 语种  | 
 中文  | 
|||
| 
 作者  | 
 邓金木 、黄敏、胡晓蓓、游丁琳、廖传良、董博涵、陈华安  | 
 编辑  | 
 陈列平、郑建武、林菲  | 
|
| 
 原创单位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 
 刊播单位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 
|
| 
 刊播版面  | 
 福建电视台 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 
 刊播日期  | 
 2022-12-31 19:00  | 
|
| 
 字数/时长  | 
 0:30:0  | 
|||
| 
 采编过程  | 
 三明,原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两座城市红色底蕴相合、人缘相亲。60年前,为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大批上海建设者来到三明,与当地民众携手在平地上建起新兴工业城市。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明确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沪明两地续写新时代山海与共的红色深情。为记录沪明合作的红色记忆、传承三线建设的时代精神,主创团队历时一年,辗转10座城市,协调20个单位部门,拜访100余位党史研究专家和建设亲历者,搜集珍贵档案资料,开展抢救式采访,梳理了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用影像化的方式呈现并存档“过往的记忆”。该片共三集,讲述了“小三线”建设背景下,一群热血澎湃、理想高远、忠诚坚定的年轻人,从繁华大都市到边远山区流淌汗水、挥洒青春的感人故事,以个体窥见时代,以往事观照当下,勾勒出奋斗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进革命老区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对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新时代沪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 
|||
| 
 社会效果  | 
 2022年底,上海、三明两地新时代对口合作工作全面展开。该片首播就成为两地媒体关注的焦点,社会反响热烈,最高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累计浏览量逾3000万人次,把新一轮沪明合作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上海广播电视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上海党史镜报等媒体,纷纷进行转发报道,并推出相关延伸报道20多篇(次)。三明媒体后续制作了四期《沪明往事》观后感专题节目。2023年2月,该片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掀起了又一轮宣传热潮。由于该片触摸到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在互联网上传播后,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多次转载,相关内容全网传播量破1亿,多个话题引网友共情热议,视频传播量近1000万。节目播出后,在学术界、媒体界引发关注,在党史界和学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之后举办的纪录片《沪明往事》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片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
| 
 初评评语  | 
整部记录片用心用情采访详实,收集了大量历史珍贵资料和影像,通过亲历者口述,用影像化的手段呈现了一段特殊不能遗忘的历史。个体记忆关照宏大叙事,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建设者们的初心使命。照应现实,新的历史征程依旧需要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前赴后继的付出与努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