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阿伟书记的承诺 |
参评项目 |
典型报道(电视) |
|
体裁 |
新闻专题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杨川源、孙汉辰、许勤、董孝烽、张洁云 |
编辑 |
程波、邵一平、王西 |
|
原创单位 |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
刊播单位 |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 |
刊播日期 |
2022-12-28 18:31 |
|
字数/时长 |
0:12:32 |
|||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早在2018年,浙江安吉县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带着村里19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要向中西部捐赠扶贫茶苗增收致富。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他们为党分忧的做法和精神,勉励大家先富带后富。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让“一片叶子”再富多方百姓。四年间,盛阿伟带领团队先后62次奔波到访并向贵州、四川、湖南“三省五县”37个村,捐赠近三千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带动6661名老乡增收致富。就在很多人认为他兑现承诺之时,盛阿伟主动直面受捐地亟待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现实难题,再次承诺“我们要让更多人富起来,不能撂挑子!”。报道以“白叶一号”丰产期前的最后一个冬季茶叶养护期为切入,记录盛阿伟第63次直奔问题深入贵州山村,建立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种茶叶,到种理念、种梦想,鼓励群众 “把饭碗捧在自己手上”的故事。该作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切入时代话题。不仅真实、生动地展现了“阿伟书记”的务实与担当,更及时、深刻地反映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紧迫性与艰巨性,有力传递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发展信念,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时代价值。 |
|||
社会效果 |
该典型报道充分围绕时代热话题,刻画热人物,追踪热问题。播出后得到央视频、学习强国、B站等头部视频平台,及浙江省内市县等政务平台的转发,全网累计播放破千万次。全国各地网友参与乡村振兴讨论,为阿伟书记的务实点赞。报道加速了浙江安吉县持续扩大捐赠规模,强化乡村振兴党建联建;湖南、贵州多地党校,将此报道作为乡村振兴培训的视频教材,有效推动了“白叶一号”在“三省五县”37个受捐村“返租倒包”模式的推广,增强了群众参与度,提升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出了实用探索,彰显了主流媒体在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中的推动力和引领力。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一片叶子”带动更多群众致富的嘱托,安吉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作出了“我们要带动更多人富起来,不能撂挑子!”的朴实承诺。该报道直面问题,探究方法,是一篇极具时代价值的典型报道。主题重大回答时代之问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如何加速提升中西部被帮扶地的“内生动力”?紧扣时代之问,报道激活四年跟踪积累,精准切入发展节点,真实记录了向“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的浙江安吉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牢记总书记回信中“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嘱托,坚持不懈,自加压力,努力实现让老乡们从种茶叶,到种理念,种梦想,“把饭碗捧在自己手上”的共同富裕目标。立足现实引发时代共鸣该报道平实、真实,不拔高典型人物,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引发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中人、财、物、市场等要素,如何激发、统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站位高、视角新,方法实,播出后央视频、B站等平台纷纷转发,全网点击量破千万。报道内容深入扎实,被湖南、贵州等地党校作为乡村振兴培训教材。问题导向塑造时代典型该报道以“阿伟书记的承诺”为追踪载体,通过塑造与阿伟书记一起奔跑在乡村振兴奋斗路上的“三省五县”基层人物群像,生动展现推动乡村振兴行动之变,思想之变,作风之变的紧迫性与艰巨性。立体、鲜活地塑造了奔走在共富路上务实、担当的基层党员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