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冬奥“三记”(一)生命飞扬——冬奥火炬诞生记
 
参评项目
 
新闻纪录片(电视)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钱丹丹、赵怡、齐芳、马勇杰
 
编辑
 
齐芳
 
 
原创单位
 
北京广播电视台
 
刊播单位
 
北京广播电视台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冬奥纪实频道
 
刊播日期
 
2022-01-21 19:30
 
 
字数/时长
 
0:30:0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该片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要形象景观之一——冬奥火炬诞生过程。从2020年开始,在高度保密前提下,摄制组辗转多地,跟踪采访各个设计、研发制作团队,将冬奥火炬创意、设计、评选、修改、制作及最终亮相的全过程悉数记录,其中很多都是独家宝贵影像。而这部30分钟的纪录片是唯一一部完整呈现了冬奥火炬从设计之初到量产全过程的视频作品。该片不但呈现了冬奥火炬产生过程,还深度解读了它所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该片对其作为“全球首支开放式碳纤维氢能手持火炬”的科技含量也做了详尽介绍,要兼顾柔和朴实的自然曲线和绿色环保理念,挑战空前,研制人员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通过这支火炬,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智造,进而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两年多的时间,火炬研制团队彰显大国工匠精神,摄制团队同样以匠人精神来打磨作品,拍摄时没有错过火炬研发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经常为了一根线条、为了燃烧实验,反复拍摄十余次,就为了捕捉到完美成功的那一刻,最终才能从海量素材中提炼出精华凝结成片。2022年初,冬奥组委建议该片作为预热宣传安排在火炬传递活动前首播。
 
 
社会效果
 
    冬奥火炬诞生记与制服诞生记、奖牌诞生记组合而成的《冬奥“三记”》项目,在摄制之初就因为题材重大,获得了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0年度特别项目扶持。该片的进展一直受到北京冬奥组委关注,文化活动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领导多次对该片进行审看把关。该片播出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石化等相关火炬研发单位专门组织员工观看,播出后,冬奥组委以及参与研制火炬相关人员都对该片给予高度肯定并积极转发。该片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多次重播,截至2022年4月30日,共计播出超过30次,该片以紧凑的叙事、精炼的表达展示了冬奥相关产品背后的故事,大力弘扬了匠人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数据及社会口碑。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冬奥火炬在研发阶段需要高度保密,北京冬奥纪实频道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平台,特别得到授权能够跟踪拍摄火炬研发全程,成为此项目跟拍时间最长的摄制团队。该片拍摄机会难得、素材详实、剪辑生动,其中火炬内部精密结构等画面都是经冬奥组委授权后首次、独家向公众展示,多维度解读让观众全面而深度地了解冬奥火炬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精髓。而片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让观众感受到冬奥火炬产生的不平凡的过程。因此,冬奥组委特别建议在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5天之际播出该片,为火炬传递活动预热,达到了最佳宣传效果。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结束,而《冬奥“三记”(一)生命飞扬——冬奥火炬诞生记》为冬奥完美留档,这部纪录片不但是奥运遗产的珍贵影像档案,也是奥运幕后英雄们的荣誉簿,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奥运精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诠释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无穷魅力和前进步伐。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 
 作品标题  | 
 冬奥“三记”(一)生命飞扬——冬奥火炬诞生记  | 
 参评项目  | 
 新闻纪录片(电视)  | 
|
| 
 体裁  | 
 
  | 
|||
| 
 语种  | 
 中文  | 
|||
| 
 作者(主创人员)  | 
 钱丹丹、赵怡、齐芳、马勇杰  | 
 编辑  | 
 齐芳  | 
|
| 
 原创单位  | 
 北京广播电视台  | 
 刊播单位  | 
 北京广播电视台  |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冬奥纪实频道  | 
 刊播日期  | 
 2022-01-21 19:30  | 
|
| 
 字数/时长  | 
 0:30:0  | 
|||
|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 
 该片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要形象景观之一——冬奥火炬诞生过程。从2020年开始,在高度保密前提下,摄制组辗转多地,跟踪采访各个设计、研发制作团队,将冬奥火炬创意、设计、评选、修改、制作及最终亮相的全过程悉数记录,其中很多都是独家宝贵影像。而这部30分钟的纪录片是唯一一部完整呈现了冬奥火炬从设计之初到量产全过程的视频作品。该片不但呈现了冬奥火炬产生过程,还深度解读了它所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该片对其作为“全球首支开放式碳纤维氢能手持火炬”的科技含量也做了详尽介绍,要兼顾柔和朴实的自然曲线和绿色环保理念,挑战空前,研制人员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通过这支火炬,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智造,进而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两年多的时间,火炬研制团队彰显大国工匠精神,摄制团队同样以匠人精神来打磨作品,拍摄时没有错过火炬研发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经常为了一根线条、为了燃烧实验,反复拍摄十余次,就为了捕捉到完美成功的那一刻,最终才能从海量素材中提炼出精华凝结成片。2022年初,冬奥组委建议该片作为预热宣传安排在火炬传递活动前首播。  | 
|||
| 
 社会效果  | 
 冬奥火炬诞生记与制服诞生记、奖牌诞生记组合而成的《冬奥“三记”》项目,在摄制之初就因为题材重大,获得了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0年度特别项目扶持。该片的进展一直受到北京冬奥组委关注,文化活动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领导多次对该片进行审看把关。该片播出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石化等相关火炬研发单位专门组织员工观看,播出后,冬奥组委以及参与研制火炬相关人员都对该片给予高度肯定并积极转发。该片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多次重播,截至2022年4月30日,共计播出超过30次,该片以紧凑的叙事、精炼的表达展示了冬奥相关产品背后的故事,大力弘扬了匠人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数据及社会口碑。  |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冬奥火炬在研发阶段需要高度保密,北京冬奥纪实频道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平台,特别得到授权能够跟踪拍摄火炬研发全程,成为此项目跟拍时间最长的摄制团队。该片拍摄机会难得、素材详实、剪辑生动,其中火炬内部精密结构等画面都是经冬奥组委授权后首次、独家向公众展示,多维度解读让观众全面而深度地了解冬奥火炬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精髓。而片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让观众感受到冬奥火炬产生的不平凡的过程。因此,冬奥组委特别建议在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5天之际播出该片,为火炬传递活动预热,达到了最佳宣传效果。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结束,而《冬奥“三记”(一)生命飞扬——冬奥火炬诞生记》为冬奥完美留档,这部纪录片不但是奥运遗产的珍贵影像档案,也是奥运幕后英雄们的荣誉簿,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奥运精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诠释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无穷魅力和前进步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