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大学毕业论文致谢写了6000余字

2023-10-26 11:1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大学毕业论文致谢写了6000余字

  参评项目

  典型报道(新媒体)

  体裁

  系列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张维纳

  编辑

  朱建华

  原创单位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发布平台

  大武汉客户端

  作品链接

  和二维码

  (附后)

  发布日期

  2022-06-16 到 2022-12-19

  字数/时长

  2573 0:1:11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一、新闻敏锐,独家发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惦记那里的群众。十九大后,总书记首次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去的就是凉山。二十大召开前,记者敏锐地从2022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公示对象中,独家发现了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 二、精选角度,把握时机。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苏正民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一名大学生。面对采访,“感谢”是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一路走来,他要感谢的人太多,毕业论文致谢部分写了6000多字、点名感谢了65人。编辑部决定,以论文致谢为切入点,选择苏正民参加毕业典礼当天以全媒体的方式推出报道,同时刊发他的论文致谢。 三、持续跟进,引领舆论。首发报道在全网形成热搜刷屏效应,苏正民真实的经历,朴实的叙述,可信、可察、可感,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长江日报后续对苏正民返回凉山支教、2023年五一期间带学生到武汉研学等持续进行全媒体报道,不断引领舆论。苏正民还受邀在长江日报开设了“支教日记”专栏。

  社会效果

  一、报道在全网形成热搜刷屏效应。长江日报首发及追踪报道,多次登上热搜,微博话题过亿,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或转载或报道或评论以多种形式跟进,仅人民日报就3次评论,央视10余次播发报道,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引发共鸣。苏正民来自凉山,毕业后回到凉山支教。他的经历,他的故事,他的感恩奉献感动和激励着全国众多网友。 三、感染和激励青年学子接力奉献。多位热心读者向苏正民家乡学校捐物捐钱,武汉市慈善总会为苏正民发起的“阿依公益书屋”项目募集建设资金。报道感染和激励青年学子接力奉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名学生将于2023年8月前往凉山接替苏正民继续在凉山州越西县二中支教。报道在众多凉山学子中播撒了一颗颗追光逐梦的种子:努力奋斗,在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苏正民是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季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受邀参加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展示中国青年的自信与正能量,2022年12月31日晚亮相央视跨年晚会,鼓舞全国观众在新的一年奋发向上。 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他从放羊娃成为名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致谢6000多字中点名感谢65人,后兑现承诺返回家乡凉山支教。大学期间,他从事志愿服务,发起公益活动,苏正民的故事是时代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长江日报从公示的“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名单中挖掘出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独家报道,后精心策划,层层推进,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整个报道不仅新闻性强,时度效把握得当,还引起多家主流媒体跟进,在全网形成热搜刷屏效应,感染和激励众多网友,并获上级宣传部门阅评肯定,实现了新闻、宣传、融合、传播的有机统一。这背后既体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四力”,也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一次生动实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