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河“地上悬河”历史正在被改写 二十一年调水调沙使下游主河槽下切3.1米

2023-10-27 15:3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黄河地上悬河历史正在被改写 二十一年调水调沙使下游主河槽下切3.1

参评项目

消息 (报纸)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马姗姗、谢文、邢宇皓

编辑

常戍、吴晓杰、包晗

原创单位

光明日报

刊播单位

光明日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1版要闻

刊播日期

2022-12-29

字数/时长

980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黄河地上悬河历史正在被改写》,是光明日报2022年推出的重点栏目这些年,我们创造的奇迹的首篇,报道了我国黄河治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改写黄河地上悬河历史。这篇消息,透过黄河治理的这一重大时刻,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蔚为大观的奇迹。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淤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黄河成为地上悬河,两岸人民头顶犹如放置了一个硕大的水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古都开封曾6次被淹,造成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没有找到治理黄河的有效办法。黄河成为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 202212月底,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调水调沙实施21年来,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意义非凡,立即进行了采访。 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对地上悬河来说,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水利专家如何殚精竭虑孜矻探索找到治黄妙方?怎样将淤积在河道及水库中的泥沙尽可能多地送入大海?针对上述问题,记者深入采访相关职能部门、水利专家等,进行了及时报道和准确解读。

社会效果

  稿件刊发后,社会影响广泛,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多家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纷纷进行了转载。网友留言表示:了不起的成就!”“为中华民族智慧点赞!”“治理黄河真是不容易,厉害!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题材特别重大。解决黄河淤积,是中华民族千年夙愿,也是世界级难题。21年调水调沙,改写黄河地上悬河历史,是一件可以写入新中国历史的重大新闻。 时效性很强。记者从水利部获悉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这一信息,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新闻的重大价值,第一时间开展实地采访、深度访谈。 解读精准。黄河治理,是老百姓关心关注,又极具专业性的话题。这篇消息兼顾普通读者的接受度和业内人士的专业度,对黄河治理最新成果进行权威性、通俗化解读,使得外行不觉深,内行不觉浅,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是重大成就报道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行文考究。千字之内,将黄河治理最新成果、关键技术突破、划时代意义,清晰呈现。标题抓人,语言晓畅,言简意赅。一篇消息,既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又将新闻的鲜活性和历史的纵深感巧妙融合,可读性强。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葛燕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9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