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 
 作品标题  | 
 情怀  | 
 参评项目  | 
 重大主题报道(新媒体)  | 
|
| 
 体裁  | 
 新闻纪录片  | 
|||
| 
 语种  | 
 中文  |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 
 原创单位  | 
 新华社  | 
 发布平台  | 
 新华社客户端  | 
|
| 
 作品链接 和二维码  | 
 (附后)  | 
 发布日期  | 
 2022-10-17 22:59  | 
|
| 
 字数/时长  | 
 0:45:35  |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由新华社出品的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播出,首次从人民、文化、天下三个维度系统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智慧、雄才伟略、人格风范。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由新华社历时9个月摄制。摄制组深入调研采访、精心写作打磨、精彩融合呈现,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行走12个省份取景,采访梁家河的村民、大凉山的孩子、抗疫医疗队的医生、文化保护传承人、“一带一路”受益者等,采集了98个小时素材。这部中英双语纪录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作,在内容选取上,用多种声画艺术元素,充分展现总书记的语境、情境、心境;在整体形式上,以小故事与大情怀结合,用完整的逻辑线、叙事线、情绪线,让影片可读可感可信;在叙事风格上,用生动细腻的情节、精致大气的镜头、朴素自然的叙事,打造出极具电影感的视听体验。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中文版首播后全网置顶,实现刷屏之效;英文版连续三天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平台推出,片中故事引起世界共鸣,与中文版形成相互呼应、内外联动的传播链条。  | 
|||
| 
 社会效果  | 
 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中文版播出后镇版刷屏,每集全网置顶,学习强国首页大图展示,腾讯插件头条推荐。新华社客户端总浏览量700万、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突破10万+,全网总浏览量超过3.8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很好的舆论氛围。英文版总浏览量超过1000万次,互动量19万次,网友积极留言,“他是真正的人民领袖”“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值得敬佩”“他推行的举措帮助了世界”。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由新华社独家策划,内容选取、整体形式和叙事风格在同类题材中均属首创,充分展现总书记的思想智慧、雄才伟略、人格风范。这组“三大情怀”报道以纪录片为主体、多媒体融合发力,播出后实现刷屏之效,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形成宣传高潮,是一部策划独到、主题鲜明、制作精良、传播广泛的重磅力作。  | 
|||
| 
 集体人员名单  | 
||||
| 
 作者(主创人员)  | 
 武笛、韩曦乐、李光正、丁汀、张侨、张嘉琪、周旋、吴鲁、饶饶、杨焱彬、吴飞座、洛登、朱高祥、王军锋、卢佳、梁爱平、张海舟、薛晨、郎兵兵、林凯、孔令杭、殷晓圣、张墨成、谢锷、牛小溪、苏轶人、朱龙川  | 
|||
| 
 编辑  | 
 梁碧波、邱红杰、张晓松、刘华、鞠鹏、王绚、杨依军、林晖、吴晶晶、杨文荣、唐兴、姜潇、王秋韵、包昱涵、袁睿、张爱芳、郝晓静、张惠慧、古一平、袁震宇、李鹏翔、王晖余、坚赞、张钦、张文、刘勤兵、李爱斌、章林、黄玥、王思北、李小波、马晓冬、郭敬丹、狄春、王鹏、张玉洁、赵博、武思宇、朱聪、刘红霞、马卓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