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鸟哥”张长龙

2023-10-31 10:2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鸟哥”张长龙

参评项目

新闻专题(广播)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董云静、陈映颐、王荣

编辑

焦洁、樊潇雅、梁爽

原创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刊播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内蒙古新闻广播《新闻播报》

刊播日期

2022-12-28 12:00

字数/时长

0:16:4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奔涌东去的黄河水冲刷出一片富饶而美丽的水域——乌梁素海,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野生疣鼻天鹅繁殖地,它们的生存状况标志着我国疣鼻天鹅种群的兴衰。 今年69岁的张长龙在乌梁素海边长大,以编外管护员的身份守护这些天鹅近20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一代代的孩子们都能看到,乌梁素海里百鸟高飞的壮美景象。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记者持续追踪采访,多次深入乌梁素海,跟踪记录了张长龙的工作生活,积累了大量声音素材,使报道兼具厚度和温度。二十年里张长龙记下了十几本“疣鼻天鹅观察日记”。每到鸟类繁殖期,张长龙就会在沙岛上搭起瞭望哨,最长时在芦苇荡里住了8个月……这些动人的现场和细节,展现了一位生态保护者爱鸟护鸟的感人故事。 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乌梁素海的保护与发展。内容采写深入,着力体现重大体裁宣传报道的“亲和度、新鲜度”。 作品发挥广播的人物报道优势,用声音里的细节、用微观特写的方式记录护鸟人的生活点滴。 作品通过个体的付出、坚守、保护,展示了当今大时代背景下的担当、坚守的精神风貌。在新闻专题中大胆探索纪实性表达,以最贴合的方式传达,产生了直击心灵的播出效果。

社会效果

作品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奔腾融媒客户端、内蒙古新闻广播公众号报道后,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先后在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进行时》、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作品充分调动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方式,在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媒介平台上,互相引流,打出组合拳。报道通过广播和新媒体传播后,取得了一致的好评。网友留言:“护鸟人张长龙坚守信念,太可贵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理应好好保护。”。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作品主题突出,意义深刻,叙述手法贴地气。记者以扎根基层的“脚力”获取珍贵的现场声音,以善于观察线索的“眼力”捕捉到许多人物细节,以文风朴实的“笔力”展现了“鸟哥”张长龙的坚守与奉献。反映了内蒙古对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效果。故事化表达,使作品更具备感染力,亲和力和回味性。 作品叙述详尽具体,细节描写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稿件主题突出,立意有深度,通过人物故事的描写反映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变化。故事讲述有纵深、有波折、有韵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