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总书记的回信 |
参评项目 |
重大主题报道(电视) |
|
体裁 |
系列报道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张斌、刘志峰、杨亮 |
|
原创单位 |
河南广播电视台 |
刊播单位 |
河南广播电视台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栏目 |
刊播日期 |
2022-10-16到 2022-10-24 |
|
字数/时长 |
0:36:06 |
|||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
为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总书记的回信》,以2013年到2022年总书记给不同领域人民群众回信为线索,用群众第一视角讲述领袖与人民的故事。该专题共九期节目,从立项到外联、拍摄、制作,跨度8个多月,每期节目,都以信作为故事指引和核心串联。回信精选九个典型人群:少数民族、劳动者、国测人员、考古工作者、垦荒队员、外国友人、台湾青年、香港学生、戍边战士。拍摄地域有新疆、香港、河南、西藏、北京、浙江、四川、福建、陕西等。此次参评三期节目中,《库尔班大叔的孩子们》讲述新疆库尔班·吐鲁木一家,从新中国成立时的6口人,到现在109口人的故事,表现新时代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之情;《大陈岛激情岁月》讲述浙江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和总书记的书信往来,通过467名青年志愿者远离家乡奔赴大陈岛垦荒的故事,勉励新一代建设者继承和弘扬垦荒精神;《戍边5592》关注中国海拔最高的5592哨所,通过写信回信,表现边防部队卫国戍边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九期节目,九封回信,背后都有着温暖的故事,这些回信是中国复兴路上的珍贵坐标,展现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关怀无微不至、无处不在。 |
|||
社会效果 |
《总书记的回信》系列节目,上线24小时即有三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全国热搜榜第1,在二十大开幕前夕,微博原创话题率先登榜全国热搜第1,相关话题总浏览量突破 16.8亿,话题154次登上新浪微博全国热搜榜、要闻榜、同城榜。该系列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点名表扬和省委宣传部表扬,其中节目也在全国三十多家卫视播出,微博原创话题被中国华文教育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联播中国、中国网直播、北京大学等众多央级媒体和20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视频发布后,获得广电系统权威新媒体账号“广电独家”的赞扬。《总书记的回信》不仅在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媒体同步播出,台、网、微、端协同联动,实现了网上网下融合、大屏小屏互动,形成了整体声势,奏响了主旋律最强音。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难,领袖宣传创新表达更不易,《总书记的回信》系列作为一档讲述领袖故事的重大题材作品,以硬核故事设置内容,以情感逻辑串联结构,以轻快剪辑赋能传播,为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
集体人员名单 |
||||
作者(主创人员) |
出品人:王仁海;监制:方启雄、顾海红、卢慎勇、郭士飞;统筹:王刚;总制片人:张斌;总导演:刘志峰;执行导演:杨亮;编导:陈皓、花洁、王建、闫国华、李解、彭红霞、符军、丁超、陈鹏、马晓红、邢树科、李志方、李娜、段丽娜、韩晓丹、张泊、翟国鹏、张笑楠、赵涛、马存哲、董珺、冯宏波、王红凯、钞松、马福成、吉海涛、魏华、张萌、杨科、梁娇娇、禹海洋、宋琼花、范戈、李超、冉亚阁、杨新颖、魏博、张俊林、王昊、高辰鑫、王伟、杨光植、许珍妮、刘剑 |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