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赣闽边山村“跨界”共发展 |
参评项目 |
消息(电视) |
|
体裁 |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郑文娟、万萍、胡明 |
编辑 |
刘在胜、王小平、刘守洪 |
|
原创单位 |
江西广播电视台、抚州市融媒体中心 |
刊播单位 |
江西广播电视台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 |
刊播日期 |
2022-08-28 18:30 |
|
字数/时长 |
0:4:0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记者在基层调研采访中了解到,江西省黎川县厚村乡飞源村和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的杉关村是赣闽边界的毗邻村,四年前两个村摩擦纠纷频发,经济发展滞后。如今,两村“联姻”,走上共享发展的道路。记者敏锐的捕捉到跨省的两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背后的新闻价值。随后记者多次深入当地调研,并与两村所在的乡镇党委书记一起访谈20多户村民及景区投资客,寻找两个村从“打架”到“牵手”的破局密码:两村之前因为争资源导致土地抛荒、发展滞后,两村村委便成立联合党支部,做村民思想工作,整合资源优势,引入战略合作者,合力发展旅游产业,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记者感觉到,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于是,记者决定以两村前后的巨大反差为切口,连通现实与历史,反映基层党组织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把人民群众作为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最终实现跨省两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故事。 |
|||
社会效果 |
节目不仅在江西卫视播出,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还依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制作了新媒体视频版,同步在央视新闻、手机江西台APP、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两微一端”以及“赣云”全媒体矩阵上分发传播,大小屏联动,视频播放量达300万以上,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这篇报道是以小见大反映省际交界处农村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村庄的创新实践,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更突出了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伟力,飞源村和杉关村的积极探索,也为跨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大局工作、聚焦发展难题,奋力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发展。报道引起了江西和福建两省干部群众的热议,大家说,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基层党组织指引的路子继续奋斗,在磨砺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勇担使命,在大战大考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一是主题重大,通过跨省的两个小山村共同发展的变化,反映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赣闽两省交界处由发展滞后到合作共赢的实践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以及党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核心引领作用,折射出中国广大省际交界处农村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二是结构精巧,以“打架”“劝架”“握手”“共赢”巧妙布局,把两个小山村“贫穷—发展—富裕”的路径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劝架”、“共赢”更是生动体现出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党组织所发挥出的强大凝聚力。三是采访扎实、语言朴素、细节感人,通过大量情节叙述、细节描写,生动呈现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治理体制的实践和精神风貌,是一篇践行“四力”的佳作。 |